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写作方法探究
2018-10-13程子宇
程子宇
摘 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政府决策;而随着发展的提质提速,对政府决策的效率及精准程度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决策需要依据,决策需要有资讯作为参考,而政务信息工作作为政府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正是为领导机构提供讯息、服务政府决策的“主渠道”。本文将立足县区级政府角度,从政务信息作用、特点、分类、写作思路等方面入手,探讨和分析如何写好政务信息、切实打牢政务信息工作的文字基础。
关键词:政务信息;服务决策;写作;文字材料
政务信息工作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的核心作用是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保障政府决策过程中的信息畅通,是领导机构获取资讯的“第一频道”、了解情况的“第一窗口”。同时,政务信息也是政府机构内部沟通讯息,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展示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工作风貌和成效的一个重要平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们获取讯息、发布信息的手段愈发丰富,除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早已成熟的媒体形式,网站平台、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等新兴载体也已经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政务工作中,传统的政务信息工作在资讯传播速度性、便捷性方面似乎已渐落下风,但是,相比于新兴的信息媒介,政务信息特有的权威性、针对性、真实性、有效性决定着其无法撼动的地位和作用。在资讯爆炸但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正是政务信息工作保障着政府决策的精准和关键讯息的畅通。早在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办时提出,“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在谈到“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时,他明确指出,“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做‘千里眼、顺风耳,把各方面新情況新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及时收集上来,归纳综合,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报送党中央,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总书记这一论述,科学揭示了信息工作的政治性、真实性、时效性、精准性的特点,是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重要指南和根本遵循。对每一位政务信息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开拓视野、创新思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型政府建设加快的形势下,丰富政务信息的应用形式、提高政务信息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写作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打牢基础、不忘初心,做政务信息工作的“百事通”。本文即以县区级政府的角度,从基础入手,全面剖析写好政务信息所要掌握的要点和关键。
一、政务信息的作用和特点
所谓政务信息工作,通俗地说,即是收集政务活动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进展、新问题、新思路,挖掘工作开展中的好办法、好方案、好模式、好经验,调查各界对于政府工作的反响、建议、意见,然后将所有以上素材分门别类编辑成文,按照特定格式呈报给各级领导作为决策依据。而这里面提到的“文”,即是政务信息。写好政务信息,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应当首先准确把握政务信息的几个特点。
一是“快速”。政务信息通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有时间维度,有保质期,常言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报得快、反映及时,信息的价值就能够充分体现。因此,政务信息工作一定要有“抢”、“赶”的意识,要抢时间、抢速度、抢进度,确保信息的新鲜度、热点度;要赶上上级采用和刊发的节奏,确保信息完成的同时能够被及时采用。因此,要牢牢抓住“快速”这个充分体现信息优势的特点,牢记“今天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准则,提高迅速反应能力,及时报送信息。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和大项工作的反映上,应当坚持政务信息优于新闻媒体的原则,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采编、第一时间报送,不得延误。
二是“准确”。政务信息工作的核心作用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那势必要找准领导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核心领域,有针对性地收集素材、进行调研、整理信息材料,真正把握住当前领导决策面临的重点关键从而有的放矢,才能保证编发的信息进入领导视野,“急决策之所需、为领导之所用”,真正有效发挥好信息的参谋助手作用。直白些,领导的需求到哪里,政务信息的视角就要跟进到哪里,要以满足需求为导向,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提供领导需要掌握的信息和需要领导掌握的信息。
三是“真实”。政务信息服务于领导决策,内容上最根本的要求自然是真实。工作中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真实的决策依据才能够衍生出结合实际、立足实际的政策决策,才能够形成真正有效的措施办法。因此,政务信息工作者要牢记“真实性”这一根本要求,切忌为应付公事而凭空编造、随心想像地编写信息,避免想当然地、随意地把主观判断当成客观依据,摒弃在信息内容上一味抄袭、在实例和数据上张冠李戴的现象,杜绝在反映工作成效的信息材料中夸大数据、信口开河,而是务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以事实为依据,以真实客观为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来获得真实素材、了解真实情况,要形成以实例和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坚持亲力亲为验证材料的真实性,切实完成真实的、可信的、有效的信息材料。
四是“精炼”。政务信息作为文字材料,是一种效率高、反应快、形式活、内容广的材料形式,这就要求政务信息的行文方式和体裁特点务必以“精炼”为主。这就要求政务信息工作者有意识地提高提炼重点、精简文字、去冗拨余的能力。在信息编撰过程中,首先明确想要表达的中心信息点,即弄明白想让领导得到的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想要反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然后把这些关键重点和核心内容用最简洁易懂且没有歧义的语言说清说透,确保读者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掌握,这就是形成一篇“精炼”信息的基本思路。所谓要有“干货”,正是通过精心炼制去除文章水分和冗余描述后得到的实在内容。只有内容精炼,才能让领导更快地掌握关键信息,才能提高政务信息服务决策的效率。
二、县区级政务信息的载体及分类
政务信息是一种文字材料,自然需要有载体,政务信息载体的主要形式就是政务信息刊物。县区级的政务信息刊物通常分为本级刊物、上报信息刊物以及网站信息。本级的部分政务信息刊物可在本级政府部门、单位内刊发,因此在保障领导决策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各政府部门及单位的经验分享和交流,起到启发思路、拓宽视野、促进共同提高和发展的作用;上报刊物则是为上级政府掌握本级动态,了解本级情况而提供的信息,是为上级政府决策需要而服务的;网站信息则是扩大部分可公开信息的作用面,通常与政务公开工作想链接配套。各个县区对政务信息刊物的设置不尽相同,未有统一标准,例如本级刊物常见题目为“XX县(区)政务信息”、“XX县(区)政务工作”,上报刊物常见形式为“XX县(区)报市办”、“XX县(区)报省办”等,一般无发文字号,笺头自定或无笺头,因为差异较大,不再进行过多罗列。
刊物的形式多样,但政务信息文字材料的内容有比较明确的分类。在提供决策依据时,政务信息的内容有不同的侧重方向,可大致按照内容不同将政务信息简单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工作动态类信息。该类信息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当前政府某项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针对的重点可以是全县区范围内集中开展的大项活动、专项任务,也可以是某单位的业务工作,既可以反映工作的阶段性动态,也可以反映工作完成的情况。
二是问题建议类信息。该类信息针对在落实某项政策、推进某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其重点在于紧盯问题的根源和核心,立足实际进行总结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模糊、不搪塞;在总结意见和建议时,则是结合信息面向对象的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确保提炼出有可行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建议。
三是经验分享类信息。相比较于反映工作动态的,经验分享类的信息需要围绕某项工作任务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讨,总结提炼出可供上级领导、其他单位借鉴的经验。
三、写好政务信息的方法和思路
首先,写好信息的标题。标题要求贴切、简明、醒目,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眉目传情”,起到统领全篇、揭示主题、引起读者阅读欲望的作用。政务信息的标题拟制也是对整体内容的确定过程,这里要格外注意政务信息是反映政府相关工作的,以业务性工作为主,切忌跑题。在日常的信息撰写中,标题的选择和提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直观明白、一目了然。从内容看,让人一眼看去就明白信息要反映哪方面的内容,有什么重要的情况,所言之事的缓急程度;语言上切忌过分夸张,更不可晦涩朦胧。二是简练概括、一语中的。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高度概括信息的精华部分,一般在7—12字,剔除多余的华丽词藻,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三是新颖醒目、揭示全篇。信息标题不仅内容要有新意,而且要突破定式,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要突出信息中那最新鲜的事实,在标题中予以反映和透露。四是節奏明快、可读性强。标题要有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印象深刻为佳。
其次,酝酿好信息结构,组织好正文内容。信息的正文,没有固定格式和写法,前文中也已经提到,主要要求是观点鲜明、材料精当、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信息是机关公文的“轻骑兵”,力求精炼,最好篇幅简短、一事一议,在写作中注意做到篇无冗句,句无冗字,切忌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在结构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要简朴,能省的地方就省,能删减的地方就进行删减,减少描述性的语言,而是以陈述清楚为主,不需要刻意追求华丽修饰和文学性,尽量保留干货,通篇给读者清晰舒畅、一目了然、“一语中的”的感觉,同时要严谨真实,遣词措句务必避免歧义。关于信息的内容,一是广泛选材,围绕政府工作相关的均可广泛进行收集和发掘。二是注重提炼整理,有了信息点,拟定好了题目,就要围绕信息点,以标题主旨为核心,充实完善或提炼整理素材和内容,实事求是反映具体问题的客观实际,切忌盲目追求数量,无中生有,或者为了盲目提高信息“价值”,以偏概全,过分夸大影响。
第三是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更加有效地收集信息素材。政务信息从哪里来,有人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共15句话:“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政知信息、与外联络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这些渠道都是身边普遍存在的,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这15句话语言朴实,但是言之有理。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就需要政务信息工作者务必要练就随时发现政务信息点的本领,始终绷紧一根弦,自觉以政务信息的视角去旁听会议、展开调研、整理材料,形成随时收集信息的习惯和潜意识,利用各种时机来发掘信息素材。同时也要及时掌握社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新动态,发现领导决策需求,预先做好选题选材工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话说,好信息不在部门的办公室,而在于掌握基层情况的业务科室,一线接触业务工作的同时往往也是距离信息素材最近的地方。因此重视调研是发掘信息要点、提供信息素材、充实信息内容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经验信息,还是问题信息,只要有条件,都可以尽可能深入调研,甚至实地考察,拓展研究渠道,获取全面客观的一线资料,不道听途说,不闭门造车。同时,平时的学习累积、充实素材储备也非常重要。有意识地学习中央、省、市、区的新政策措施,领会政策实质,学习政治理论、市场经济、行政管理、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坚持学以致用,增强政治敏锐性,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均是提高政务信息工作层次、内容深度、文字水平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