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作文的本源、骨肉与灵魂
——小学生“自能作文”的构想与实践

2018-10-09陈智文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门房导图小学生

◇陈智文

叶圣陶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谈何容易,老师必须找到“门道”。

拿学生作文来说,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摸清孩子的作文现状,才能对症下药。笔者对本校四年级426个学生的习作进行问卷调查后,概括出主要问题如下:

存在的问题 占比看不懂题目要写什么 9.5%不能很好地安排文章的写作顺序 45.2%不确定重点部分在哪里 62.5%不能做到具体生动 86.6%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心中的意思 58.3%其他 14.8%

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可梳理为如下几个方面:1.文章重点如何确定,如何将重点写具体生动;2.文章写作顺序;3.素材及词汇积累、运用;4.审题;5.其他。我们的研究主要抓住前三个方面寻找相应策略,力求先逐个击破,再相互融合,最后形成“自能作文”较为完整的体系。

一、追溯“本源”,解决素材、词汇积累及运用问题

阅读与生活,是作文的“本”与“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是一本书”,讲的都是阅读与阅历对作文的积极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共读。对于阅读来说,优秀的学生不需要太多指导,关键是如何带动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为此,学校为每个年级精心选择了8本共读书,学校图书馆备60本,同年级各班交叉借阅。书目的选择与配置解决后,我们重点考虑“怎么读”的问题。通过实践,我们归纳出共读书目阅读指导“3+X”模式。“3”即月初1节推荐课,月中1节交流课,月末1节测评课;“X”即各班根据学生实际,自主安排每天的阅读跟踪(低年级通过口头讲述告诉父母阅读内容和体会,中高年级按照主要内容、词句摘抄、读后感受三个板块完成一份读书笔记)。推荐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书目背景为主;交流课以解决阅读障碍,共享阅读收获,交流阅读经验,检验阅读进度为主;测评课以检验阅读效果为主,包括书面和口头测试,确保阅读落到实处。为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笔者编著了《寻找名家名作(中国篇)》《寻找名家名作 (外国篇)》,2016年1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我们相信,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语感,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在丰富学生体验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传递“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的理念,让家长带领孩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如洗衣服、做饭、扫地、买菜,既让学生产生了劳动热情,锻炼了劳动能力,同时又给作文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强健“骨肉”,解决写作顺序及将重点写具体生动的问题

文章内容要充实,好的框架和精彩的细节必不可少。

1.搭好文章“骨架”。

写作肯定要“意在笔先”,“打腹稿”和“列提纲”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对初学者而言,二者都有弊端。“打腹稿”往往很难进行较为繁杂的构思,容易遗忘;“列提纲”条目清楚,但对抽象思维要求很高,小学生不容易操作。

《学习的革命》中指出:“大脑是将信息存储在树状的树突上的,它以分类和关联存储信息。因而,你越能用大脑自身的记忆方法工作,你就会学得越容易、越迅速。”用树状结构和图像再辅以颜色、符号画脑图,是一种实用而简便的方法,叫“脑图法”。作文要做到言之有序,“脑图法”是不错的选择。这种“图像化”的操作能使复杂的构思过程简单化。如写一个人的导图方式(见图一、二)。又如“我和书的故事”,可以通过导图,引导孩子做到“一波三折”(见图三)。写景的作文,也可以有个导图(见图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以上是中年级学生的导图,到了高年级,还可以变成横条形式写在草稿纸上。如有个学生写一种动物:

又如有个学生写“生气的故事”:

2.写好作文“细节”。

“构思导图”解决的是作文的提纲问题,“细节导引”则能引导学生有话可说,解决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生动的问题。如写《我的学校》,可以现场到学校各个“景点”参观,顺序设定为:校门—操场—花圃—教室—办公室。然后记录下自己看到、听到以及想到的。

确立顺序不难,重要的是如何写好每个“景点”,不妨设置几个辅助问题。拿“大门”来说,可设置如下问题:校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多高、多宽?由几扇门组成?款式如何?校门口是否有校牌?校牌大概有多宽、多长?上面是用什么字体书写的校名呢?这些字大概有多大?学校是否有门房?门房有多大?窗户和门是什么样子的?当你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看守学校门房的师傅是谁?年纪有多大?是否可以采访一下这位师傅,询问一下门房的工作……有了这些问题辅助,“言之有物”自然不在话下。

不可否认,一系列的问题会让人产生“事无巨细”的感觉,但是,这对培养学生观察与细致描写的能力至关重要。作文刚入门的小学生,在“细节导引”的帮助下,能够较快提升“自主作文”的能力。

三、注入“灵魂”,让每一篇习作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真情是作文之魂。没有真情,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有个名叫郦思哲的一年级小朋友,写了一篇题为《妈妈回来了》的作文: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就是这样一篇百来字的短文,在五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为什么?真实的情感胜过一切花言巧语。

“小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有生命的。”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起特级教师黄国才的这句话,心中泛起万千波澜。

猜你喜欢

门房导图小学生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村媪
校长凭啥管门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馊饭
鸭蛋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