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探讨
2018-10-08孙红梅欧阳静静
孙红梅 欧阳静静
【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当代大学生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问题 措施
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的共同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育干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课堂、集体、社会和个体的教育整合力量,形成以课堂教育为核心、以集体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保障、以个体教育为补充的紧密结合的四维教育干预体系。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受个体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个体原因
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两种形式,持自我接納态度的大学生能积极对待自身以及自身所存在的特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坦然面对外部事物;持自我否定态度的大学生消极看待自己。比如发现人际关系差的大学生表示主观上虽然很想与他人交往,但因自卑而不敢跟别人交往。自卑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在别人面前不敢展示自己,以至于退缩到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自我认知会直接影响对他人的评价,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对他人评价偏低,而自卑感过重的人又会错误地过高评价他人,从而造成难以平等交往的局面;对交往本身的认识也会影响交往行为,如果认为交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忽视他人的需要,则会引起交往中断。
(二)家庭原因
国外有学者将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分为独裁型、保护型、和平共处型和合作型四种家庭模式。在独裁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依赖性,被动性和自卑心;在保护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自我为中心;在和平共处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交往中缺乏合作和情感交流;合作型家庭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和道德价值标准,并有积极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获得社会交往的有利经验,对他人表现出友善、积极的态度。在这种家庭模式中成长的孩子受到家庭正向积极的移情作用,对周围的人和事采取积极的态度,从而使人际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显然,只有合作型的家庭模式才是最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学校原因
师生关系淡漠等现象与老师自身不无关系,老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尤其随着高校扩招,师生关系问题日益突出,高校一个老师面对的往往是上百名学生,教师的精力主要在教学和管理上而非学生成长上,对学生学习之外的事情关心不够。又由于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普遍走进大学课堂,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甚少,课后老师又匆匆走人,下班后又要赶校车,即便有关心学生的念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社会原因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功能的不断分化,社会阶层的重新组合,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对传统的道德观开始动摇。由此产生了一些诸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价值观念和交往行为。中国传统讲究“以和为贵”、“先人后己”,而今这种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市场经济强调竞争,正如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大学生受竞争意识的耳濡目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化为竞争的关系,合作意识淡化。竞争意识的过度膨胀,势必助长个人主义意识和行为,进而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此外,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拉近了时空距离,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与范围,却拉大了人们的心理距离,网络始终是物性的,它能传递信息,却无法准确表达情感;同时,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逃避现实生活、发泄不良情绪、寻求精神寄托的工具,这可能会使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更加封闭和退缩,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优化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思考
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的共同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教育视角出发,充分发挥课堂、集体、社会和个体的教育整合力量,形成以课堂教育为核心、以集体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保障、以个体教育为补充的紧密结合的四维教育干预体系。
(一)课堂教育为核心
通常高校就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做法是辅导员、班主任或是专业的心理老师找学生谈话,做思想工作和心理干预。虽说这种做法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了解前因后果之后能有效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下收效快且明显,但这种做法也有其不合理之处:首先,滞后性,缺乏预见性,等问题出现之后老师再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而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其次,这种一对一的谈话长远来看显然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况且思政老师或心理老师精力和数量的有限性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习惯把所有问题都推给学校、老师或是其他人去解决,缺乏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自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被动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人际交往技能缺乏,进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然后其又把问题推给老师去解决。基于这些原因,在高校开设人际关系相关课程,不失为一种更为高效的手段。
(二)集体教育为基础
以集体教育为基础的目的:学习建立和巩固社会支持系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因而,人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促进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把大学生置于一个集体环境中,以集体教育的形式对其干预,这也是其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集体生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可回避的一种生活状态,具体到社团、班级、寝室等组织,宏观到校园文化环境。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集体教育,可以寻找到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契机。
(三)社会教育为保障
以社会教育为保障的目的:全社会共同为和谐而努力。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方方面面都要与社会建立关系。社会为大学生的交往、发展提供现实可能性。就个人发展而言,成为社会群体一员能够满足其社会交往需要,获得安全感。
(四)个体教育为补充
以个体教育为补充的目的: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任何干预方式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们都有特定的适用人群,个体教育整好弥补了其他教育形式的这一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