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提高管理水平

2018-10-13陈龙昌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事业单位

陈龙昌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加速发展的时期,构筑起卓越的制度体系将是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不论社会,不论国家,不论企业,还是小小的一个机关事业单位,每一次制度的成功改革或创新,都会带来一次质的飞跃。所以,国家要强盛,社会要进步,单位要发展,就必须在制度上狠下功夫,求新、求实、求进步,制度好、人心顺、万事兴。

关键词:事业单位;制度建设;制度化管理;

一、单位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单位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

好的制度是实施科学的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的必要手段,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单位逐步实现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走向正规划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一是“立制有体,施治有序”。有制才有序,制度为单位营造和谐环境,提供秩序保障。二是在一个优良的制度环境中,个人智慧极易聚合成集体智慧,为单位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能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形成整体合力。四是制度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有利于职工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五是有利于职工更好的了解单位,更能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程序,能够更好的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让职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使工作更顺畅,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六是有利于单位职工认识自我,单位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职工可以参照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发现自己的差距,认识自己的缺点,有自我修正的标准和动力。七是制度作为利益分配以方案合理合法的形式存在,职工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个人利益放在整体目标之中,不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调整了利益矛盾。 所以,单位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责就是根据单位性质、职能、作用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将要达到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因时因地制宜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运用制度保障其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领导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提出,开启了我国治理方式向法治和制度制演進的新时代,部署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任务,预示着我国治理方式的新趋势。作为国家治理的两大基本要素,前者需要顺应人类文明构筑起卓越的制度体系,后者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能力就会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体系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效能;两者统一于国家治理之中,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管理者的聪明才智体现在构筑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方面,管理者的能力就是要体现在制度的运用方面,具有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的能力。一是在领导理念上,领导者不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以“制度”为中心,领导权威不再体现为个人的能力和魅力和水平,而是体现在制定公平合理的制度并带头履行其职责、遵守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方面,领导朝着制度的设计、制度的制定和形成以及制度的供给方向转变,并以此为基本思想内核。二是领导者的主要精力是从事制度的制定和设计,让人们在制度框架的规范和约束下从事实践活动。三是在治理模式上,由“人治”向“法治”演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高于一切,没有任何力量超越法律之上,任何违法行为能够得到有效制裁,社会更稳定和有序发展。四是从无限权力向有限权力过渡。在法治社会里,领导也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个“为”还必须干好,不得讲条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笼子”就是权力的边界。一切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监督,受到制约,严禁公权私用,严格遵守法律和法令。五是在领导方式上,领导不是靠领导者直接发力来推动力工作的,而是靠“制度”来从事活动,是靠“制度”直接发力的。领导不再直接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制定制度、规则来影响人们,使人们在一定规则下活动,从而实现意图的领导方式。

(三)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管理学有句名言:根据人的需要进行管理是最好的管理,因为人的需要是行为的开端,是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最早对人的需要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论”,把人类需要按发展的先后次序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马斯洛认为,人性具有充分发挥潜能的特征,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自我实现是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制度就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搭建人生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科学有效的制度是制度化管理的前提

科学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制度。其实,制度设计是一个单位和部门的顶层设计,本身是一门学问,需要科学的态度、审慎的作风、务实的精神。科学的制度必须符合制度自身规律,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富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那么,如何设计出科学的制度,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设计要符合人性。因为制度的选择和设计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意义、价值和人性的要求,所以,好制度是按照人性设计和建立的,为人性服务的。

2.坚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制度建设要向目标聚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这说明,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战胜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是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预期结果。如何才能实现目标,习近平指出:“制度建设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目标聚集”。用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

3.制度设计要规则清楚,边界清晰,可预期、可操作。制度的设计不仅要告诉人们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而且还要告诉做了该做的事,结果是什么;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果又是什么。这些都可以事先预期,从而,使得人们能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制度设计时要按照简便实用、科学严谨的思路,做好细化量化实化工作,使笼统规定变细致、原则表述变具体、模糊标准变明确,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4.设计好激励和竞争机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缺少激励,人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只能发挥20%~30%,如果能得到充分激励,其潜能可以发挥至80%~90%。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内部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个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如何在工作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全体人员的创造力,是制度设计的理想追求。

5.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单个的制度。构建一个闭合的、关联的、科学的制度体系,其功能才能正常发挥。这个制度体系中的各部分即有分工、互不冲突、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6.坚持民主性。坚持民主性就要尊重和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倾听呼声,回应关切;要积极吸引广大职工参与制度的讨论和制定,凡大多数人同意的予以建章立制,大多数人反对的,不予颁布实施。坚决杜绝出台未经讨论,未经大多数人同意的规章制度。

7.坚持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制度的公平公正是制度本身的生命,因此必须把公开正义作为制度制定的首要价值。

8.坚持制度的合理合法性。制度不是用来“整人”的,更不是用来“害人”的,有此目的而制定的制度是让人无法遵守的,所以制度要合理合法。合理性就是要大家公认,符合民意,合法就是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而是在单位管理中贯彻国家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9.坚持制定制度的程序性,制度的起草、讨论、制定、颁布、修改一切按程序要求实施。

10.坚持完善、发展制度和制度创新。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因此制度也不应是一层不变的。不合时宜、失去合理性的规章制度也是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完善和创新。

三、坚决执行制度是制度具有生命力的保证

“道虽迩,不行不至。”没有执行,就没有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形为,使制度成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这就要求落实好制度,执行好制度,使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良法善治”,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执行的前提。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便于接受、易于操作。

2.执行制度要强制。要切实建立起“不同意,但也要全力以赴”的执行纪律。对制度的执行,不论理解与否、同意与否、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允许当制度与个人意见不一致时就不执行或阳奉阴违,绝不允许有人游离于制度之外,绝不允许执行制度打折扣。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3.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要想让职工遵守制度,一是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为职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坚持制度、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的表率,坚决反对“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思想和行为。二是要打造一个制度执行的团队,发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合力作用,发挥组织的作用。三是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同一切违反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监督检查,使制度落到实处。监督检查是推进各项制度落实的强有力武器。IBM公司总裁郭士纳曾说:“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如果没有检查,再有自觉性的人也会变得倦怠。人天生是需要监督的,没有监督是滋生懒惰的温床。要运用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定期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进行跟踪监督检查,通报监督检查结果,使制度落到实处。

5.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敢于出手”,该查处的严格查处,及时查处违规者,且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网开一面”、“下不为例”。

6.坚持沟通与反馈。执行过程中要深度沟通,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关键点,以及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还需要哪些资源、是否有应急方案等等。参与执行的每一个人要反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解决问题。

7.及时赏善罚恶。赏是对职工正确行为的一种肯定,旗帜鲜明地表明,职工的哪种行为是所赞同的,以此来激励职工取得更大的成绩。罚是对职工错误行为的否定,表明哪种行为是所禁止的,以此来警醒职工改正错误。有功不赏,就会心生怨气,陷入懈怠,失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过不罚,制度就是“纸老虎”,比没有还要糟糕。赏罚一定要及时,一定要公正。

四、制度意识的培育是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制度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在于存于人们的心中,在于人们遵守和尊重。一是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合法、公平正义、便于操作、记忆、理解的制度,这是制度意识养成的前提。二是制度制定一定要提高人们的行为预期,这也是制度意识养成的有效方法。三是让职工参与制度的起草、讨论、参与制度的执行、监督,这也是培育制度意识的重要途径。四是强化制度学习教育、把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让“制度”入心入脑,营造自觉遵守制度的氛围。在制度教育时尤其要把制度制定的目的、意义、条款内容阐明和解释清楚。五是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懈抓制度落实,抓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使制度要求慢慢地转化为行动准则和自觉行动。六是强化制度权威意识,自觉树立制度必须遵守,执行没有借口的意识,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制度的习惯。七是对“守规者赏,对违规者罚,”发挥制度的示范作用。八是“欲正人,先正己”。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九是积极探索制度与文化的融合,创设制度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宗荣.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169.

[2]毛宇新.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127-128.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