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教育融入校园教育的路径分析

2018-10-13冯火英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爱心教育实施措施必要性

冯火英

摘 要:近些年以来,爱心教育正在逐步受到有关部门以及更多学校的关注。教育的种子必须在爱的氛围内才能得以健康成长,因此可见,教育的全过程都不能够缺少爱心作为支撑。具体而言,学校对于同学们全面施行爱心教育的举措有助于塑造优良品性,从而显著提升了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在现阶段的课改实践中,学校针对爱心教育还需予以更多关注,确保教育种子能够沐浴在爱中,在此前提下为学生创建浓厚的关爱气氛并且保证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教育;必要性;实施措施

如果沒有了关爱气氛,那么教育也将会丧失最根本的价值。从当前现状来看,爱心教育正在逐步渗透于各个年龄段的相关教育举措中。通过施行爱心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学生将会真切感受到教师、身边同学以及整个社会给自身带来的帮扶与关爱,从而塑造了应有的价值认知。与此同时,渗透爱心的教育措施还能塑造健全性格并且培育优良品格,在确保学生具备优良品性的前提下再去施行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爱心教育有必要贯穿于各阶段的平日教学,以此来显著增强教育实效性,保持品德教育与其他教育应有的正确方向。

一、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爱的重要意义

自从出生开始,孩童就沐浴于浓厚的父母关爱氛围中。到了学龄期以后,融入学校与集体的孩子们仍然不能够欠缺爱心滋润,因此需要浓厚爱意作为必要的心灵滋养。从教育本身的视角来看,教育与爱之间具备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开展成功教育最根本的着眼点以及最终归宿都在于爱。反之如果欠缺爱的宗旨与目标,则整个教育进程将会欠缺意义,无法让孩子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幸福感。由此可见,教育种子必须生长于关爱的氛围中,此项举措构成了成功教育的前提。

依照新课改的根本思路,学生应有的各类优良品德都要建立于爱心基础上。学校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传授各学科的知识,同时更要着眼于塑造健全品性。反之如果没能做到上述的爱心教育,那么学生即便拥有了较高水准的学科专业知识,则自身也会表现为性格残缺或者品性不良的状态,从而导致了失败教育。渗透爱心教育的内涵应当包含热爱祖国以及热爱人民、真诚关爱身边他人、爱护自然并且具备自爱的优良品格。教育领域只有蕴含了上述内涵,才能将其视作成功教育。

在传统模式下,德育教育表现为僵化与枯燥的状态,学校针对深层次的德育内涵也并没能给予必要关注。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思路的显著影响,很多师生都觉得各学科教育应当占据首要地位,因而习惯于忽视德育。然而实质上,教育体系如果欠缺德育作为其中的核心支撑,则很可能表现为残缺的状态。为了从源头入手加以改进,学校针对爱心教育就要将其融入全过程的德育实践,在此前提下逐步塑造并且培育优良品格。

二、探求改进举措

教育的基本宗旨就在于培植爱的种子,让其扎根于孩子们深层次的心灵中。在此基础上,对于爱的种子还需予以日常浇灌,保证其顺利萌芽并且茁壮生长,从而在孩子们的整个心灵中弥散爱意。因此可见,开展成功教育的侧重点就要落实于爱心教育,通过运用渗透爱意的方式来创建优良的教育氛围,并且逐步引导孩子们学会对他人施以关爱,运用爱的视角来看待所有事物。爱如果能够充满内心,那么将会引导平日行为,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提升了心灵境界与品德境界。具体在实践中,学校在施行爱的教育时应当关注如下举措:

(一)将爱心渗透于日常学习与平日生活中

爱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并非仅限于课堂中,而是应当融入同学们的平日生活。通过运用生活化的举措来施行爱的教育,应当能够获得更优的整体教育效果。从现状来看,学校针对德育教育更多关注了生活化的转变,在创建全新德育模式的同时更多关注深层次的爱心渗透与爱心融入。因此可以得知,爱的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真实生活,而不能停留于浅层次的课堂讲授。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同学们全面关注日常实践,确保运用延伸实践的方式来践行爱的教育,并且全面优化爱心教育具备的德育实效性。

(二)教师应当真诚关爱学生

学生在进入校园以后,首先就会接触到教师以及身边的其他同学。因此,多数学生都渴求来源于同学们以及教师对于自身的关爱,希望获得更多认可。与此同时,多数学生在面对教师的各种平日行为时都会倾向于对其加以模仿,并且影响到自身的某些潜在思维与日常行为。在此前提下,教师就要突显自身应有的示范作用,通过真诚关爱学生的方式来实现爱的传播。教师只有在富于爱心的前提下,才能给同学们带来优良的感染。

例如教师在面对平日生活较为拮据的学生时,对其应当予以更多的帮扶,耐心倾听其面对的困境并且协助其进行解决。此外,教师还需提醒其他同学对于上述学生予以更多关爱,而不能够对其进行歧视或者排斥等。如果涉及到针对后进生给予爱心教育,那么关键在于给予后进生更多鼓励,对于此类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微小进步都要及时予以热情肯定。因此,爱的教育尤其应当关注特殊性较强的某些群体,通过全面关爱与帮助的方式来体现爱心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整个班级以及整个学校范围内培育爱的种子。

(三)创建优良的教育氛围

爱的教育必须依赖于良好氛围,而优良的教育气氛在根本上构成了德育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学校在施行德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当着眼于创建优良的氛围,其中关键在于创建校园文化并且运用生活化的爱心教育举措。这是由于,爱的教育应当建立于多方参与的前提下,而非仅限于依赖某些个体的力量。从现状来看,全面实现爱心教育不能缺少教师、学校、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对此的参与,通过运用爱心接力的方式来播撒爱心种子,促进其生根与成长。

三、结束语

在多种多样的教育类型中,爱的教育占据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对于品德教育如果要保障其符合优良的实效性,则有必要全面突显爱心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爱心教育不仅蕴含了关爱他人与帮助他人的内涵,同时还应当涉及到针对整个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浓厚爱意。在全面渗透爱的基础上,教育就不会偏离最根本的方向,而教育的种子也将会茁壮生长。

参考文献:

[1]李鹏.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特殊教育师范生爱心素养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10):63-67.

[2]李鹏.特殊教育师范生爱心教育协同路径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5(20):66-68+80.

[3]刘志刚,刘建琴,钱娅娴等.“爱心教育三段式”育人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职教通讯,2015(23):44-46.

[4]姚潇囡.论高校爱心教育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02):17-19.

[5]晏志伟.当代青年爱心及爱心教育问题的探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3(06):18-21.

[6]陈秀慧.浅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爱心教育[J].职业,2012(21):84-85.

猜你喜欢

爱心教育实施措施必要性
浅析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以“爱”为基础,做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实施措施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