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2018-10-0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针灸功能评分

张 平

(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脑部血管突然性的崩裂或血管阻塞,使得血液无法正常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1]。患者在发生脑卒中时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对于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2]。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通常情况下以疾病预防为主,但对于在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来说,及时的针灸治疗是促进病情好转的关键[3]。因此,本文通过对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并对其中的50例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将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通过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2.5) 岁。试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1~76岁,平均(63.5±2.6)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以上2组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治标准》中关于脑卒中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了影像学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2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的情况,如舌运动困难、咀嚼异常等;均属于自愿参与的患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其器官恶性病变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入组进行治疗前已经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以及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排除不愿参与本次研究或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1)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必要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2)要鼓励患者尽可能地多进食食物,但在进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误吸情况的出现,否则会造成感染;(3)定期为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和家属提高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4)对于存在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止痛药。1.4.2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针灸方法:在金津穴、廉泉穴、玉液穴、双侧风池穴、百劳穴进行针刺,留针时长约20 min,每天针灸1次。

2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之后均给予吞咽训练:可以在患者的口腔中放入汤匙,指导患者进行舔勺、咀嚼等动作的训练,一方面锻炼口腔的灵活度,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患者的喉部肌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冰冻好的棉棒蘸水,刺激患者的舌根、咽后壁、软腭等部位,帮助患者进行吞咽训练,每次训练时长维持在10 min左右,每天进行3次。

1.5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正常,吞咽困难的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有明显的提升,吞咽困难的情况也有所好转;无效:以上情况均未达标。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 吞咽功能评分 生活治疗评分试验组 50 95.33±2.78 96.56± 1.62对照组 50 81.65±2.66 79.87±1.54 t值 25.1409 52.7995 P值 0.0000 0.0000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患者在逐年增多,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脑卒中的产生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患者已经成为了脑卒中发生的高危人群[4]。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之外,有效的中医针灸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提高生活质量[5]。因此,本研究主要采取了针灸的方法来开展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中医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气血失调、血行失畅、肝气郁滞等原因而引起的,所以在中医的治疗当中,要将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祛风利湿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向[6]。针灸是中医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属于“内病外治”的医术。主要是指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具有治疗范围广、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优势,通过在不同穴位行针,帮助患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7]。在金津穴和玉液穴进行针刺主要可以治疗口疮、舌强、舌肿等症;廉泉穴主要用于治疗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强、中风失语等症,具有通气血、疏经脉的功效,配合金津穴、玉液穴可以有效治疗治舌强不语、舌下肿痛、舌缓流涎、暴喑等症[8];风池穴又称热府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主要用于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症的治疗,在此处进行针灸可以起到壮阳益气、疏风散热的功效;百劳穴具有舒经活络、滋补肺阴的作用。在金津穴、廉泉穴、玉液穴、双侧风池穴、百劳穴进行联合行针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有效改善病情[9]。在针灸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康复训练,这样一来促进了呼吸道功能的恢复,及时清除了瘀积在患者呼吸道的异物,保持了正常的呼吸功能,改善了吞咽功能[10]。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得知,在脑卒中后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采取中医针灸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针灸功能评分
也谈诗的“功能”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