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10-10徐亮
摘 要: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基础的汉语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情感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徐亮,石家庄笔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1-0097-02
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在知识认知和理解方面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而小学教育阶段又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最好时期,在这一阶段中贯穿和融合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情感、思想及品德等各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科教学来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小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学习挫败后的厌倦情绪或者和同学、老师相处不够融洽时的无助感,而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足够的心理抵御能力。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针对一些浅层的情感进行的,例如,取得成功时的高兴和愉悦,遇到挫折时的生气、厌烦、失望、焦虑或者愤怒等正常情感。小学生由于思想情感都不够成熟,因此,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应对能力,以帮助其改善情绪,处理各种情感困扰。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在7~12岁之间,这个阶段是一个人各方面知识都初步形成的阶段,是生理和心理也逐步成熟的阶段。科学数据显示,年级越小的学生处理情感困扰的能力就越低,而且情感的表现也越明显。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高兴时会哈哈大笑,而郁闷时就会号啕大哭,他们的情感表现十分直接。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的情感体验会越来越复杂,例如,失败时表现出的郁闷和生气,考试前的紧张不安及考试后的焦虑、担心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学习的内容来进行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处理情感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也是一个教育再创造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情感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这样才能在学生出现不同情绪时进行有效的化解和排除。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情感教育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师生平等原则。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多去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②情感教育的互相启发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感情的抒发和高涨的热情去感动学生,激发他们的语文情操,培养他们的语文修养,同时也要从学生的反应中去理解他们的情绪,促使他们互相启发和改进;③体验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氛围和环境,让大家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是一个人的启蒙阶段,是塑造人格、树立目标的重要时段,是一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施行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小学是人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在该时期,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智不成熟,很难辨别一件事的正确与否,并且该阶段形成的人格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教师引导来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在该阶段施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并找到正确的人生取向。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施行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语言、情感以及行为举止。此外,学生对事情的判断力不足,不能够对一件事的正确或者错误进行准确分辨,因此,在该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有效穿插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良性沟通,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是广大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要使情感教育得以有效进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关爱学生,以人为本。任何教育都是对人的教育,因此,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爱的教育理念,其本质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去关爱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爱,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小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对教师的关爱十分敏感,而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关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师要以温和、耐心的教学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热爱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并且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体现出来。同时,教师也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学校,愛上学习。
2. 民主的情感教育。教师和学生要实现人格上的平等,首先,要系统传授学生相关知识,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其次,要宽容学生的错误,为他们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但同时,教师也要以高尚的师德和正直的品质征服学生,而不是一味压制和打压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境界。教师要尊重和欣赏学生,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并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准确、客观地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的欲望,才能培养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的自信。教师的这些行为修养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比课堂上填鸭式的知识和思想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3. 情境交融式教学,增强感情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天真、好动的天性,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对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往往会脱口而出,不懂得如何去掩饰自己。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就可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个天性,仔细观察他们的情感变化,捕捉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受学生的心理活动,体会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创建一些有利于正确引导他们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情感交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发散自己的思维。
4. 在优美的朗读声中进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咬文嚼字,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简单理解,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于文字的排列和组合,在于对情感的发散和表达。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增加一些朗读环节,让学生亲自去体会每一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和抒发的情感,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其情感的升华。例如,在一些散文和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多让学生进行朗读,让他们深入到作者的思维中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在读者的意境中体会汉语之美。
5. 融合现代科技,进行情感的培养和激发。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技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喜欢去探索新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视频和图片,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以更加兴奋的状态主动去学习,并且更加轻松地学习。例如,在进行现代记叙文《趵突泉》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泉城济南”的照片,让大家根据图片来认知不同的泉,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
6. 在沟通交流中进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两个人之间互相了解的最重要方式就是交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融洽地和学生交流谈心。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他们对于万事万物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内心很细腻,情感丰富,喜欢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然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对于外界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一旦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他们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变得不再喜欢与人交流。所以,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他们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沟通交流是建立良好情感的桥梁,教师要学会和学生交流,感受他们内心的变化,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引,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而且是小学阶段重要课程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在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教师应将情感教育放在首位。教师对学生中肯、客观、积极的评价是情感教育的催化剂,也是潜移默化地教学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情绪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最好的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法宝,是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人生方向的重要方式,也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关键的教育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咏梅,刘军,廖云儿.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2).
[2] 梁静.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探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9).
[3] 陈天元.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5,(10).
[4] 张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9).
责任编辑 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