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民办高职院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途径研究

2018-10-08史耀雄吴海军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系部培养目标民办

史耀雄 吴海军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经过高速规模扩张,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调整变化,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课堂教学效果角度论述,提出对策以求有助于推动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民办高职 课堂教学

二十年来,河北省民办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受外部环境和校内环境变化的影响,制约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因素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学校规模的短期快速扩张给管理和教学带来巨大压力;在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和生源数量连年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整体下滑趋势明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社会各行业岗位分工的重新整合,出现了教育供给侧和行业需求侧的错位;伴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建立,就业市场结构和需求的调整进一步压减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民办高职的生存和发展是严峻的考验。

一、高职课堂教学现状

在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基本支撑是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生成的核心环节。目前民办高校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正视的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铃响,学生急匆匆跑进教室;教师神采飞扬的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学生不带课本、低头默默玩手机;学生散坐教室各个角落,教室转移讲课阵地,仍是讲;在教室中带零食、吃早餐、横坐侧卧者、酣睡者不少见。从其中能看到什么,能看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不重视、课下生活安排的混乱、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对课堂教学的抵触、教师教学工作的低效率。此类現象在各类院校均有不同程度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实在堪忧。

民办高职院校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办出特色,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工作。

二、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的措施和途径

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过对就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评体系、生源特点、教学模式、课堂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制度运行、重塑文化环境、明确学习目标、设计高校课堂”的建议。

(一)优化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为高效课堂提供基本保障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有规矩,有制度,工作也不一定能正常开展。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出现了工作的低效率,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工作运行机制出了问题。一个狭义的工作运行机制包括:工作任务、管理者、运行规则(制度)、执行程序、管理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较严重的迟到、请假、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我们首要从工作运行机制的几个方面来考虑:工作目标是否定位准确,管理者素质和工作态度是否达标,制度内容的合理性或制度执行度,或者是制度执行程序、以及管理对象方面的原因等。所以我们首要研究的方面是:如何优化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为课堂高效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塑造育人软环境,为高效课堂提供内因动力

如果我们把制度称为硬规范,那么一个单位的文化建设就是软约束。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系部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系部环境,提高系部老师和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系部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在系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的发挥系部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激励力、约束力、吸引力的作用,是我们一直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把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系部文化建设三层次的文化建设认真考虑,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把系部文化体系初步建立,并初步运行,以推动系部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的推进。

(三)重构专业目标体系,明确高效课堂工作方向

从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手,形成脉络清晰、适应现实岗位需求、实操性强的、系统性的、强调复合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指导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从基础层面上解决学生管理和任课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不清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育人和教学脱节的问题,解决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所学内容不清楚、被动接受等问题。

通过初步调研发现,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错位的现象,也就是大家说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不对接,学生毕业就失业和现实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并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只是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工作,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教师参与度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整体性认知;专业教育和专业教学和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分工负责,三者之间的融合度和一体性较差,形不成目标培养的整体合力;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学期阶段性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不清楚、不认同或者被动接受,难以从目标认知角度达到统一,调动学生的内因动力等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拟通过全员参与,分工负责的形式,形成全院认可、可操作性强、符合社会需求、目标体系完整、阶段和课程培养目标清晰的专业目标培养体系,解决专业培养目标的方向性问题。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提供有效途径

环境变化对高等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对原有高等教育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行业的重新分工,亦引起高校课堂承担的任务的变化。课堂的职能转变,课堂不再是知识的讲授场所,而是能力的培养场所。教师职能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演讲者,而是课堂组织的设计者、导演、开展活动的教练。学生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上不再是规规矩矩、端端正正的聆听者,而是知识的应用者、具体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实操中、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素质的养成。

正确的对待信息智能化新环境带来的冲击,积极地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转变教师和课堂职能、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是我们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系部培养目标民办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浅述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系部建设有机结合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论高校系部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