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重中尚和的运动观与老年健康
2018-10-12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帮助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维护老年人健康有许多方面的工作可做,运动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据信出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信奉遵行的至理。199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也谆谆告诫人们,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就是“适量运动”[1]。其实,与这些主张不谋而合的是,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对此作过论述,提出了重中尚和的运动观。
一、重中尚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
(一)“中”之疏解
“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字源上看,“中”这个字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能见到。据学者考证,“中”是象形字,就是直立的一面旗帜。“中”的意思有“内”、“里”、“中间”、“半”,后引申为“适中”、“适度”,当读作去声时,则是“符合”的意思[2]。
图1 甲骨文的“中”
图2 金文的“中”
图3 小篆的“中”
(二)“和”之疏解
“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三种写法,就是 “和”、“龢”与“盉”。其中以“和”字意思最为宽泛,书写也最为简便,在演变的过程中,“和”字最终取代了“龢”与“盉”。“盉”作名词时是指调和酒水与调味的器皿,作动词时意为调味;“龢”本义是一种像笙的乐器,引申为调声;“和”则兼有调味和调声两种意思,且有更广泛的调和、和谐之意[2],指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性的协调。
图4 甲骨文的“盉”
图5 金文的“盉”
图6 小篆的“盉”
图7 甲骨文的“龢”
图8 金文的“龢”
图9 小篆的“龢”
图10 金文的“和”
图11 小篆的“和”
(三)重中尚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
《易经》中富含“保合太和”的思想,儒道墨法各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重中尚和的理念,儒家是其中的代表。众所周知,孔子推崇中庸之道,《论语?雍也》中记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儒家认为中庸是人生至德,是人一生做人做事应当的遵循。这里所指的中庸,无论“中”指的是人们内心不偏不倚的适中状态,还是指为人处世时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准则,其根本都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一种平衡、一种良度,这就是“和”。究其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恢复“礼”,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种观点的终极目标指向就是“和”,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只有实现“致中和”,才能一切归位,一切恰当适度,万物才能充满生机,宇宙才能顺畅运行。
二、《黄帝内经》重中尚和的运动观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作为先秦和汉初医学思想和技术的集大成者,《黄帝内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以中和之道指导养生,把“重中尚和”作为人健康的最高追求。
“中”是不偏不倚,既无太过也无不及;“和”是因时而发、符合节度。“中”是世间万物正常运作的状态,“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及最终归宿。为“和”而守“中”,由“中”而达“和”,重中尚和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效用。
《黄帝内经》提出的重中尚和的运动观主要包括“形劳而不倦”的运动之“中”道与“和为圣度”的运动之旨归。
(一)“形劳而不倦”——《黄帝内经》提出的运动之“中”道
《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就借岐伯之口告诉人们:“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出健康长寿的“中道”,也就是适寒暑、和喜怒、节饮食、适劳逸、安起居,做到“有节”、“有常”、“不妄”,以适中、有度的原则安排生活,才能不超出常度,以免违反事物固有的正常规律,对身体造成伤害,恰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生病起于过用”,人的疾病是因为人们不守常度,过分使用、过度消耗造成的恶果。
按照《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说法,在运动方面的中道就是“形劳而不倦”,这是说人的身体必须运动,但又不能过度,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
运动可以强身,这一深入人心的理念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尽数》篇就曾说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指出,人要想健康,必须得运动,以形体之运动促精气之流动,从而气畅精活,不郁不腐。
《黄帝内经》也认为人体气血贵在流通,《灵枢·脉度篇》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素问·调经论篇》也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指出气血流通顺畅对于防病治病至关重要。缺乏运动还会让人脾胃功能减退,筋肉松弛,体质下降。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明确指出卧床太久和久坐不动使气血不畅,人的肌肉得不到气血滋养而受到损伤。
但运动过度也会给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轻则疲劳过度,难以恢复,重则伤及肌肉等组织。同样是在《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这样的描述“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等,《素问·举痛论篇》则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过度使用就可以造成筋骨的损伤、气血的损耗!不但如此,过度的运动还可以造成内脏器官的耗损与伤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就提及:“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指出活动强度过大,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肾气和腰椎骨的损伤。
作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本就处在逐渐衰弱的阶段,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也大大下降了,所以更需要注意运动的度,把控好运动项目、强度及时间标准。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讲,“形劳而不倦”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1.老年人需要运动,但以身体不感到疲倦、心情舒畅为度。
历代医家都曾指出劳作、运动适度的重要性。《后汉书·华佗传》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也是说人的身体需要运动,但不能达到极度疲劳。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也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所谓“小劳”,就是指中、低强度的运动。
现代医学研究[3]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对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糖脂代谢、骨骼肌肉技能提升以及恶性疾病预防都有帮助。
2.老年人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以身体不受到损伤为要。
《抱朴子内篇·微旨》云:“欲修长生之道,何所禁忌?……禁忌之至急,在不伤不损而已。”老年人运动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如果受到损伤,岂不得不偿失?!更何况老年人受伤后身体恢复也慢。所以在运动前,老年朋友要科学选择与自身条件及体能相适应的项目,而开始运动后要循序渐进,在运动过程中,则要把握好节奏和强度,避免运动损伤。
研究表明[4,5],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适宜的肌肉力量练习或负荷训练,还可以做一些小幅度的瑜伽训练,以达到增强体质、有益身心的效果。
(二)“和为圣度”——《黄帝内经》提出的运动之旨归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意思是中医治病,要与当下“天气阴晴、月的圆缺”等自然规律相参照,讲究万物之间的和谐,把“和”作为人健康的最高法则。这里所说的和谐既指保持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也要求维持人体自身内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包括天人和谐、形神和谐、阴阳和谐、脏腑和谐等。
不过,任何人或物、乃至宇宙,要达成和谐就需要在自动运转的过程中不断协调各种因素,这是一个不断冲突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自我更新、融入环境的艰苦历程,这也印证了唯物辩证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观点。人的身体健康的实现也必然要经过或冲突对抗、或吸收舍弃的过程,从而最终实现一定时期的“和”,一旦超出人体自我调控的阈限,就会引发身体机能的失和、失调。
要想让人的身体状况不失调或虽然失调但能很快恢复协调状态,需要多方面的养护,运动是其中的一方面,所以,《黄帝内经》的运动观也是以“和”为“圣度”,以和谐为旨归的。
(三)《黄帝内经》中适于老年人的运动方法
在重中尚和运动观的指导下,《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一些适于老年人的运动方法,主要有:
1.悠闲散步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有语:“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这里的“广步于庭”指出了春季的运动养生之法,即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于春日的早晨在广阔庭院中悠闲散步,这有助于人体的阳气生发,使身体和思维活跃。
2.导引按跷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
按照 《黄帝内经》的说法,导引按跷适合于“食杂而不劳”的中央之民,也应该非常适合现代的老年人。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而老年人的身体又处于衰弱阶段,不适合剧烈活动,有选择地进行一种或几种导引按跷的方法,是较为科学而实用的。
3.呼吸吐纳
《皇帝内经》有大量的调养呼吸的方法,如《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古人对此也有诸多论述,大都体现了吐纳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表明了人们对呼吸运气的重视。“吐纳”的方法有多种,其原理就是运用呼吸、发音、吞咽等动作,带动人体脏腑发生振动或运动,从而实现对内脏按摩疏导作用。当然,调气与调形、调神是不可分割的。
《黄帝内经》“重中尚和”的运动观对于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大有帮助,是老年健康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