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8-10-13刘元洪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创新能力初中语文

刘元洪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首先从提升学习能力、革新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全面素养等角度阐述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然后结合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着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必要重视,教学的关键集中在人文知识和语言文字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制约,为此必须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纷纷涌现出来,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语文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制约。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只会照抄或者背诵标准答案,如果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无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必须对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革新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采用固定的知识进行教学,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和延伸,导致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渐被固化,难以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并且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以此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关键要求,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有效激发。就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来看,很多学生都表示对议论文、文言文等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灌输式教学,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因此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具备自主思维和创造的意识,对学习的参与感也会大大增强,并且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学习兴趣会得到有效激发[1]。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灵活应用自主自由的学习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充分具备自学能力,能够自主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通过形式多样改的途径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自由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灵活应用,通过任务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例如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藤野先生》这一课的教学中,着重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进行合理安排。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课前通读,并且以自己的方式组织语言,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性解读,并且了解文章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探索作者当时的心境,并且以关键词的形式对不同阶段的情感进行标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合理应用小组探究的教学手段

小组探究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在合作交流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大量问题讨论,如果仅仅由教师和学生互动进行,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然后由每组的小组长负责组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某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和见解,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为文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进行表演,学生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会对课本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并且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增强表演效果,因此学习效果会显著增强。

(三)结合生活实践实施开放式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结合。为此教师应该对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应用,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某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学习《蜘蛛》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文章中描写的蜘蛛特征进行对比说明,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大自然中的蜘蛛,并且利用所学知识对蜘蛛的习性、外观等特征进行描绘,以文字、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激发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害怕说出错误的答案,因此会放弃表达的权力,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理念下导致的恶果。为了转变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培养,鼓励学生拥有天马行空、发散思维的意识,不以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精神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就诸葛亮辅佐刘婵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并回答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三、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初中语文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灵活应用自主自由的学习模式、合理应用小组探究的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开放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这一课题的相关人员提供參考。

参考文献:

[1]张兰会.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6):188.

[2]田敏.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99.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创新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