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湖梦寻》的文本特点及价值
——以与《西湖游览志》的互文性关系为中心

2018-10-10屈水源

关键词:互文张岱互文性

屈水源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作为一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确立至今,它已然成为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使用的高频词汇。《西湖梦寻》作为游记散文的巨大价值已是学界共识,但是书中存在较多互文现象的问题却少有学者关注,鲜见有人从互文性角度讨论《西湖梦寻》的文本特点和价值。

一、互文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历程

1967年,法国《如是》杂志刊登了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的论文《词、对话和小说》,她在巴尔特的对话主义基础上首次提出互文性概念,并引起广泛讨论。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1]1。“文本”指的是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2]。简单地说,文本是具有完整且系统

含义的一个句子或者多个句子的组合,所以文本可以是句子、段落或篇章,张岱的《西湖梦寻》当然是一个文本。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尔特将文本分为“可读的”和“可写的”两类。 “可读的”文本指的是可以按照规则和模式进行有序阅读和解释的文本,是半封闭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写的”文本是表意的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开放性的,这样的文本使读者综合信息重新组合文本的意义“重写”新的文本,形成“互文本”。在巴尔特看来,这种在作者、“可写的”文本、读者、互文本之间的联系就是互文性[1]58-59。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一个互文本,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其他文本中。

自巴尔特和克里斯蒂娃之后,互文性被许多学者引入修辞、文学、翻译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英国理论家、语言学家费尔克拉夫独创性地将互文性分为两类:明示的互文性和建构的互文性。前者指文本中明显的指涉其他的文本,即其他文本明显地出现在正被分析的文本中,它们或是被明确地标示,或是通过文本的表层特征得以暗示,包括引用、模仿、用典。后者关注的是潜移默化式的“接受”,即文本以何种方式“接受”另一文本的信息,包括语域、体裁、风格、范式等[3]131。

二、引用、缩写扩写和并写

明示的互文性是指在已知文本中明显地存在其他文本的痕迹和叠影,这也是最常见的互文手段之一。《西湖梦寻》是一部介绍西湖风光地理的著作,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它共收入八十余篇文章,涉及西湖的人文、风俗、山水、建筑等方方面面。宋元以后,记载杭州西湖的著作不在少数,如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南宋周公谨的《武林旧事》、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元人蒋正子的《山房随笔》等,与《西湖梦寻》成书时间最为接近的还有明代田汝成所撰的《西湖游览志》及《西湖游览志余》。比较《西湖游览志》,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些明示的互文性的关联存在。在这些关联中有直接引用,也有简写、用典等情况,据笔者统计,共有三十二个篇目存在此类现象(见表1)。

根据互文性相关理论,《西湖梦寻》与《西湖游览志》明示的互文性关系可分为三类:

(一)引用

“引用”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从修辞学角度界定互文性概念最早开始于《诗学》杂志,从此开始,将互文性作为写作手法的论文增多,许多大学也将互文性作为写作手法来设置课程。法国文论家孔帕尼翁在他的第一部互文性专著《二手资料,引文的工作》中指出,引文是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是在全局观的指导下,将文本进行组合和转换的标志[3]130。孔帕尼翁与他的导师克里斯蒂娃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互文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本是静置的,文本的创作是动态的。同样,引文是名词也是动词,它不仅指的是某段被引用的文字,也指引文的过程即“引文工作”,这无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了作者的某些意图。以《西湖梦寻》中《净慈寺》篇与《西湖游览志》卷三南山胜迹“净慈禅寺”篇为例:

净慈禅寺,周显德元年钱王俶建,号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潜禅师居之。潜尝欲向王求金铸十八阿罗汉,未白也。王忽夜梦十八巨人随行。翌日,道潜以请,王异而许之,始作罗汉堂。宋建隆初,禅师延寿以佛祖大意,经纶正宗,撰《宗镜录》一百卷,遂作宗镜堂。熙宁中,郡守陈襄延僧宗本居之。岁旱,湖水尽涸。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鳗鱼游焉,因凿井,寺僧千余人饮之不渴,名曰圆照丼。南渡时,毁而复建,僧道容鸠工五岁始成。塑五百阿罗汉,以田字殿贮之[4]62。

净慈禅寺,周显德元年钱王俶建,号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潜禅师居之。潜尝欲从王求金铸十八阿罗汉,未白也。王忽夜梦十八巨人随行。翌日,道潜以请,王异而许之,始作罗汉堂。宋建隆初,禅师延寿,以佛祖大意,经纶正宗,撰《宗镜录》一百卷,遂作宗镜堂。太宗改赐寿宁院。熙宁中,郡守陈襄,延禅师宗本居之,属岁旱,湖水尽涸。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鳗鱼游焉,因凿为井,寺众千余,饮之不渴,名曰圆照井。南渡时毁而复兴,僧道容实鸠工焉,五岁始成。塑五百阿罗汉,以田字殿贮之[5]33。

在首段约两百余字的介绍中,《西湖梦寻》较之《西湖游览志》增改字数不过十余字。有将“从王求金”改成“向王求金”,将“延禅师宗本居之”改为“延僧宗本居之”等,或是删减宗镜堂“太宗改赐寿宁院”一节。但是张岱尽管提到“塑五百阿罗汉,以田字殿贮之”,但是后文没有如《西湖游览志》提到《涅槃经》中关于五百阿罗汉的记载,却继续记载净慈寺的发展和毁建过程。在《西湖梦寻》中这类引文不在少数,常增删改动若干字词或是语句,如在《六贤祠》中,张岱大幅引用《西湖游览志》中关于“四贤祠”的描写句段,旨在叙述“四贤”演变成“六贤”的过程。但是,张岱在引用时不是机械地借鉴。首先,张岱的增改都是经过考证的,一句“太宗改赐寿宁院”即说明张岱在引用时经过查证和思考,并非全盘抄引。其次,张岱在引用时思考了整体布局和行文需要,在用引文除考虑家国愁思的情绪表达,亦在谋篇布局上有所考量,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表1 《西湖梦寻》与《西湖游览志》明示的互文性关系

(二)缩写扩写

缩写与扩写是写作训练时的初步方法,是一切写作行为的雏形。缩写和扩写是一种将分离和片段进行整合的连续性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复写。孔帕尼翁认为,复写就是从初始材料到完成一篇完整的文本,将材料整理组织的过渡过程[6]24。《西湖梦寻》中多处将《西湖游览志》中的描写内容进行缩写和扩写,如《凤凰山》较《西湖游览志》卷七中描写的凤凰山而言,于建造发展过程上进行了简述概写,虽在基本事实和观点上别无二致,但张岱加入了部分景色描写。再则,《昭庆寺》较《西湖游览志》中关于昭庆律寺的描写而言,不仅在昭庆寺的发展历程上描写更为详尽,更加入了许多景色描写,读来更有韵味和美感。由此观之,张岱在创作时有一个基准线索,即不局限于单纯的介绍,而是加入景色描写及自身感受的抒发,这也是《西湖梦寻》与志书的区别所在。在此线索上,张岱进行缩写和扩写的行为主体性就更加清晰了。

(三)并写

从孔帕尼翁的引文理论看,并写的手法更像是拼贴。拼贴在绘画中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绘画手段的一种多视角的技术方法,类似于平面与立体的区别。在文学文本中,传统的叙述强调统一性,即形式、内容、情节的统一,这是一种平面的叙述方法,给读者呈现的是一种单调的视角和画面。拼贴则强调变化,这也是孔帕尼翁强调的“异质性”,即把不同的角度、题材、文体的素材并置在一起,给读者提供变化的立体的阅读感受。以《九溪十八涧》为例,张岱在描写时将《西湖游览志》中关于九溪和十八涧的描写综合并写到一篇散文中,《岳王坟》和《集庆寺》与之手法一致。而从结构和题材上观察,《西湖梦寻》本身即是一次大的并写和拼贴,它既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借鉴了志书的写作模式,如每篇必以其所写景点的发展历程开篇,这与《西湖游览志》的志书书写手法别无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中包含十二篇文章,其中有七篇在《西湖游览志》卷十和卷十一“北山胜迹”中找到相似篇目,且顺序一致无二。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认为,要想实现文本的互文性活动,他性的概念是决定性的[6]8。也就是说《西湖梦寻》的语言中承载着其他词、其他人的词。在巴赫金看来,这是生活和意识本身的活动。一言以蔽之,我们在别人的意识中紧紧追踪和摄取我们对生活的反映[6]8-9。

三、写作范式和体例的借鉴

文本之间建构的互文性主要体现在语域、体裁、风格、范式等方面,它关注的是一个文本以何种方式进入另一个文本。作家写作行为的背后常蕴含着其特殊的行为意义,建构的互文性往往在整体上给读者以熟悉之感。

作者萌生写作意图到写作行为的具体实施常经历较长时间的思考过程。明朝的灭亡,对张岱来说意味着国破家亡,他避居山中穷愁著书,陷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的窘况[7]199。张岱发现,清兵入关后的西湖残败破落,与他记忆中繁华热闹的西湖相去甚远。所以他说:“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4]7《西湖梦寻》中承载着张岱对家国的执拗与痴情,这种写作行为中包含着兴衰沧桑之感。这种表达范式我们并不陌生,北魏杨衒之也因感叹故都洛阳在浩劫之前城郊佛寺之盛而作《洛阳伽蓝记》,寄寓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

《西湖梦寻》在范式上并非首创,在体例上也多有借鉴。全书共有五卷,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和外景各一卷。加上西湖总记《明圣二湖》一则共计七十二则,涉及景物七十二个。每一则的文章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一般为景点的历史和景色的描写,附录一般是引用前人或者时人描写此景点的诗文,其中不少是张岱自己的作品。西湖自白居易和苏轼后,已成为游览胜地,记录杭州和西湖的书籍不在少数。描写西湖的作品虽多,但是鲜有志书,田汝成深憾于此,开始撰写《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明嘉靖本分为二十四卷,主要记录南山、北山、南山分脉城内、北山分脉城内的胜迹以及浙江胜迹。田汝成以清丽的文风将西湖的景点、掌故、人物等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搜集了不少诗文附录在文本之后。《西湖梦寻》显然借鉴了《西湖游览志》的这种体例。张岱还借鉴了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的体例,正如《四库全书总目》云:“其体例全仿《帝京景物略》。”[4]1《帝京景物略》分为八卷,主要描写明代都城北京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每一景点之后都附有与之相关的诗文作品。张岱在《琅嬛文集》第六卷《祭周戬伯文》中将刘侗称为自己的“山水知己”,从这个角度说,张岱对于《帝京景物略》的体例是欣赏的,也是有借鉴的[7]274。

四、从互文性关系看《西湖梦寻》的价值

互文性自确立起至今约五十年,这个术语的诞生使我们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引用、模仿等手法得到理论上的支持。每个文本都是文本与文本的交汇,而交汇处就是文本的价值所在。巴赫金首次在文学理论领域对此有过深度阐释:“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集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8]这种吸收和转化是建立在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之上的,正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创造了作品的独特价值。

(一)史料价值

不同于一般的游记类散文,《西湖梦寻》的重点并不在写景记游上。如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9]开篇即介绍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随即从不同角度进行写景抒情。袁宏道《虎丘记》,首段以“虎丘去城可七八里”交代游览的地点,重点篇幅写景抒情,在尾段“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10]交代游览的时间和人物。而张岱在写作《西湖梦寻》之时,常以“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智果寺,旧在孤山,钱武肃王建”“西泠桥,一名西陵,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的范式开篇,既不交代游览时间、人物,也不重于写景描物,而每篇先行介绍此景此点的发展和毁建过程。张岱在创作《西湖梦寻》时具有较强的历史观是确信无疑的。由上文可知,在有些篇目中,张岱的描写与作为志书的《西湖游览志》几乎分毫不差。张岱在写作时借鉴志书的写作模式和体例,在《西湖游览志》等书中找寻灵感无疑为《西湖梦寻》增加了散文美之余的史料价值。

(二)艺术价值

尽管在内容和写作模式上《西湖梦寻》有明显征引《西湖游览志》的互文痕迹,但是,这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一种创新。《西湖梦寻》作为游记类散文,其性质与《西湖游览志》和《帝京景物略》的性质不同,《西湖梦寻》表现了张岱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和随意性。除语言洗练,体例严谨等艺术特色之外,《西湖梦寻》在每篇后附有前人或者时人的诗文,其中除苏轼等大文豪的作品,还有不少声名未显的作家作品,也有张岱自己所作的诗文,除了这些诗文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之外,这种排写体例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题名“梦寻”二字即代表了张岱无需对西湖的描写做到面面详尽,只需要按照自己内心和回忆去描写,也正是这份自由和空间使得张岱创作的《西湖梦寻》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经典文本。

(三)文学价值

《西湖梦寻》作为张岱的忆旧之作,除了作品本身具有的文学价值外,此书为我们研究作为文学家的张岱也提供了依据。不仅可以考证其生平和个人经历,还可以从中考证张岱的家国情怀和精神世界。且从互文角度考察《西湖梦寻》还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张岱创造性的窗口。尽管《西湖梦寻》与《西湖游览志》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及征引现象,但是也存在否定的探索和追寻。如田汝成在关于西泠桥的描写之后附录了元代张舆的诗:“红藕花深逸兴饶,一双 避鸣桡。晓风凉入桃花扇,腊酒看分椰子瓢。狂客醉敧明月上,美人歌断绿云消。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5]20会张岱《西湖梦寻》成书,载:“西泠桥,一名西陵,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及见方子公诗有云:‘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4]14张岱在一首诗的出处细节上坚持己见,这不仅体现出张岱在征引资料时具备的不自觉的互文思想,也体现了他在创作时具有独立独创的思考,这也正是《西湖梦寻》引起无数情思的独特魅力所在。并且此诗的出处本身亦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互文张岱互文性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康儒博英译道教典籍《神仙传》的互文解读模式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