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Hcy及hs-CRP的影响

2018-10-1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达拉脑血管病脑组织

, ,,, ,, ,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因急性脑供血障碍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的脑部病变,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1]。该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在发病早期实施溶栓干预,以尽快改善或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流供应,从而减轻缺血脑组织损伤。该治疗方法对早期发病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临床上多数病人在最初就诊时已错过最佳的溶栓时机,此外,部分病人患有溶栓禁忌证[2]。因此,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局部脑组织缺血继发脑组织损伤过程中,炎性反应发挥重要作用,其会加重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损害[3]。在诸多炎性因子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病情的监控、疾病的诊治及预后中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Hcy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4]。血栓通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有一定的抗组织缺血作用,能从抑制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以及调节一氧化氮合成等方面干预局部脑组织缺血以及血栓的形成[5-6]。依达拉奉在抑制急性期梗死组织周围脑血流量减少的同时能清除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炎性因子和过氧化物,从而减轻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促进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恢复[7-8]。已有研究表明,单独运用依达拉奉或血栓通均能有效降低血清Hcy和hs-CRP水平[9-10]。本研究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Hcy及hs-CR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9月—2015 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132例,男79例,女53例;年龄39岁~82岁(53.9岁±4.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依达拉奉治疗组(B组)、血栓通治疗组(C组)及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组(D组),每组33例。A组脱落3例;B组和C组均脱落2例;D组脱落1例,具体脱落原因不详。4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A组 予以常规治疗,即包括甘露醇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61)脱水、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变化。

1.2.2 B组 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治疗,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为14 d。

1.2.3 C组 在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冻干粉(哈尔滨圣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3020284)0.5 g,加入0.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 次,疗程为14 d。

1.2.4 D组 在C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行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为14 d。

1.3 观察指标 所有病人治疗前(发病24 h以内)、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加入密闭试管中,3 000 r/min分离血清,4 ℃保存,适时测定Hcy及hs-CRP。Hcy及hs-CRP ELISA试剂盒均购自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1]、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12]及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13]评价,比较4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临床总疗效评定标准评分[14],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0%以上;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89%;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18%以下;恶化:评分增加18%以上。

2 结 果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 D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4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各组Hcy及hs-CRP水平比较 与发病24 h比较,4组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Hcy、hs-CRP水平均一定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Hcy及hs-CRP水平下降程度较A组、B组及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各组Hcy及hs-CRP水平比较(±s)

(续表3)

2.3 各组治疗前后NIHSS、ADL 及MAS 评分比较 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DL及MAS 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D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C组(P<0.05),ADL及MAS 评分高于A组、B组、C组(P<0.05)。详见表4。

表4 各组治疗前后NIHSS、ADL 及MAS 评分比较(±s) 分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急性期缺血半暗带细胞虽能维持完整自身形态,但由于缺血缺氧而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进而发生炎症反应,释放炎性因子、自由基等,加剧局部脑组织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神经组织损伤[15]。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是抗凝、溶栓以及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并提高后期治愈水平[16],但该治疗方案更多的局限于发病早期的应用,对于错过最佳的溶栓时机和患有溶栓禁忌证的病人效果不佳。因此,进一步对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局部脑组织缺血继发脑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炎性反应加以干预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C组(P<0.05),且B组和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D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C组(P<0.05),B组和C组NIHSS评分低于A组(P<0.05);各组病人治疗后ADL和MAS 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D组治疗后ADL和MAS 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C组(P<0.05),B组和C组ADL和MAS 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各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D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水平低于A组、B组、C组(P<0.05),B组和C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低于A组(P<0.05)。提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较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或单独使用血栓通均呈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更好地抑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炎症反应以及缓解和恢复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损伤。单独使用依达拉奉也呈现较好的疗效,可改善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降低血清Hcy和hs-CRP水平,这与林玉全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血栓通的单独应用同样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NIHSS评分以及降低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张勇等[10]和张荣等[17]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能够更显著抑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炎症反应,并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达拉脑血管病脑组织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