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2018-10-10何灵芝
摘 要:英语是小学、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就目前英语的学习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虽然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当要求向国外友人介绍我国的文化时,他们便显得惊慌失措,无从下手。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作以下分析,并提出自身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母语文化;失语分析
作者简介:何灵芝,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湖南 长沙 410008)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1-0007-02
如今正处于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激烈的碰撞。英语已经成了我们的必学课程,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接触到了这门课程。我们常常认为在学习一种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它的文化背景以及它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是不断地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可在如今的教学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把我们的中国文化放置在一边,丝毫不加以理会,这是极其错误的学习方法。在当今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学生理应将两种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使用其他的语言来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状及主要原因
“失语症”是一种医学症状,主要指大脑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而导致人失去思想表达能力的一种现象。然而,这里所指的失语与这个有所不同。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会将我们的母语文化融入其中的现象。很多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只会进行一些生活上的交流,但只要谈到我们的母语文化时,他们总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或者表达的不清晰,只会进行简单的字面上的翻译,无法让其他的人体会其中真正的含义和韵味。例如,有人在翻译泰山雄伟壮观Mount tai is wo~这样的翻译简直令人啼笑皆非。曾经有一个学生用英文翻译毛泽东的作品《沁园春·雪》。虽然这个学生把所有的字都用英文翻译出来了,但是我们在看这个英文版的时候却丝毫都体会不到那种气势磅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情感,这是在英文翻译中国的古诗时,常常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其实,主要的问题在于翻译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单词。正如我们古代诗人写诗时,也常常要对一个字反复的推敲是一个道理。比如,我们的美女翻译家张璐就凭借自身扎实的英语将我们的中国诗歌翻译得近乎完美。例如,翻译屈原《离骚》中的诗句“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tha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我们的学生应该以此为榜样,努力学好英语。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高中时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历史课和语文课。就目前的教学环境下,高中时期仍旧属于应试教育,学习的目的已经偏离了预订的轨道,大部分学校都是以高考作为指标,它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学生在学习时,更多的是注重于自身口语的表达及答题的技巧上面,很少联系现实,将英语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学生本身就对我们有些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又怎么能准确地讲给其他的人呢!
其次,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导入其他国家的文化,而忽略了自身的文化。例如,在讲英语写作时,题目要求是描述一个传统节日。老师在讲这个的时候,引用的例子也大多是一些国外的节日,很少涉及我们中国的节日,最多也就是以春节作为例子。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这个问题,教育部也给予一定的重视。但是我们目前选用的教材依旧大多是以外来文化为主的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这其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许多高中教师仍旧没有改变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解决“母语文化失語”的对策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自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忽视。所以,我们可从几个方面来改善目前这种现状。
1. 全面落实新课程。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都重点强调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求我们学会用外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开展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教材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必须具有更加专业化、生活化的特点。因而在编写教材时,专家不应只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来编写,而是应该深入到教学一线,了解实际的教学情况,同一线的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改变以往的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应该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给我们的高中老师指明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 加强以母语文化为导向的各类英语考试建设。尽管改革英语应试教育在现在来说还是一个大难题,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有用母语文化来进行交际的意识,应该逐渐改革现在英语应试教育的状况。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测试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题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想更好的解决这种失语现象,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英语老师应该广泛阅读文化类的书籍,比如,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楚辞》等等。加深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中西文化意识。不能还停留在自己只是英语老师,只要学好英语,不用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思想上,这种思想会很大的局限自身的发展。
4. 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模块八重点介绍的是西方的文学、诗歌、短剧、艺术家和电影,各个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情开发不同层次的校本活动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更深层次地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另外,校本课程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讨论,比如,中国特色的动物龙、凤、熊猫,植物如兰花、菊花和梅花等,由此,通过这样课内课外结合去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交流活动。学习者应该对所要学习的语言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它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俗,了解这些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将自身的文化抛置在一边。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无论缺少对哪一方文化的了解,都将会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树立平等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
总之,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仅要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引入,还应注重自身文化的输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语言真正的作用,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它们发扬光大,永久传承。
参考文献:
[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 周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思考[J].教育科学版,2011,(6).
[3] 李楠,王守宏.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极其对策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11).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