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农村社区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2018-10-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贫困户精准旅游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1)

1.研究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湘西调研时在提出要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此,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迸发了强大的市场活力,旅游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日益明显。

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制定出台了系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和方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

关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的路径有:“三产”融合,“五化”理念等[1]。周诗涛提出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民宿发展的对策[2]。马斌斌针对大板村的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建议[3]。有学者提出吸收多元主体参与帮扶、调查摸底,精准识别、移民搬迁等破解路径[4]。林巧等从精准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完善、政策完善和人才技能培训五方面提出建议[5]。有学者以广东旅游精准扶贫典型村丹霞山夏富村为例,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扶贫体系[6]。

3.山东农村社区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3.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识别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识别乡村旅游扶贫的对象,也就是说寻找到精准的适合乡村旅游扶贫的贫困地区、寻找适合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真正贫困人口。邓小海等学者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论文中对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笔者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进行了细分,如图1。

山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主要集中在具备开发乡村旅游的国家级旅游扶贫村、省级旅游扶贫村以及各地市的旅游扶贫村。这些扶贫村的贫困户会直接或者间接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例如山东的沂水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成立旅游合作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引导“第一类乡村旅游扶贫人口”中愿意参与旅游的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帮助其脱贫致富。“第二类乡村旅游深入扶贫人口”中不愿参与乡村旅游的外出务工和赋闲在家的,则通过村干部的积极引导,使其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二类乡村旅游深入扶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的人口则通过多种形式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收益脱贫。例如把贫困户的房屋、土地、树木等资源也折股量化到合作社,定期分红;把该村获得的旅游扶贫试点村资金量化到建档立卡贫苦户身上,把量化到贫困户身上的资金作为合作社股金,用于旅游开发,收益定期分红;依托乡村旅游收入,村里成立了扶弱助老基金会,对村里的老弱病残进行生活上的帮扶。总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识别方面,尽可能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使尽可能多的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图1 山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识别过程

3.2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选择

笔者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总结了目前山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旅游景区带动模式:该模式主要依托一定旅游景区,通过旅游景区的发展吸纳周边贫困村的农户参与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例如淄博市淄川区潭溪山景区、沂南县常山庄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

(2)自主开发旅游模式:村里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或者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引导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实现脱贫致富。例如淄博博山区中郝峪村、新泰市掌平洼村等。

(3)与外来公司共享共建的模式:外来公司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并将贫困村民的房屋、土地等各项资源折股量化,使贫困户在公司占有股份,通过分红以及就业的途径实现脱贫致富。例如济南章丘区垛庄镇十八盘村、枣庄葫芦套村。

(4)创客创业驱动模式:积极开展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引进乡村旅游创客,通过创客的创意开发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5)社区整体搬迁的模式:在条件允许和政策帮扶下,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将贫困村整体搬迁,完善安置区设施配套,实现居住环境的改善,同时利用贫困村的相关资源开发建设乡村旅游点发展乡村旅游,吸纳贫困村民参与旅游就业,保障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例如沂南县竹泉村等。

3.3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推进

3.3.1 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首先,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创新旅游产品,注重旅游者各项旅游体验。在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方面给予全新的冲击,增加旅游者的愉悦度。例如打造乡村大地艺术景观、稻草人景观、乡村果蔬资源景观,注重乡村建筑的土味与新味创新结合,提升村落颜值。

其次,拓宽乡村旅游业态,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要从旅游传统6要素升级为6+N的立体化业态体系,形成乡村旅游+养生、乡村旅游+健身等多种业态类型,完善乡村旅游产业要素的建设,加速创新农旅+X产业融合,构建多维业态引导下的乡村产业化发展支撑。

总之,乡村旅游突破传统农家乐,逐步向休闲、观光、度假复合型转变;随着个性休闲时代来临,乡村旅游线路逐步走向精致化、创意化发展阶段。多维度创新提升和优化乡村旅游业态,促使乡村旅游从旅游产品向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升级,让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得到拓展和延续。

3.3.2 关注扶贫政策,寻求帮扶项目

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陆续发布或联合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涵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以及农业PPP等诸多方面,为乡村扶贫旅游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关注扶贫政策,寻求帮扶项目也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一项重要策略。各地市乡村旅游点应该积极申报各级旅游扶贫村,争取各级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微经营性项目开发,争取市旅发委市财政给予补贴。

3.3.3 注重综合带动,扩展扶贫空间

农村地区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贫困群众可以在乡村旅游景点就业,开办农家乐,或者将自己的房屋土地入股乡村旅游开发公司获取分红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与此同时,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利用 “乡村旅游+”,拓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空间。例如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商品的销售和特色品牌的打造,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发挥旅游商品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

3.3.4 打造脱贫标杆,注重脱贫引导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并不一定得到困难群众的认可,很多人持观望的态度,认为参与乡村旅游不一定能脱贫致富,如果经营不好会让家庭的经济情况更差。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还要打造旅游脱贫标杆,通过脱贫标杆的引导示范作用,使更多的贫困户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3.4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措施保障

3.4.1 组建旅游扶贫部门,完善扶贫管理体系

应该组建各个层面的乡村旅游扶贫领导小组,由旅游部门、扶贫办、国土资源部门、农委、交通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共同负责和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共同协调解决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遇到的涉及政策性、全局性的问题。

同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明显成效的取得还要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以及一套完整的扶贫管理体系,包括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系统,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化管理和扶贫资金使用到位。

3.4.2 配套旅游扶贫资金,加大金融资金帮扶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于有意向参与乡村旅游的贫困户而言启动资金是其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一方面应通过政府的财政资金向乡村旅游点配套相应的旅游扶贫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作用,以推出面向农户的“富民农户贷”等多种方式,为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3.4.3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乡村旅游环境

首先应该与交通部门协调,做好乡村旅游点和交通主干道的无缝连接,打通乡村旅游点断头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次,重点做好“改厨改厕”工作。目前山东各地市投入大量资金做好这些工作。但是有些地方乡村旅游点的厨房和厕所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观和提升。再次,健全乡村旅游咨询服务体系,配套旅游咨询中心。各乡村旅游点要善于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加强宣传营销,开通免费的wifi服务,能够提供移动支付,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讲解服务。建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旅游扶贫村倾斜,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3.4.4 加大培训帮扶力度,注重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定数量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组织技能突出、管理经营丰富的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提升乡村旅游贫困户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次,积极组织旅游扶贫村的乡村旅游带头人外出参加培训。第三,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协会、旅游企业、旅游院校的行业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旅游研究能力,帮助乡村旅游贫困户进行乡村旅游经营工作,促进乡村旅游贫困户脱贫致富。

3.5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包括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识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选择、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措施保障等几个方面,笔者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模型,具体如下图2:

图2 山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

4.典型案例——临沂市农村社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4.1 基本概况

临沂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的作用,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扶贫效果非常明显,扶持贫困人口930户、2000人,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18万人。旅游扶贫村的贫困群众通过直接或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贫困农户的产出方式,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也极大的开阔了农户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4.2 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分析

4.2.1 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识别

临沂市高度重视旅游精准扶贫人群识别工作,筛选了一批资源条件较好,发展旅游产业意愿强烈的村,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例如临沂市费县按照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开展旅游扶贫摸底调查工作,摸清贫困村发展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全县57个贫困村中,26个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12个村具备乡村旅游发展价值,适宜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脱贫。其中4个村是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个村为省级重点旅游扶贫村,6个村为市级旅游扶贫村。以上扶贫村是费县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主要地区。

4.2.2 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选择

临沂市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旅游景区带动模式。例如山东省沂南县贫困村常山庄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建造改善了基础设施,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村里很多人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就近就业,从事群众演员、剧组用工、景区建设等工作,同时红色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宾馆饭店、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销售等产业,解决了1000多名妇女、老人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增加一万余元。

(2)与外来公司共享共建模式。例如中国传统村落李家石屋村的乡村旅游是由蒙山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李家石屋村进行的合作开发。蒙山人家公司根据规划对古村落进行了有序开发,同时完善了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统一营销李家石屋村,形成了特色品牌。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公司留存10%的股权给村里的合作社,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定期分红,同时公司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3)整体搬迁模式。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以前是一个不足500口人的小山村,贫穷、偏僻、落后。为了开发竹泉村乡村旅游,沂南县将竹泉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安置新村按照高标准规划设计,道路、路灯、水冲厕所、沼气等基础设施完备,极大地改善了竹泉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开发建设的竹泉村旅游景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吸引了很多旅游者的关注,经济效益非常明显。竹泉村贫困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包括开办农家乐、参与景区管理服务、在商业街出售旅游商品等方式。

(4)创客创业驱动模式。沂南县岸堤镇朱家林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也是贫困村,在乡村旅游创客宋娜的带领之下成立了朱家林生态艺术社区的建设。艺术社区的建设极大地拓宽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的增收渠道,有的村民租赁闲置房屋,有的开办农家乐,同时还能从村里成立的旅游公司获取分红,村集体收入也为老年人、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员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4.2.3 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举措

(1)创新乡村旅游,打造多元业态。例如蒙山旅游区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顺应市场需求打造多元化旅游新业态。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打造满足了旅游者农业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养生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也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业态,创新旅游产业扶贫经营模式。

(2)关注扶贫政策,争取扶贫资金。临沂市关注旅游扶贫政策,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帮扶。以沂蒙风情旅游景区桃棵子村为例,2016-2017年争取省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0万元,全村百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项目年收入21万元,实现贫困人口每人增加623元。

(3)注重综合带动,增大扶贫效应。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局限于乡村旅游产业方面,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其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扶贫的成效。

例如旅游扶贫过程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例如莒南县大店镇在开发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时,重点对镇驻地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实行城镇建设、景观建设一体化发展,使大店镇宜居、宜业、又宜游,成为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极大的推动了大店镇新型城镇化建设。

(4)树立脱贫榜样,注重脱贫引导。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打造旅游脱贫标杆,通过脱贫标杆的引导示范作用,使更多的贫困户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例如临沂市位居大山深处的桃棵子村贫困户张在俊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开办农家乐,经济效益可观。在张在俊的带动和倡议下,桃棵子村参与旅游业开班农家乐的农户越来越多,而且还进行农家乐联合经营,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4.2.4 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保障措施

(1)坚持政府主导,拓宽工作渠道。为了更好的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临沂市成立了市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全市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强化责任到人,将某些区县、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挂钩。同时,加强协调配合,拓展工作渠道,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规划引领,落实扶贫方案。临沂市高度重视旅游规划工作,组织专家免费为贫困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并强化对旅游扶贫方案落实工作的监督,切实保障旅游扶贫工作有效开展。例如临沂市费县制定出台《费县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扶贫规划公益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旅游产品招商开发行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行动、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旅游扶贫人才培养等旅游扶贫“六大行动计划”。

(3)匹配扶贫资金,加大金融扶持。临沂市在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时,注重对扶贫资金的匹配。以蒙山旅游度假区为例,为了保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设置了旅游扶贫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旅游宣传促销补助等支出,推动蒙山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另外积极对接临商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及扶贫开发的信贷投入。

4.3 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估调研

为了更好的了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效应,笔者在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临沂市旅游扶贫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涉及的县市有费县、沂水、沂南、平邑、蒙阴、莒南、临沭等,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80份,其中有效问卷1970份。通过EXCEL和SPSS等对调研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得出以下调研结论:

4.3.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社会认知较明显

从图3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临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社会认知度还是较高的。15.2%的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以及乡村旅游帮扶的措施十分了解,44.6%的居民表示比较了解。当然还有37%的社区居民表示了解程度一般。但是总体来说,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感知和认知是比较高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临沂市政府在农村社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力度和社会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4.3.2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措施推进良好

正如上文所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措施有很多方面,课题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如图4显示,以上大部分措施社区居民认为推进情况较好,例如在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村里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开发实施方案,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以及培训的机会与内容方面认为比较好或者非常好。当然还有一部分工作需要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的建设、规划机构与村结对子方面。

图3 社区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措施的感知

4.3.3 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方式多样

对于贫困户来说参与乡村旅游的方式比较多样。从下图5可以看出有比较多的居民(37%)自己经营旅游商铺,包括经营农家乐。有32.6%的居民在其他村民的商铺里面打工。19.6%的居民在旅游公司打工。还有8.7%的居民入股并经营旅游公司。

4.3.4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明显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明显。图6是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前的社区家庭年人均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有较多的比例是28.3%的农户收入在3千元以下,在山东的贫困线以下。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社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种地、养殖等第一产业以及外出打工。

图4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前的收入

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后,村里居民的收入明显提升,家庭年人均3千元以下的比重降为0,扶贫效果非常明显。另外高收入的家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有的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

图5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后的收入情况

目前乡村旅游主要的产品形态有农家乐、精品采摘园、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民宿等形式。

以下是被调研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被调研对象男性占了55%,女性占了45%。有18.5%的被调研对象是小学学历,44.6%的被调研对象是初中学历,27.2%的被调研对象是高中学历,9.8%的被调研对象是大学以上学历。这些都基本符合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调研对象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5.结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目前存在的贫困问题是这个矛盾的典型体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山东农村社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包括精准扶贫人群识别、精准扶贫模式选择、精准扶贫策略推进和精准扶贫措施保障。临沂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明晰,成效明显,能给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贫困户精准旅游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旅游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