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2018-10-11李秀梅
摘 要:高中生正處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以及从幼稚到成熟稳定的过渡期,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较大,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的概率也相应增加。在实际生活以及学习中,高中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挫折,如果他们不能够正确地处理挫折,调整好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培养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旋律,确保高中生成长与成才。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抗挫折能力
作者简介:李秀梅,山东省临沂外国语学校教师。(山东 临沂 276023)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8-0080-02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完善学生心理素质来说有着重要意义。高中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问题和挫折,如果他们不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学校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生德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日常教育的重点,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塑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将抗挫折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完善教育指导措施,帮助高中生塑造积极心态,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提供挫折体验机会
就当前高中生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而言,他们学习和生活在幸福安定的学校、家庭中,很少会遭受挫折,也因此导致他们抗挫折能力普遍较低。如果缺乏抗挫折能力,他们在长大成人后很容易因为无法适应多变的社会以及激烈的竞争而备受打击;如果家长总是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环境,那他们也无法掌握如何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为了提高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家长要为他们提供体验挫折的机会,让他们在挫折中独立成长,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1. 让学生体验劳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与收获,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2. 让学生受到批评。如果学生做错了,教师需要给予客观的批评和教导,并运用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经受风雨,在挫折中收获成长。
3. 让学生经受失败考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拥有失败的经历能够让学生了解胜败乃人生常事,让学生正视失败与挫折。教师在学习、活动、游戏等环节,应适当让学生体验失败的滋味,让他们通过不懈努力从失败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二、结合学科教育内容,规范推进心理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逐步提升,在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抗挫折能力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高度重视,而且应在学校课程安排中进行直观体现。当前高中已经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抗挫折能力。为了保证学科教育的效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动力,教师需要恰当地选用学科教育指导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让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拥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根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沟通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举例法、故事法等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消化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独自锻炼的机会,组织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不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三、增强人际关系教育,指导学生客观自评
当前,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遇到较大的挫折,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理解他人的意识与能力。高中生往往无法正确地处理自己与父母、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在人际交往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导,这让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很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导致人际关系失败,进而经历人际交往的挫折。为了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让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师需要认真分析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以此为依据完善人际关系教育,帮助他们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也让他们减少人际交往挫折,并在交往中收获更多抗挫折的经验。高中生是充满梦想的,他们对自己也有着较高的期望,但是对个人能力水平的认知往往不够客观,于是出现求胜心切却饱受挫折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选用个别指导的方式,教导他们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在做事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抵抗挫折的准备。
四、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的动力
抗挫折能力是每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心理素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而抗挫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不断磨炼获得的。要想让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正视挫折,让他们意识到挫折的双重属性,为他们的抗挫折提供更大的动力。
1. 挫折具有客观性以及正常性。挫折是客观存在,而且在所难免的。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与挫折,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在遭遇挫折时勇敢面对,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只有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客观性与正常性,才能够在心理方面深化对挫折的认知,才会增强克服挫折的勇气。
2. 挫折具有双重性。挫折除了会给人带来消极影响之外,还有积极的一面。学生在体验挫折中能够受到良好的磨炼和教育,能够让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从而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实现梦想。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指导中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能够被战胜的,在战胜挫折的道路上必须做到厚积薄发和扬长避短,巧妙化解挫折,才能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
五、教给学生解压方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高中生承担着沉重的学业负担以及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舒解,在遭遇挫折时很容易被打击,从而一蹶不振。由此可见,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解压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解压方法与技巧,才能够在与他人交往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乐观积极面对挫折。
1. 倾诉解压法。倾诉解压法是指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来缓解压力,寻求他人的帮助与支持,进而克服困难和抵御挫折。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和挫折后可以与教师、同学、家长等谈心,获得他人的心理援助支持。
2. 自我调节法。自我调节法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解压方法,可以通过听歌、适当休息、运动等放松自己来进行自我情绪和心理的调控,保证自己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状态,这样才能够在抵抗挫折中获得成功。
3. 用自信与期望战胜挫折。在学生遭遇挫折之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开导,让他们尽可能地减少对暂时得失的考虑,而是要畅想和期待自己的未来,从而让学生振作起来,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用强大的自信直面未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勇敢战胜挫折。
挫折是高中生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只有学会抵抗挫折,并从挫折中总结人生经验,才能在挫折中成长,有效提高抗挫折能力。教师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抗挫折教育,改革教育指导方法,让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小涵.刍议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7,(25):179-180.
[2] 张海宝,朱晓芸,魏红斌.教育资源整合下普通高中学生心理状况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220-221.
责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