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开展小学生国学教育思考

2018-10-12杨晶

新一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博物馆现状

杨晶

摘 要:博物馆作为社会宣传、文化教育机构,是面向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国学教育中具有其他文化机构难以替代的功能。如何将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与博物馆教育功能结合,让国学文化与博物馆多姿多彩的文物联系起来,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国学作为对我国传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化的统称和概括,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奋斗发展的历史,也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精神,被其他各国学者称为:“中华民族之美德”。当前小学生迫切需要加强传统文化及美德教育。以國学文化为核心,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博物馆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博物馆应不断创新文化教育模式,拓宽文化传播范围,转变工作思路及意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及人才技术优势,面向小学生积极开展国学文化教育,承担起塑造小学生思想道德的重任。本文就博物馆面向小学生开展国学文化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博物馆如何更优质高效开展国学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解决策略

国学是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统称和概括,不仅承载着民族奋斗发展的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民族精神。国学是指以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及价值理念,中华文化被学者称为伦理道德文化,在思想层面,文化观念与道德作用在同一组织系统内并不可分割。传统文化之精华乃是美德思想。当前青少年迫切需要加强以国学文化为导向的美德素质教育。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的思想及文化产生了新的变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产生多种新的文化意识,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影响,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领》,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机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面临世界范围内各种新思想文化的交融和演变,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要将国学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战略,融入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当今以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及价值理念为核心的国学文化受到政府和中央部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并参加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时表示:“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文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文化研究和传播以发挥更大作用。”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历代先哲的人生哲理,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文化传播价值。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一直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核心,提倡道德建设是做人的第一要素,敬畏他人、关爱生命、敬畏自然、关爱社会,提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创始人老子所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孔子更主张仁爱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在孔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仁政思想,指出:“仁政爱民”,爱自然、爱万物。这些思想观点均完美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赵朴初、冰心等老一辈政协委员在历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曾指出:“构成传统国学文化的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意志、民族意识,国学文化是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承载着祖先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几千年来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保护,那么文化将在下一代消散,我们将成为历史和民族的罪人。”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粹,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在教育领域由于我们一直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我们的教育不断碰壁失利,国人对教育一次次感到失望。因此,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我们要转变教育思路,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将国学融入基础教育,让圣贤引导学生追寻中华文化源泉,让文化经典陶冶学生心灵。面向小学生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不仅是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做出的弥补,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少年儿童学习国学文化,感受国学魅力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应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模式,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播理念,改进工作思路及方法,积极投入到国学文化普及教育中,承担起小学生国学文化教育的职责。但目前我国各类博物馆面向小学开展各类国学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可谓问题重重。博物馆应全面重视小学生国学文化教育,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出符合国学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以传统国学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小学生在传统意识及道德素质建设方面存在严重缺失。此外,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商品经济热潮涌现,各类社会流行性文化元素和外来思想直接冲击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小学生在传统国学文化学习方面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国内出现了“国学热”,但很多文化教育机构只停留在文化教育表层,忽视了文化教育的本质目的,在内容、方法、机制及教育形式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现状一:少年儿童对国学文化知识不甚了解

我国现在很多小学生不知道本国的重阳节、寒食节、端午节,对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却有较多了解;从韩国文化侵入、日本动漫普及、好莱坞影视作品大力传播,钢铁侠、蜘蛛侠、超人、哆啦A梦、海贼王知名度超过了我国的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等卡通角色,外来文化对我国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强烈冲击。根据教育部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65%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不会选择诵读名著,30%的学生沉迷网络小说和电子游戏,15%的学生沉迷社交和动漫,阅读名著的学生仅为8%,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自身文化素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另有学者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从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传统文化教育,主流媒体对国学文化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对传统文化经典粗制滥改,给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带来了直接影响。

现状二:博物馆教育模式过于固化?与学校课程衔接不够

我国公共博物馆虽然面向小学生免费开放,但是传统以文物为中心的说教教育仍然是博物馆教育开展的主要方式,模式过于固化,内容过于单调。博物馆教育应在全面利用馆藏资源基础上,由被动的陈列展示向动态的多元化体验模式转变,以提高观众的积极性为主,创新文物展览方式,重视社会教育。近年来虽然我国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也开展了大量国学教育活动,推动了国学热,甚至很多博物馆为了蹭热度盲目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立足博物馆馆藏资源开展国学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延伸,目前很多公共博物馆与小学文化课未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国学教育停留在纸面,教学模式、内容、方法较为单一,博物馆教育停留在文物展示或文化宣传层面,而在没有就小学国学文化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对小学开展的国学文化课程的界定不清,不能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定时定量开展国学文化教育活动,即使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存在同质化现象,没有对馆藏内容进行细致的梳理,更对关注活动场次人数,忽略受众。由此,基于博物馆藏资源面向小学生开展组织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教育活动成为健全小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博物馆开展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创新思考

方法一:利用馆藏资源 创新教育方式 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博物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重视自身馆藏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出馆藏资源价值,甄选有特色、有教育意义、有文化传承功能的文物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同时,博物馆要重视观众的兴趣,尊重观众的意愿,在功能分区上着重特色打造,加强观众与博物馆、社会生活之间联系。博物馆既是社会教育系统的延伸,也是小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应与学校建立联通机制,重视博物馆藏资源发挥,与学校携手开展多种国学教育活动。可通过文艺比赛、舞蹈、话剧展示等方法重现国学内容,在培养小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同时,加强国学文化教育;博物馆还可以与学校、文化馆、图书馆、少儿艺术馆等文化机构共同策划和举办有创意的国学教育活动,可引导学生通过经典诵读,加强学生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通过与文化部门协作打造专题展览,通过举办少儿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引导小学生树立美的意识,主动接受国学文化熏陶。博物馆在教育形式上可不断创新,活动策划及文化主题选择上要顾及到小学生的兴趣,可利用卡通、动漫、多媒体等方式展示馆藏文物。博物馆在教育形式选择应具有创造性,建立多元化普及体系,满足小学生深入学习国学文化的需求。

方法二:围绕小学生兴趣开展国学讲座

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方法及馆藏资源条件独立开展国学讲座活动,让小学生充分了解国学文化,进而丰富其知识,拓宽其视野。国学文化讲座形式要灵活,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小学生展示馆藏文物,特别是要注重利用学生假期及周末时间开展国学讲座,可以“举办国学讲座夏令营”,“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等活动,要聘请国学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及教授面向小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讲课形式要灵活多样,富有变化性,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国学兴趣为导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学文化知识,可以采用现场互动、多媒体展示、主题展览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国学故事及文化,让小学生远离网络、远离游戏、远离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健全学生的文化素养。

近年来,山东博物馆创造性开展了“孔子讲堂”国学教育活动,后期又经过多年研究,对活动举办形式进行了创新,三年中那个开展了一千多次主题展览活动,近三万人学到了儒家文化,探索出一条符合地域文化特色及博物馆文化教育特征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追捧。

方法三:创新国学文化传播途径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群体的注意力逐渐从内容满意转移到精神满足层面,文化审美需求满足尤为重要。博物馆的教育模式已经从静态的文物陈列展览转向了多功能体验互动层面,观众参与性大幅度增强。这种模式使观众能够自我参与,有着极强的趣味性,能让观众与文物产生情感互动。美国新泽西儿童博物馆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这就是情景体验的优势。博物馆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应全面创新教育模式,固化的说教教育难以激发小学生兴趣。博物馆应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等面向小学生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以趣味生动的互动体验方式为主,强化小学生的情感认知。博物馆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验活动,学习本地区有特色的国学知识文化,带领小学生参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小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技艺,深入了解国学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学文化认知观念。苏州碑刻博物馆的“碑刻艺”体验活动就是以互动体验为主的创新化国学教育形式,他们把碑刻技艺与传统国学文化融合,开发了《弟子规》《论语》等主题碑刻,在参观碑刻艺术作品的同时,配以宣传画册及讲解,能让学生深入体验碑刻文化。

方法四: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国学教育

伴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已广泛融入到我们生活各个领域,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资源,谁就控制了网络,进而统治整个世界。”互联网作为数据信息传递媒介和视觉交互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中小学课堂,博物馆作为与学校具有同等教育功能的社会文化机构,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工具,探索加强小学生国学文化教育方法已显得至关重要。博物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起计算机、信息通讯和数据库为一体的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以满足博物馆多种服务系统兼容。同时博物馆数字管理网络与教育网络结合,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不同教育形式融合一起,构建博物馆网络教学平台。博物馆要开发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文物信息,积极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网络国学文化教育活动。如设立“少儿诵读经典、国学知识知多少、国学经典库、国学少年读”等特色网络模块;还可通过开展网络电子征文比赛,举办网络知识问答比赛等活动,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国学文化知识。博物馆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推出网络文物图片展、网络文物介绍、中华国学知识图片展等活动,满足小学生国学知识学习的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博物馆学的研究重心已经从文物展览转向了个体教育,这一转变趋势也体现在政策维度。如今,国家文物局已对各地博物馆开展了定向评估,其中博物馆教育职能发挥评估占到总成绩一半,实现定量定性分析,这样的评估模式前所未有。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在社会教育方面具有其他机构无法代替的作用,它既是社会公益机构,也是宣传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广播站”,要全面担负起小学生国学教育的职责。博物馆管理人员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博物馆教育模式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紧扣时代主题,选择多种媒介渠道向小学生传递国学文化信息,要在充分发挥自身馆藏资源优势前提下,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总结有益经验,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打造主题教育品牌,开展更多富有意义的小学生国学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劲雷.博物馆开展青少年国学教育的思考[J].孔庙国子监论丛,2015(00):346-351.

[2]彭富春.警惕以国学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J].内蒙古教育,2011(17):57.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博物馆现状
博物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