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元素在商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解读与重构
2018-10-13胡冬霞
【摘要】中日商务翻译活动由于其文化元素存在差异性,导致其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一定阻碍。随着中日商务交流的日益深入,商务日语口译教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对当下日语口译教学中文化元素缺乏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商务日语口译教学内容、语境重构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保障不同文化元素下商务翻译顺利实施,同时也希望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水平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跨文化元素 商务日语 口语翻译教学 语境重构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27-02
调查分析表明,进驻中国日企多达上万家,商务活动十分频繁。口译人员作为中日商务交流核心关键,其交流不能仅停留在词语转换等表面形式上,需要了解中日文化之间差异,并将其融合在口译中。强化文化元素在商务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商务沟通中出现矛盾情况,促进双方之间和谐交流,实现促进双方共同目标顺利达成,同时也利于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为全方位的口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一、言语文化元素在商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解读与重构
(一)谓语语义解读
日语在表达方式上会经常性省略主语,如果日文表达句子中出现了谓语,但没有主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均对其进行表述。以商社“に行きたいです”(我想去商社)为例,语言中并没有主语,将“に”作为愿望动词存在,“行きたい”作为谓语动词存在,在翻译时需要将第一人称代入。日语中很多表达情感语句常常会省略主语,例如,“嫌い”(讨厌)等[1]。
(二)授受语解读
在日语授受与表达中,由于其在日語语言文化中特性不同,也经常性省略主语。以“この取引先は私に任せてください”(这个客户请交给我吧)为例,将“に任せてく”翻译成“请交给我”,所以,在翻译教学时,为了明确内容,需要在解读时对主语进行重构。
(三)敬语解读
日语在表达敬语时,也会经常性省略主语。以“ご安心ください”(您放心好了)为例,日语中表示自谦的敬语会在表达习惯上忽略主语,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掌握。
针对日语口语表达中经常性省略主语等情况,学生要对其进行了解。日本文化强调团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其在口语表达中不仅会省略第一人称,在表达中为了表示尊重,也会选择性忽略第二人称。所以,学生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在翻译过程中对中日双方表达文化进行了解,并重视对双方口译内容解读,在准确传达双方意愿基础上,更换表达方式。
二、表达习惯文化元素在商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解读与重构
(一)拒绝表达习惯
中国文化在表示拒绝时会以对不起等方式为开头语,并对其原因进行解释。日本文化在拒绝时经常会以避免以直接方式,尤其是在商务交流中,直接拒绝会导致关系破裂,严重影响双方合作与交流。以“この服は材質がいいため、値段が高い”(这衣服因为材质较好,所以价格上比较贵)为例,在沟通时,会避免直接回答,顾客在讲价时,商家通常会以暧昧表达方式回答,例如,“コストを考えてから価格を決めたのですが、店长と相谈してから、连络します”(在考虑过成本之后才决定价格的,不过我们会和店长商量一下,之后再和您联系)。
此时,学生需要观察表达方式与店家面部表情,对其语言进行翻译。如果店家面露为难,需要在翻译中对语言进行重构,避免其在商务交流中出现时间资源浪费等情况。
(二)肯定回答避免绝对回答方式
日本在口语交际中,经常会采取不言自明表达方式,尽可能避免绝对回答情况。在翻译时,需要对客户表达语境进行重构,尽可能避免沟通时出现迷惑等现象。例如,在询问时“宫本さんはどこですか”(宫本先生在哪?)在回答时会采取“文化宮では午前中です”(可能在文化宫,上午就离开了)方式回答,学生要针对不同国家文化元素,在回答时要尽可能以肯定回答避免绝对回答,以此减少商务矛盾产生。
三、非语言交际文化元素在商务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解读与重构
(一)鞠躬
日本人在商务交际中,会经常使用寒暄等方式。不同环境下,寒暄方式、寒暄语言等不尽相同。鞠躬是日本文化理念中重要内容,在十分正式场合,日本人均会选择鞠躬方式寒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华礼仪文化,还要了解日本在不同场合中鞠躬所代表的意义,在商务口译中对其进行解读,并回以问候,表示礼貌。商务鞠躬经常会以上身弯曲30度形式出现,使商务交流中重要文化元素之一[2]。
(二)微笑
日本在商务交流中经常会出现频频点头情况。中国在对日本交际文化不了解时会将其理解为同意自身观点。在日本交际文化中,经常性点头是礼貌用语,并常常面带微笑,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对方讲述。在交流中,学生作为口语翻译人员,要重视微笑点头表达方式真正意义,确保双方理解内容存在一致性。日本人在微笑点头时,会以“そう”(这样)、“なるほど”(诚然)作为口头语,此时需要学生对其进行重点解读。
(三)沉默
沉默非肢体表达在日本文化中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为在赞同、抗议、犹豫等。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其在沟通中讲究沉默是金,讨厌啰嗦,在商务交流中更加重视诚意。在商务交流中,若出现跷二郎腿等不雅行为,会视为对自己不尊重。学生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沉默等表达意义进行解读,并在交流中对语言进行重构。
商务日语作为中日交流重要载体,需要加强对口译教学重视程度,不仅要在翻译中重视语言表述、翻译习惯科学性,还要在口译中融入各国文化元素,将礼仪、素质等充分体现在口译中。口译质量是直接影响商务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教学工作是否高校开展的关键要素,能够完整传达双方所想要表达意见,是广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也是现代化商务活动对口译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杜俊玲.跨文化商务沟通与经贸日语表达方式[J].现代交际,2017(21):61-62.
[2]马波.论商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合[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7(00):48-51.
作者简介:
胡冬霞(1977-),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日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