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2018-10-12,,,,
,, ,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动脉闭塞性疾病[1],隐匿起病,慢性进展,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之人口的老龄化[2],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明显增加,常表现为患肢的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死,甚至需要截肢,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既往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3],传统西医内科保守治疗往往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很快改善患肢的血液供应,但会发生术后再狭窄和远期通畅率难以根本解决,而对于目前创伤较小的介入治疗,又由于受到治疗费用、医疗条件限制,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调脂柔脉颗粒是我院脑病科杨志宏主任在长期从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研制的院内协定处方制剂,我科应用调脂柔脉颗粒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人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6.3岁±9.6岁;对照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8.2岁±8.3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老年人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2)诊断标准[4]:①有下肢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足部皮肤发绀、毛发少或足温低等肢体缺血临床症状;②查体可见股动脉杂音,足背动脉、腘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③辅助检查:静息踝-肱指数(ABI)≤0.90或趾臂指数(TBI)<0.60,或运动后ABI下降20%;下肢超声多普勒检查和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性表现。
1.3 排除标准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严重引起肢体坏疽不能行走者;治疗前2周内使用其他治疗动脉闭塞症的中药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抗炎等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给予相应处理;治疗组加服调脂柔脉颗粒(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生产,方药组成:天花粉、黄芪、葛根、制首乌、决明子、丹参、大黄、苍术、山楂、槐角),每次10 g,每日3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BI变化。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自觉下肢疼痛、发凉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皮肤颜色由青紫晦暗转为红润或正常,皮肤温度明显改善或正常;有效:自觉上述症状好转,皮肤颜色及皮肤温度有所改善;无效:自觉上述症状无改善,皮肤颜色及皮肤温度无变化[5]。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ABI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BI比较(±s)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上腹部不适,1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便秘;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上腹部不适,1例出现口干。
3 讨 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的一种临床表现[6],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具体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7],有人认为可能与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内膜下脂质沉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出现肢体的缺血表现,临床主要症状是行走时下肢疼痛,随后肢体剧烈疼痛,下肢的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发绀或苍白,下肢急性缺血,如果不能尽早进行治疗,则会导致下肢坏死或肢端溃疡,需要进行截肢,对于病人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且治疗风险大,甚至危及生命[8]。目前西医外科治疗主要包括手术、介入[9]、腔内超声溶栓治疗[10]等措施,非手术治疗主要有抗凝、溶栓、调脂、改善循环、降纤等方法。中西医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11]。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如果能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手术、介入等有创治疗,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但目前对于该种疾病西医治疗的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中医的“脱疽”和“脉痹”范畴,由于痰、湿、瘀、虚等多种因素所致。在《灵枢·痈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鬼遗》云:“敦疽,发两足指,五日不穴死,四日可刺,其色发黑痈者,不堪,未过节者,可治。足指生疔,重者溃而自脱,故曰脱疽。或曰:惟足大指患之为脱疽;其余足指患之,曰敦疽易治。惟脱疽难治”。有研究表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属中医血瘀证,认为本病是由于内外综合因素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血两虚、气血凝滞、瘀阻脉络、四肢失养而成[12-13]。我院脑病科主任杨志宏主任医师多年来从事动脉硬化的临床及其基础研究,根据临床经验自拟调脂柔脉方,并研制成调脂柔脉颗粒,主要由天花粉、黄芪、葛根、制首乌、决明子、丹参等组成。方中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黄芪补气固表,托疮生肌;葛根生津透疹,升阳止泻;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丹参养血活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补益气血、活血化瘀、降脂化浊之功效。研究发现,调脂柔脉颗粒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4]。
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展到溃疡甚至坏疽程度时,治愈率极低,所以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15]。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脂柔脉颗粒,可以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人疼痛、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而且能够提升病人ABI,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脂柔脉颗粒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黏度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