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市建在哪儿”教学实录

2018-10-10张齐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4期

◇张齐华

一 提出问题,激活思维

师:今天,我们讨论一个和超市有关的问题。观察黑板,(如图1)你看到了什么?

图1

生:有一条线段,左边写着小区A,右边写着小区B。

师:没错,这是小区 A,那是小区 B,中间是一条长6千米的路,我用6分米长的线段来表示,你们也可以在草稿本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来表示。(生画)已知这条路上暂时没有超市,方圆几十里内也没有超市。如果你是一家连锁超市的老板,准备在这条路上新建一家超市,你会建在哪儿?先独立思考,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想法。意见一致后,在你们的示意图上标出超市的位置,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完成超市的选址)

师:不少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规划。带着你们的想法,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明理由。

生:我们觉得建在中间比较合适。这样,超市离小区A是3千米,离小区B也是3千米,对两个小区都公平。

生:我们反对!这种方法看起来公平,但没有考虑两个小区的人数问题。我们先来假定,小区A和小区B都有100人,我把超市建在这条路的中间(如图2),这样的确比较公平。但是,如果小区A的人数比小区B多,我会把超市建在离小区A近一点的地方,这样小区A就会有很多人到超市来买东西。如果小区B的人数多于小区A,同理,超市会建在离小区 B近一点的地方。(师板书:人数)

图2

生:我觉得超市建在哪儿,除了和小区的人数有关,还和人群的购物需求有关。虽然小区A的人多,并不代表购物的人多。我们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解,分别观察两个小区的购物人数,然后决定建在哪边。(师板书:需求)

生:我觉得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因为方圆几十里内没有超市,无论建在哪里,小区A和小区B的人都会选择到这个超市购物,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生:我反对!现在网络发达,可以通过购物网站来网购。所以,小区的居民还是有别的选择的。

师:那你的意思是——

生:我觉得超市的位置还是需要考虑的,虽然有网购,但我们还是需要开一些实体店。有些日常用品,网购太麻烦,如果小区附近就有一家超市,大家还是愿意到超市去买的。再说,万一家里有老人,不会网购,开一家超市,对他们也是很方便的。(师板书:网购)

生:我想进一步补充!如果小区A的人数多于小区B的人数,但一个是100人,另一个是99人,这样,建在离小区A近一点的地方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人数不同时,我们还得看看,人数究竟相差多少,有没有倍数关系,我们再来作决定。

师:看来,光有数据还不够,我们还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师板书:分析)

生:老师,这条6千米长的路,路况一样吗?

师:嗯,这个我还真没有考虑过。你为什么关心这个?

生:比如说小区A那边是山路,崎岖不平,泥泞不堪,而小区B那儿路很好走,那么,我会考虑把超市建在离A稍近一点的地方。不然,小区A那儿的人有可能就不会来超市购物,而大量选择网购了。

师:看来,路况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师板书:路况)

生:我觉得,我们不能只考虑人数,还要考虑到他们的贫富差距!比如,小区 A有 100人,小区B有50人。小区A的100人经济条件差一些,不舍得购物;小区B的50人比较富裕,比较喜欢购物,那么,超市就应该靠近小区 B。(师板书:购买力)

生: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小区B的人富裕一点,他们会选择网购,不会到超市购买。这样我把超市建在离小区A近一点的地方,购买的人数才会多。

生:其实不管是富豪还是穷人,我们只要关注他们的购买规律。先建在中间,花两个月的时间,观察他们的购买量和购买次数,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小区哪边购买得多,需求量大,超市就往哪边靠近。

师:厉害!先不忙下结论,找中点先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然后再根据数据做出进一步的决策。(师板书:数据分析与决策)

二 盘点思维,回顾梳理

师:没想到,一个原本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两个小区之间建一家超市,随着我们讨论的不断深入,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我们发现,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

师:回顾一下刚才的讨论,你觉得建一家超市,我们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生:我觉得首先是人数,然后是真正喜欢购买的人数,还有购买力,还有网购,等等。

师:不过,刚才的对话,更多只代表了个别同学的观点。老师已经把他们观点中的核心词板书在黑板上。接下来,请大家四人一小组,围绕黑板上的这些关键词,完整回顾并梳理一下我们班同学围绕“超市建在哪儿”这一问题所展开的思考。重点思考两个问题:这些关键词,你们都能理解吗?还有别的问题吗?

(学生组内回顾与梳理,反馈略)

师:回顾刚才的精彩对话,让我想到了一个网络用语:细思恐极。简单说,就是有些问题,你刚开始没觉得什么,可一旦开始细细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问题变得越来越“恐怖”。就像我们刚刚讨论的问题,一开始很多小组都觉得超市建在中点处比较合适。然而,随着我们探讨的不断深入,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叫“细思恐极”。接下来,让我们再梳理一下刚才的探讨过程。这边有一个词,叫什么?(教师手指黑板上的“如果”)

生:如果。

师:没错。如果,给出的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接下来,我们能不能回到具体的数据,借助数据,给出更深入的判断和分析呢?比如,你觉得两个小区的人数可能会是多少,这样,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决策?

生:我们可以假设,小区A有100人,小区B有50人。

师:如果是这样,你打算把超市建在哪儿?每一小组,在你们的作业单上,给出自己的方案和思考。

(学生组内交流,完成作品,随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打算把超市直接建在小区A这里。如果建在其他位置上,小区A和小区B的人都要走一段路。

师:你是个果断型的老板!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们觉得要把超市建在三等分点上。因为目前 A、B两小区的人数比是 2∶1,那么路程比就应该反过来是1∶2,所以应该建在靠近小区A这边。(如图3)

图3

生:我反对。如果建在三等分点上,两个小区的人都需要走一段路,他们也许都不会来买了,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

生:那我们计算一下他们购物要走的路程。如果把超市建在三等分点上,那么两边的人要走的路程是 100×2+50×4=400;如果建在小区 A处,路程就是 50×6=300。(对照答案思索片刻)哦,可能是我想错了。(尴尬地回座位了)

师:哈哈,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位思路清晰,但在数据面前仓皇逃离的孩子。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思考一下。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站在路程的角度思考,更要看人数关系。小区 A有100人,你建在A处,小区B的人会觉得太远,不来购买。如果你建在靠近小区A的三等分点处,小区A会有很多人来购买。离小区B虽有一点距离,但毕竟也不算太远,所以也会有一小部分人来购买。所以,总人数应该会比较多。

师:看得出来,数据的介入,让大家的讨论从原来的凭感觉渐渐变得更理性、更清晰了。看来,数据是个好东西,它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并作出合理的决策。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刚才有同学提到网购的问题。受他的启发,我觉得我们还要分析一下,两个小区的人究竟有多少愿意来逛超市。打个比方,虽然这个小区有100人,比另一个小区多,但如果这个小区都是年轻人,平时不爱逛超市,而另一个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基本都喜欢逛超市。这样一来,光看100和50这两个数据是不够的。

师:那还需要关注什么数据?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吗?

生:我觉得还要关注“愿意来超市购物的人数”。打个比方吧,小区A有100人,但真正爱逛超市的只有20人;小区B有50人,但爱逛超市的有30人。那么,如果是我,我就会把超市往小区B那儿靠近一些,因为小区B愿意来超市消费的人更多。

生:我能算出精确的位置。20和 30,相当于2∶3, 那么, 路程倒过来正好是 3∶2,6000÷5×3=3600(米),6000÷5×2=2400(米)。

师:你已经把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进行了灵活运用,厉害!不过,人数比和路程比,是否正好可以反过来,其中的道理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后面有机会,我们可以再深入探讨。但有一点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了,也就是数据的变化,会带来什么?

生:会带来超市位置的变化。

师:想象一下,如果小区B喜欢到超市购物的人数不是30人,而是40人,或者就是50人,你又会把超市建在哪儿呢?大概摆出超市的位置就行。(学生把超市的位置进行微调)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喜欢逛超市的人数在变,超市的位置也在变。

生:不对,是两个小区(喜欢逛超市的)人数的比在变,超市的位置也在变。

生:我觉得,(喜欢逛超市的)人数的比,会影响超市的位置。

生:我觉得,数据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师:说得真好!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从最初关注俩小区的居住人数,到后来关注两个小区实际喜欢到超市购物的人数,随着数据的变化,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决策也发生了变化。事实上,昨天晚上,我的确去两个小区作了调查,也的确得到了两组数据:小区A老年人居多,共有2018人,实际喜欢到超市购物的大约1000人;小区B年轻人居多,共有3985人,实际喜欢到超市购物的大约500人。观察、分析这两组数据,你能给出自己的决策吗?

(学生交流略)

师:顺着这一思路,大胆地想一想,你觉得,还会不会有更重要的数据或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呢?

(学生组内交流后)

生:我觉得喜欢到超市购物的人数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得看消费的金额。就拿张老师调查的数据来说,小区A虽然喜欢到超市购物的人比较多,但老年人,平时也就逛逛超市,不太爱买东西的(笑)。就算买,也就买个一二十块钱。可是,小区B喜欢到超市购物的人是有点少,但因为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要么不买,就像我妈,一买,就会买好几大包。所以,我觉得,我们还得了解两个小区到超市购物的人均消费情况,然后再作决定。(掌声)

师: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说话吗?

生:比如,小区A喜欢逛超市的人数大约1000人,假设他们的人均消费是20元;小区B喜欢逛超市的人数大约500人,但我们可以假设他们的人均消费是200元。简单计算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小区A的消费总量大约是2万元,而小区B的消费总量大约是10万元。这样一来,小区A逛超市的人虽然多,但我仍然会把超市建在离小区B近一点的地方,因为那儿的消费能力更大。

生:消费费用比是1∶5,那么距离比就可以是5∶1。这样,我会把超市建在距离小区 B1千米的地方。

生:我还有补充。人均消费有时也不能最终影响我们的决策!我觉得还要考虑一下这些人去超市的频率。

师:能解释一下频率是什么意思吗?

生:比如说,小区 A的老年人,虽然购买力有点小,但他们平均每天去逛三四次,我外公就是这样的(笑)。小区 B的年轻人,购买力是很大,可是,万一他们一个月才来一次呢?所以,我觉得消费的频率也要重点考虑一下!(掌声)

生:我觉得,这样讨论下去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超市估计永远建不起来!

生:我觉得可以。我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张老师,你能借我个小板车吗?

师:你想干吗?

生:我要用这辆小板车建一座模拟的流动超市!(笑,掌声)我会在这座流动超市上,摆好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然后,我会把这座超市先放在小区A一个星期,看看它的营业额,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我把流动超市向小区B移动1千米,再经营一个星期,把它的营业额记录下来。就这样,我一个星期移动 1千米,等 7个星期下来,哪个地方的营业额最大,我就把超市建在哪儿!(掌声)

师:你真是脑洞大开呀,佩服!是的,理论的探讨有时毕竟是空洞的,用模拟的超市收集更有效的数据来帮助决策,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思路!

生:我还是觉得,应该把超市建在中点处。

师:探讨了这么多,为什么你又回到中点处了?

生:我觉得,刚才我们更关注的还是钱,还是我们的利益。但我觉得,超市应该是为人服务的,尤其要为老年人服务。所以,不管哪儿赚的钱多,哪儿赚的钱少,我还是决定把超市建在中点处,这样对谁都是公平的。

生:我也同意建中点处。我觉得人和人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利益而偏向有钱的人。设想一下,如果你老了,既没有钱,又走不动路,你希望超市建在哪儿呢?你肯定希望超市能够离你家更近一点。所以,将心比心,我觉得还是建中点处比较合适!(掌声)

三 引导反思,提炼升华

师:真好!当利益的讨论、数据的分析遇上人性这个永恒的话题时,我们似乎又有了一些更新的思考。感谢你们的分享!课上到现在,张老师想问大家,40分钟快过去了,超市建在哪儿,大家有结论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你觉得,今天这节课有价值吗?

生:有!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数据很重要。要想做出决策,有时候,我们需要不断收集新的数据,用数据来说话。

生:数据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们要善于寻找最有用的数据,帮助我们进行分析和决策。

生:考虑问题要全面,更要深入。

生:有时候,数据分析也会遇到麻烦。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

四 类比迁移,实践应用

师:超市建在哪儿的问题还没有最终解决,汽车修理厂的老板也有点心动了。你们猜,他想干什么?

生:他想在这条路上,建一家汽车修理厂。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条路上目前没有别的修理厂,而且方圆几十里内,也没有别的修理厂。

师:是啊,被你猜中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汽车修理厂的老板,你会选哪儿来建呢?

(学生组内交流,随后全班分享)

生:我觉得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两个小区各有多少人,人数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生:我觉得比人数更重要的是,两个小区各有多少会开车的人。哪个小区开车的人多,我就会把修理厂往哪儿靠拢。

生:我觉得我更关心的是两个小区各有多少辆汽车,汽车的数量才是关键的数据。

生:我还会了解这些汽车的使用频率。有些车一直停在那儿不开,是僵尸车,这样的车就算再多,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生:如果是我,我还会考虑汽车的品牌和价格。因为我们都知道,汽车越贵,修理费用就越高。

生:我还会具体了解一下每一辆车的车龄。车龄越长,修车的概率就越高。

生:如果是我,我还会考虑超市的位置。如果超市建在这里,我有可能会把洗车修理厂建在它边上。这样,有些人开车来买东西,顺便会把车子也保养或维修一下,一举两得。

……

师:感谢大家精彩的发言。真的让老师叹为观止!超市到底建在哪儿,修理厂又该建在哪儿,也许我们暂时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但有一样东西,张老师相信,它已深深植根在大家的头脑里,那就是,每一项看似简单的决策背后,都需要大量有效、精准数据的支持。愿数据成为你们今后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