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离科学基础》课程定位与教学过程管理

2018-10-13张海燕陈良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课程定位

张海燕 陈良

【摘要】初步分析了《分离科学基础》这门课程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要性;从不同角度梳理了本课程的定位;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理论课中如何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分离科学基础 课程定位 教学过程管理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015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KG-2015-3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36-01

《分离科学基础》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常规的和新的分离方法的目的、原理、操作技术与应用。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科学与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进步。近几十年来,以膜分离、泡沫浮选、超临界流体萃取、毛细管电泳、双水相萃取等为代表的新兴分离方法发展极其迅速,一方面表现在技术方法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体现了应用化学专业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笔者主讲此课程三年,现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课程定位要清晰

首先,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分离科学基础》不同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分离工程》,后者重在介绍分离的工艺过程(适合工科专业),而前者则侧重分离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离原理(适合理科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基本是秉承这个定位开展教学活动的,也就是更侧重学生对分离原理的理解。同时,为了使教学更加实用,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会在分离方法应用领域学习中分别给出其在實验室和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将教师在去工厂实地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给学生生动展示出来。

其次,必须认识到,《分离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更具象地理解不同的分离方法。若只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学习没有实验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老师讲解起来也显得太单调不够立体。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之,适当学时的配套实验课程必不可少。

再次,《分离科学基础》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在我校是在学生修完《分析化学》后,为大三的开设的。并且,在开设本课程的同时,《现代化学分析技术》也在同一学期开设。若不注意,这几门课程内容容易出现交叉。在课程教学大纲设置阶段,大纲设计者要进行沟通,就要将其区分开来,以免重复。

二、教学过程管理

笔者在本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教学方法的尝试。本课程是为高年级的学生设置的,而在大学,高年级的学生临近毕业,普遍存在上课听讲不认真等问题,问题明显较低年级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课程组从本课程入手,进行了一些尝试。

首先,在授课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之外,大胆尝试让学生讲解、老师引导点评。其中,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部分,通常理论性比较强,由教师讲解来完成;而像分离方法的应用领域这样的内容,则由学生课下查文献资料、整理成PPT,上课展示汇报。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每一个分离方法介绍完以后,都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文献查阅任务,每位同学都要完成,上课时由教师随机抽点学生上台讲解。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锻炼了大三的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因为大四就要面临做毕业论文,所以文献查阅能力非常必要;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在讲台上的表达能力,这是很多同学都欠缺的能力。另外,还提高了学生的PPT制作水平等等。

其次,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同时考核方式多样化。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在分离方法学习中,都布置综合的复杂问题,由同学们课下查阅文献,课上分组讨论,最终每个小组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最后对提交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总、比较。这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正切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讨论环节,每个分离方法学完,都有一个十分钟的随堂测试,让学生做完后随堂提交结果。这一方面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另一方面更是教学效果的一个真实体现。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容易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非一味地被动听讲。

同时,在实验课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去做实验,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倡全民创新的今天,这样的局面实在让人感到窘迫。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它,主要的是在教学中以启发式的引导为主,逐渐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实验内容上,适当增加设计实验个数,使学生能将已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出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这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分离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已成为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永无止境,找准学科定位,加强过程管理能有效帮助授课教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川南,李慧芝.分离科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课程定位
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与设置实施
林火预测预报的案例式教学探究
光影中的英语教学探究
高职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乐学有才”育人理念在中小学立体拓展课程中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些尝试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