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变化分析

2018-10-13张昕

颈腰痛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棘突单侧假体

张昕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北京 10002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群的常见脊柱创伤。笔者将我科2014-05-2016-01行单侧PKP手术治疗的42例OVCF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对侧椎体骨密度的测量,以观察单侧PKP手术对其骨密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后出现明显的腰背痛、伤椎叩击痛,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其临床表现、体征,确诊为OVCF;其伤椎压缩程度在70%以下,且无椎管内占位和神经压迫症状,伤椎的后壁完整,可予以单侧PKP手术治疗。42例中,男13例,女 29例;年龄 57-82岁,平均68.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天,平均4.3天;致伤原因:摔伤21例,砸压伤11例,扭伤5例,颠簸伤4例,无明显外伤1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折,包括 T104例,T116例,T1213例,L114例,L25例;其伤椎压缩程度为:25%以下16例,25%-50%之间24例,50%-65%之间2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PKP手术(左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患者俯卧,局麻后,经C臂机透视定位伤椎的椎弓根并进行体表标记,于椎弓根影的左侧10点钟(外上缘)、侧位沿椎弓根方向进针穿刺,根据其骨折线情况适当调整穿刺角度,以免于骨折线中穿刺。当穿刺针的针尖侧位处于椎体中后1/3、正位达椎弓根影的内侧缘时,将穿刺针内芯抽出,并插入导针,建立工作套管,并置入球囊进行扩张,伤椎高度恢复满意后,取出球囊,并将调制成牙膏状的骨水泥推注进入伤椎内部,并确保骨水泥弥散超过棘突中线。注射过程中注意,密切以C臂机透视,若发现骨水泥靠近椎体后壁或有渗漏迹象,则立即停止注射(骨水泥的注入量为4-6 ml)。

42例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24 h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行走。

1.3 骨密度测量

采用OSTEOCORE双能X线骨密度仪(法国MEDLINK公司生产),分别于手术前后(术前和术后第3天)进行伤椎骨密度测量;测量部位为L1-4椎体,以及病椎右侧半椎体的骨密度。测量精度定位1%以下,每日开机测量前,均执行质量控制程序,以最大限度降低其客观的测量误差。

其中,右侧半椎体骨密度测量时,选取棘突中线右侧45×45范围区域(测量面积为4.67 cm2)感兴趣区,该区域处于右侧棘突中线、右侧椎体外缘以及上、下终板之间,其内侧位于棘突中线上,基本覆盖了整个右侧半椎体,可确保手术前后的测量面积、位置保持一致;其中,椎体较小的患者,可在测量前由软件自动调整其测量面积进行校正。

患者手术后第3天,其右侧半椎体的骨密度测量分为含假体骨密度值与去假体骨密度值两项。其中,去假体骨密度的测量,即是将上述感兴趣区域内的骨水泥假体以软件中的标记工具进行标记,而后由软件自动去除该标记范围内的骨密度值和测量面积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骨密度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SPSS 19.0软件为工具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

本组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单侧PKP手术,术中骨水泥均越过棘突中线分散至对侧,其中有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包括椎间隙渗漏4例,椎旁渗漏3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

42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7.06±1.25)分降至末次随访的(2.13±0.17)分,ODI评分由术前的(40.6±6.81)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9.8±3.45)分;伤椎高度由术前(16.81±4.27)mm 恢复至(20.76±3.48)mm;后凸 Cobb角亦由术前的(20.57±4.16)°恢复至末次随访的(12.91±2.37)°,上述指标的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体见表1。

另,为期1年以上的术后随访期间,仅2例出现对侧椎体塌陷现象,予以再次PKP手术后康复。

表1 42例OVCF患者行单侧PKP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

2.2 对侧伤椎骨密度值

对42例患者右侧半椎体的骨密度值进行手术前后测量,术前平均为(0.671±0.058)g/cm2,术后含假体的骨密度值为(1.108±0.193)g/cm2,其差值为(0.437±0.06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去假体的骨密度值为(0.782±0.061)g/cm2,与术前相比的差值为(0.111±0.053)g/cm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提高了16.5%。

3 讨论

近年来,有较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单侧PKP手术后,无论是临床疗效还是从生物力学测试上进行研究[1-3],均与双侧 PKP 手术较为相近(P>0.05),但前提是,骨水泥的填充要越过棘突中线位置,达到双侧均有分布。本研究中,42例患者均行单侧PKP手术,患者术中骨水泥均越过棘突中线,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发现,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伤椎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有显著的矫正效果(P<0.05),均证实了单侧PKP手术的可靠疗效。

虽然学者们已经从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单侧PKP手术的可行性[4-5],但尚缺乏活体组织骨密度改变的观察。为此,本研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对侧椎体骨密度改变情况进行对比(42例均为左侧PKP手术,对侧即为右侧半椎体),结果发现,其右侧半椎体的骨密度值术前平均为(0.671±0.058)g/cm2,术后含假体的骨密度值为(1.108±0.193)g/cm2,其差值为(0.437±0.062)g/cm2。其结果表明,单侧PKP手术时,骨水泥部分弥散至对侧后(越过棘突中线),明显提高了对侧椎体的骨密度。但是,由于单侧注射骨水泥后,一般呈不均匀性分布,因而有骨水泥假体周围骨密度低下、再发骨折的潜在可能,为此,本研究进一步利用软件测定了去假体骨密度,骨密度值为(0.782±0.061)g/cm2,与术前相比的差值为(0.111±0.053)g/cm2,较术前提高了 16.5%。

国外学者Cummings[6]指出,椎体骨密度与骨折风险呈典型的负相关关系,骨密度每增加1%,则骨折的风险相应降低3%左右。而本研究的42例患者在术后为期1年随访中,仅2例出现对侧椎体塌陷现象,发生率仅为4.8%,这一数据与彭立军等[7]学者的报道也较为相近,他们回顾了骨水泥注射治疗的286例患者,术后共16例发生对侧椎体骨折,发生率为5.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单侧PKP手术治疗OVCF患者时,在骨水泥注射量4-6 ml、骨水泥分布越过棘突中线的情况下,其疗效可靠,对侧椎体骨密度亦有明显提高,对侧椎体再塌陷的风险低,有较好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棘突单侧假体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搓腰
——壮肾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