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篇大文章如何写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三

2018-10-09高尚全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现代化体系

|高尚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专门章节的形式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构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宏观战略态势到具体工作任务,都作了高屋建瓴的论述。在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8年1月末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又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如何写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也需要从理论认知和实践工作两个维度进行深入探析。

一、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逻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刻领会其内涵和逻辑,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何谓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现代化经济体系囊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上述各个体系和统摄协调的经济体制,切入角度不同,但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明确为什么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从理论层面来分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前面几个体系组合起来,就是要达成一个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是绿色生产率,实际就是要提高生产力。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则是生产关系的范畴,要让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就是国家的经济基础。我国要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没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夯实经济基础。

第三,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厘清内外逻辑关系。从全局视野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身就体现了十八大所确立的“五位一体”的内容。譬如,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毫无疑问关联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则是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则是生态文明的要求。可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的历次决策部署一脉相承,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落实过程中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因为过去的改革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单边突进,造成了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不均衡、生态环境被破坏等诸多问题。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可知,一体建设、一体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

二、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重点,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个方面作了全面说明。作为中央层面的报告,篇幅所限且提纲挈领,不能把每个方面都说得很细。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把握这些工作重点,就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各自的本职工作出发,深入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内容。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实体经济紧密相连。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实体制造业够大不够强,许多高精尖设备、产品仍依赖进口,低端产品产能则严重过剩;二是受体制机制制约,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到位,甚至反过来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并造成高杠杆、高负债的情况;三是互联网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实体经济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四是电信、物流、能源等上游成本高企,影响整个经济体的竞争力;五是劳动力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达不到产业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六是企业家精神总是受到非经济因素的负面影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导向的针对性方略。国际经验证明,如果供给侧实体经济质量很高,那么即便遭遇经济危机,整个经济社会都能够保持总体平稳,由其得益于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币币值仍能保持稳定,不会对汇率和必需品的进口产生大的冲击。

第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经济保持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经济发展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或是要素投入规模的加大,或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即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比已经严重下降,继续通过加大投入来保持经济增长已经不现实,同时资源环境也难以承载。但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我国仍然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创新来推动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九大报告对如何通过创新推动发展作了全面论述,对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每个个体而言,则要发扬“三创”精神。“三创”精神,就是“创业、创新、创品牌”。创业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创品牌是目标,创业、创新、创品牌可以改变企业,可以改变中国。搞好“三创”,关键是增强创新能力。“创业、创新、创品牌”虽然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行为,但是政府必须要为“创业、创新、创品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司法环境。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通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完成各项发展任务,解决好农村发展问题至关重要。我国13亿多人口有5亿多在农村,农村如果发展不起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很难实现。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弊端,即便改革的方向完全正确,也需要时间积累,更何况农村改革还需要不断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在于将针对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变革和对农村发展的扶持结合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尽可能高效地实现农村振兴。当前,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给农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解决了农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化时代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双向流动。互联网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科教文卫工作也带来了深远影响。这都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以新的角度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任务难度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二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任务,三是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扶持发展老少边穷地区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带动了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成效显著。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和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回旋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都是比较尊重市场规律,政府行为比较规范的地区。因此,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和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实际有类似之处,既需要“政府之手”有力地干预来打破“马太效应”,又要严格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这其中度的把握,对地区主要领导是个严峻考验。

第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法治。十九大报告在这一环节阐述了从产权制度到要素流动和市场准入再到宏观调控、预算制度、税收体系等诸多内容。其核心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大报告已经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建立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关键不在于政府部门如何自律追求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天然具有扩张的倾向,必须通过有效的司法介入,来放大市场主体的权利对权力进行有效制衡。只有权利得到有效保障,那么产权激励、要素自由流动、混合所有制、负面清单制度等才能够落到实处。

第六,推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环。我国改革的历程与对外开放的历程是同步的,改革和开放在多数情况下并称为改革开放。改革带来开放,开放又倒逼改革。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倒逼我国从制度上剔除计划管制因素的同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从一个经济较为落后封闭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化多边倡议的领导者,“一带一路”建设更是影响全球的政经态势。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要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必须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那些要从国外引进的高精尖技术姑且不谈,仅仅是农业领域,我国已经持续多年是大豆和稻米的第一进口国,农业上不可或缺的钾肥,在我国也是短缺资源,也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不对外开放,首先农业就不稳。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推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维系我国国际贸易优势的必由之路。在保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在这方面可以积极试点,大胆探索。

三、解放思想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

前文已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表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难度大,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啃硬骨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体社会成员均或多或少受益的增量改革进程已经基本结束,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要调整利益格局,扭转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协调、不合理、不公正,并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对公权力的约束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存量调整必然要触动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而有些既得利益群体往往又在改革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果单纯从物质层面推进,必然事倍功半,只有从思想转型方面首先突破,才能使改革获得更大的助力,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改革的攻坚阶段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达到改革的目标,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就必须切断既得利益链条,必须在思想上进一步解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当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要降低实体企业的成本,不降低集聚在产业链上游的交通、能源、电信等各项费用成本,实体企业生产制造、运营的成本就很难降低。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我国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两倍,电力能源成本是美国的两倍。如果我们的思想被既得利益和保守的思想所绑架,在国企改革上因循守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势必遥遥无期。再来看创新型国家构建方面,同理,如果思想不解放,或者以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为导向,对课题研究的经费使用、对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加以条条框框的限制,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最后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例,不打破思想禁锢,在缺乏基础税收制度支撑的情况下,仅仅以行政手段一刀切限制工商资本下乡,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也是事倍功半的。

思想解放的关键作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是产权制度。如何对待非公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与生俱来的问题。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就是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过程。思想不解放,就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处处疑虑、处处设卡、处处打压,行政垄断大行其道,其结果是企业家信心不足,最后导致资本转移、人才流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实现,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也难以建立。

思想解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如此明显,但思想解放仍任重道远。这是因为,思想解放不仅仅是经济管理上一定程度的放松和放权,而是要制度体系朝向限公权、增民权的方向演进,只有朝向这个方向,市场主体才能够通过司法体系去挑战不合理和过度的行政干预,微观主体才会有活力,宏观调控才会有度。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引,在市场、法治等诸多方面真正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方略,才能够写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现代化体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