普惠金融的制度内涵
2018-10-13李桂花
[摘 要]普惠金融,是让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并通过金融资源的配置便利人们生活、提供融资手段、创造公平发展的金融理念。提出普惠金融的实质是我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认识。普惠金融中,互联网金融是关键点。监管“度”的把握是互联网金融能发挥普惠金融内涵的保证。信用制度是普惠金融的基石,科技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手段。
[關键词]普惠金融;信用制度监管;科技金融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8.001
1 “普惠金融”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普惠金融体现了金融发展理念的变化,金融不再只是实现经济功能,而是带有“公平”的义务。这同前些年我们国家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关注弱势群体、和谐社会等理念是一致的。说明了经济发展理念正在从以GDP为代表的物质财富追求向社会公平、和谐发展转化。
计划体制下,只有计划体制下的生产单位,没有独立承担风险的企业主体。改革开放以后,公民可以依法自主创办企业,同时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通过这个过程,个体的经济理性提升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大不协调,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必须做出抉择的路口。
实践证明,不能以手段颠覆目的。经济发展是手段,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规律,实现人自身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共融才是目的。否则,高效率的经济发展,却可能导致幸福指数的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行业是转型的关键。金融业转型之前,金融资源是垄断的,只能在计划体制内服务于国有企业。转型后,金融资源逐步市场化,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金融体制,使中小企业和草根企业都能够便利地融资,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客观方式;另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服务时,通过金融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发展机会,这也是普惠金融的体现。
2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度”
当前的普惠金融,关键是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问题。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中的新增长点,也是普惠金融最关键的领域。互联网金融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影响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其中,监管的“度”的把握是关键。
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行业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垄断,也要有严格的监管。前些年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放,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冒进甚至投机、设置“庞氏骗局”骗取投资者资金的情况,互联网金融中一度出现了一些乱象。这种乱象与之前的一片繁荣、正面的互联网金融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于互联网金融到底该如何发展,监管的“度”如何把握,成为全社会普遍重视和反思的问题。
监管过于严格,容易形成一潭死水。放任不管,又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开放或者垄断的度,是一个难题。不过,这个看起来很悖论的监管难题,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就容易破解:监管的目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都没有真正的独立性。要么成为为金融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激励工具,要么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成为抑制的工具。其实,这都不是金融监管的本性。
金融监管的目的应该是保证金融市场发展的秩序,维护公平的竞争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专业性,导致消费者相对于金融机构显居于弱势地位,因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以及维权都是金融监管的题中之义,也是普惠金融的实质内涵。
普惠金融不要变成不顾金融机构经济效益的政策导向,也不要变成某种形式或者项目,而是应该贯穿于金融机构行为和理念的深处。而形成这种市场秩序的关键,就在于金融监管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指让金融市场自然演化,监管机构只负责作为秩序的维护者。作为特殊的金融领域的秩序维护者,再加上保护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中小企业的权益维护的角色即可。这种权益维护的基础,不是基于结果,而是基于市场的游戏规则。
什么是基于结果的维护呢?比如,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必然鱼龙混杂。一方面有不诚信的P2P公司;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的投机性的金融投资者。如果只要平台跑路,政府就要负责投资者的钱不受损失,就是基于结果的维护。
什么是基于市场游戏规则的维护呢?比如,同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发展,监管机构注重对平台运作的监督、及时通过信息披露、抽查等来发现隐患,淘汰和规范不合规的公司,那就是维护在规则上。同时,加强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经济理性方面的宣传、培训,以避免盲目的投机行为。但是,不对投资的结果负责,这是让市场自然发展。至于投资者的损失过大后的生存问题,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完善的问题。
这是对监管理念的一个重大突破。如果没有普惠金融的意识,很容易为监管而监管,为了追求监管的效率而损失中小企业的机会。然而,如果要追求普惠,则必须明白,真正的金融市场的基石是由个体消费者和投资者们的经济理性发展的水平制约的,也是由金融监管水平限制着的。不能脱离现有的市场基础追求单一指标的增长,或者人为的稳定。否则,那是金融抑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本身的成熟都是不利的。若真正要实现普惠金融,就必须面对和包容一定的混沌状态,提升对金融风险的承受力、预判能力和处置能力,而不是逃避和压制风险的释放。也就是说,监管是为金融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单一的控制风险、维护稳定。在发展的眼光下让金融市场自然起落,保证交易的公平、信息的相对透明、投资者权益的基本维护,是监管的责任。在动态平衡中,在不断打破原有均衡状态中,不断提升个体的经济理性、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能力,并且培育普惠金融的市场主体、形成市场共识。
3 信用制度建设是普惠金融的基石
3.1 信用制度制约着政策实施的效果
一个美好的政策,若没有信用制度为基础,往往会被钻空子甚至成为一个灾难。例如,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政府实施了“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本意是想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减小贫富差距。在这个理念下,银行放低对穷人的信用限制,使得他们可以在没有抵押的状态下得到贷款。其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一路飞涨,金融业开始不断制造出泡沫。房地产价格的增长,使贷款买的房子增值了,信用额度也提升了。于是,金融机构很乐意为低收入人群买房提供贷款,或者不断放低信用贷款的底线。社会形成了对经济繁荣的普遍预期,影响着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于是,一个大的“庞氏骗局”的泡沫开始放大。只要房地产价格不下降,这个泡沫就不会破灭。但是,所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没有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愿意面对真实的未来。
个体消费者的经济理性水平有限、信息渠道有限,加上舆论的渲染,做出误判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金融机构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为什么也陷入了这种泡沫、造成了重大损失呢?根源在于缺乏诚信。也就是信用制度存在漏洞。最经典地描绘了次贷危机因果、始末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的著作《非理性繁荣》。该著作深刻描述了由于缺乏诚信,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包括个体金融消费者们如何共同制造了“非理性繁荣”。
如今,中国金融改革正在走入深水区,长期以来积累的金融风险,需要合理地释放和消化。这是一个必然规律。所谓不破不立,但是,关键在于要求清晰“立”什么?以笔者看来,最迫切的应该是信用制度的重建。这方面的很多功夫是艰难的、看不见短期效益的,但是,它决定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将来。
从最初的“杀熟”“三角债”,到后来的假冒商标、伪劣商品,再到后来的“毒奶粉”“毒大米”、传销、网络平台诈骗等,信用问题不断突破底线、蔓延到更深的领域,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成为经济转型的痛点,也成了热点。但是,这次“两会”对信用制度的热议,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社会的正面预期。说明各阶层重新燃起了希望。关于信用制度问题,尽管全社会关注多年,但由于腐败的毒瘤压迫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神经,即使出台政策也是治标不治本。
如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的作用下,稳定的社会预期逐渐形成。信用制度建设就显得更加急迫。就好比世界杯足球赛,作为制定游戏规则和监管的裁判员们清明了,全社会才有能力和信心去关注运动员们的信用问题。
3.2 社会信用共识是信用制度建设的灵魂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如果说实施是制度建设的关键,那么“共有信念”或“意识形态”就是制度的基本内涵,或者说灵魂。如果社会的信用意识不达成共识,任何法律都很难落地,破除障碍会受到无形的阻力。如何形成“社会信用共识”呢?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命题。信用行为,可以用法律来规范;失信行为,也可以用媒体和平台来曝光。但是,信用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经济学角度,一方面是增加失信的成本,比如通过法律制约、信用记录等;另一方面是增加守信的激励,比如舆论、考核等。但这只是辅助作用。因为出于利益动机,一个人可能处处守信,但不代表他本质上是有信用的。例如,出于怕被法律惩罚的风险意识,一个人从来不酒后开车,但这不代表他是负责任的和自律的。一旦有法律空子可钻,就可能出现投机行为。当然,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制度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这涉及的是一个人性的规范的问题。不过,可以通过教育和文化的作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深化信用共识,信用共识达成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打破平衡态的循环累积增长的过程。在中国的汉、唐、清等很多朝代的早期,都是形成了一定社会信用共识,现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能够迅速崛起也是曾经达成了一定的社会信用共识。但是,往往都难以持久,最终走向了封闭和落后。究其原因,在于共识没有深化,而是在一个平衡态稳定后固化成了僵化的制度。制度不进则退,不能持续打破平衡态,就会被历史淘汰。因为人口、技术、思想是变动的、演化的,如果制度(包括共有信念)不能持续突破,就会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不断深化信用共识,本身就是经济体循环累积增长的一个必要部分,也是基础,或者说原动力。
3.3 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点:国企的规范
在顶层设计清晰后,关键是制度建设。当前关于信用制度的建设,很多人关注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还有人提出立法是基础。笔者认为,这些都是重要的,但不是关键的,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
当前,障碍主要在哪里呢?显然在于国企的规范。我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社会经济的支柱。当前,出于效率和公平的双重原因,在国企改革上推出了混合所有制,但是,产权性质和民企仍旧是有本质差别的。而国企行为与市场经济法则的兼容和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关键。
由于国企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在借贷、招投标、诉讼等各个方面往往体现出特权。但是,只要这种特权不能被有效规范,就会产生运动员等级身份的问题,裁判执法自然难以做到公允。补救之道在于制度保障,比如建立专门的国企信用监察机制,严格规范国企的行为,将信用行为作为国企法人代表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等等。国企的信用行为规范了,对民企是一个好的警示和带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公民信用普及和培训。
4 普惠金融以金融科技为支撑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普惠金融需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同时科技金融业大力支持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例,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的便利,交易银行业务的创新正在突破这个瓶颈。一些股份制银行正在从单纯追逐投行业务的利润转向交易银行业务的拓展。交易银行与投行相比,从事的业务也更贴近企业的日常结算和贸易融资,真正在体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这是普惠金融的精髓。
然而,为什么为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提出这么多年,这几年才开始出现实质性的商业银行自发的金融创新呢?并不是商业银行的道德增加了,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线上平台的手段,降低了银行的成本,并可以实现随时的风险控制。在成本、风险都降低,而竞争压力又大的前提下,银行开拓出了交易银行这个业务。在拓展自己利润空间过程中,无形中服务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同样,“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打通了时空界限。虽然有些平台跑路的事件,导致互联网金融被蒙上了欺诈的阴影。但是,这只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的不规范的阶段,随着监管的严格和监管“度”的把握,在不断向前发展中,市场的经济理性也会不断成熟。社会就能真正享受到普惠的金融价值。
个体手中闲散的小额资金能够更有效地聚集起来,融通到需要的人手里;一个好的产品创意,通过众筹可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来促进大众创业。还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及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转型方向,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企业,都能基于大数据、区块链获得真实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各方面的数据,从而使信用越来越透明。
随着信用的透明,信用制度在技術手段上就更容易建立起来,为监管提供更好的工具。同时,商业伦理也会更加规范,因为随着信息的透明,信息不对称就会降低。此时,从博弈的角度,守信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总之,普惠金融是包括制度和技术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有三大因素影响着普惠金融今后的发展:信用制度是灵魂,科技金融是手段。而这个系统工程的效果,关键在于监管的“度”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罗伯特·J 希勒.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道格拉斯·C 诺斯.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桂花(1973—),女,黑龙江人,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