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8-10-13陈超李锋方煌李光辉张菁王晋贤

颈腰痛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浅部炎性切口

陈超,李锋,方煌,李光辉,张菁,王晋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 武汉 430030)

切口感染是脊柱骨折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轻者可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住院时间增加,严重者病原菌入侵脊髓可发生重度深部感染,甚至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感染性骨缺损、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本文主要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以期为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02-2018-02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术后住院期间切口感染情况,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经MRI、X线、CT明确位T8-L4胸腰段脊椎爆裂性或压缩性骨折;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前无感染性疾病或相关感染指征。排除标准:合并骨折节段严重外伤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胸腰段脊椎肿瘤、结核、感染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者。依据术后切口感染与否,将255例分为感染组(30例)与未感染组(225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配对的30例正常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感染组中,男18 例,女 12 例,年龄 18~60 岁,平均(39.43±4.99)岁;非感染组中,男144例,女81例,年龄19~56岁,平均(40.48±5.87)岁;对照组中,男 18例,女 12例,年龄 19~56岁,平均(39.87±4.67)岁。三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1)深部引流或手术切口引流液致病菌培养阳性;(2)穿刺或深部切口有脓液流出;(3)切口自然裂开或人为打开存在脓性分泌物,体温≥38℃;(4)切口周围局部按压痛,经影像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深部切口脓肿证据;(5)临床医师诊断为切口感染。满足5条之一者,即可确诊为切口感染。

1.3 研究方法

抽取感染组感染后1、3 d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hs-CRP、IL-6、IL-8水平,并记录非感染组患者同时期3 d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将感染组患者分为深部感染(12例)与浅部感染(18例),比较各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检测方法:将静脉血保存于抗凝试管中,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上层血清并保存于-80℃恒温冰箱人 TNF-α、hs-CRP、IL-6、IL-8ELISA 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上述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正负标准差“±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感染组患者感染 1d、3d血清 TNF-α、hs-CRP、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感染组第3天的所有炎性因子水平均较第1天有显著降低(P<0.05);感染组感染3 d的hs-CRP水平较感染1 d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三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感染 1 d 比较,*P<0.05;与感染组比较,#P<0.05;与非感染组比较,a P<0.05。

?

2.2 深部与浅部感染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深部感染患者 1、3 d 的血清 TNF-α、hs-CRP、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浅部感染患者(P<0.05),见表2。

表2 深部感染与浅部感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深部感染与浅部感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1 d比较*P<0.05,与深部感染比较bP<0.05。

IL-8(μg/L)深部感染(n=12)组别 时间 TNF-α(ng/ml)hs-CRP(mg/L)IL-6(pg/ml)1d 3.45±0.66 8.95±1.86 13.45±2.76 16.34±3.23 3d 3.40±0.58 8.06±1.76*13.22±2.31 16.23±3.02浅部感染(n=18)1d 2.85±0.57b 6.78±1.76b11.23±2.31b12.34±2.34b 3d 2.78±0.53b6.21±1.45*b11.19±2.12b12.24±1.95b

3 讨论

切口感染是包括脊柱手术在内的众多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87%~19.34%[3-5]。当前脊柱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病原菌检测、危险因素分析、耐药性抗菌治疗等方面,对于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报道较少。切口感染后具有明显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脊柱外科切口感染的早期诊治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6]。

本研究血清炎性因子检测选择较为常见的TNF-α、hs-CRP、IL-6、IL-8 等,观察分析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后血清促炎性因子的表达与非感染者的比较,以初步分析切口感染者炎症反应的作用[7]。IL-6、IL-8为白细胞介素家族中的重要组成,其已被证实为机体炎症级联反应的启动因子,同时其能够能够对机体的淋巴细胞功能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IL-6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裂解作用,其在感染性休克、细菌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8]。TNF-α一种主要由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并参与到人类几乎所有的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中。hs-CRP是超早期敏感性急时相蛋白,其分泌对创伤及炎症的敏感性较CRP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感染1d、3d血清 TNF-α、hs-CRP、IL-6、IL-8 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表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发生更严重的炎症反应。非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因为未出现感染的患者因脊柱骨折以及手术创伤也会促进炎性因子的表达[9]。

就感染后炎性因子的变化换情况而言,结果显示感染组感染3d hs-CRP水平较感染1d显著降低(P<0.05),TNF-α、IL-6、IL-8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 TNF-α、IL-6、IL-8 在发生感染后存在一个持续性升高的过程,在进行感染治疗的早期仍可能存在持续的高表达情况[10]。而hs-CRP属于超早期敏感性急时相蛋白,其在感染、创伤、炎症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便可急剧上升达到峰值,其表达水平随炎症病情改善情况呈敏感性变化,因此在感染后3 d其水平得到明显的降低[11]。而深部感染者1 d、3 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浅部感染患者(P<0.05),表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切口感染严重程度有关,蔡培强等[12]认为深部切口感染因引流不畅、脓液淤积等更适合致病菌的繁殖,相应感染情况更为严重。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尚未对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者进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分析,待后期条件成熟再做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出现伴随着血清促炎症因子的显著升高,且深部切口感染升高更为明显,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可用于切口感染的早期监测。

猜你喜欢

浅部炎性切口
更 正 声 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