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阿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2018-10-12,
,
近年来,受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的影响,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不是两个单独的因素,而是相互影响,如高血脂病人往往伴发高血压,高血压的病人也常常存在脂质代谢紊乱[1],两者合并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往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发生与血小板活化水平、炎症反应状态有关,这些因素可引起血栓前状态或高凝状态,进一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血流变慢、血流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反复相互作用后形成恶性循环[2],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因此,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对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和炎症介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29岁~60岁(45.94岁±6.25岁);收缩压145 mmHg(1 mmHg=0.133 kPa)~175mmHg(158.35mmHg±5.78 mmHg);体重指数17 kg/m2~29 kg/m2(23.15 kg/m2±2.04 kg/m2)。对照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0岁~60岁(46.01岁±6.30岁);收缩压140 mmHg~175 mmHg(158.94 mmHg±5.80 mmHg);体重指数18 kg/m2~28 kg/m2(23.20 kg/m2±2.05 kg/m2)。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4]选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制定的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
1.2.2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5]选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的标准,即总胆固醇≥5.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三酰甘油≥1.70 mmol/L,出现一种及以上血脂成分异常即可诊断。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诊断标准;②无药物过敏史;③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④无意识障碍或精神疾患,可配合完成研究;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③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泌尿系统疾病;④近两周内服用过降血压或降血脂的药物;⑤拒绝加入本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 入组病人均予严格膳食,嘱合理运动。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如血压未达到正常水平,则将剂量调整为10 mg/d,继续服用3个月;辛伐他汀片20 mg,口服,睡前服,每晚1次,连续应用1个月后复查血脂水平,如未达到正常范围内则将剂量调整为每日4片,并服用至3个月。观察组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天1次,睡前服,监测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降压药氨氯地平片使用方法同对照组。
1.6 观察指标 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功能: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比较(±s) %
3 讨 论
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精神状态、膳食、内分泌等因素均有密切联系。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还与炎症反应有关。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6-7]。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改善心肌功能、降低钠排泄分数及钠敏感度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改善病人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体内血栓生成来提升抗炎因子水平[8-9]。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炎症介质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病人hsCRP、IL-6、TNF-α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缓解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作用,与以往研究相符[10],但产生上述结果的机制尚须进一步研究。hsCRP可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产生影响。TGF-α可由炎症反应产生,可诱导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IL-6,IL-6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促进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最终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引起高血压。TGF-α除了间接引起高血压外,还可直接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功能障碍,造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高。
在健康人群的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大多为静息状态,而当机体受到某种因素刺激时,大量的血小板被激活,使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高血压病人如合并高血脂,则可加重内皮结构的损伤程度,促使血小板黏附和激活,而CD62p和CD63可随着活化血小板脱颗粒而移位与血小板质膜结合,成为活化血小板的重要标记物,因此,本研究以CD62p和CD63为观察血小板活化的指标。经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降低,提示阿托伐他汀钙可较好的改善血小板活化状态,从而验证了阿托伐他汀钙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阿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对防治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