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经验和亮点
2018-10-08孙宁
孙宁
【摘要】澄城农机化经过【2004—2017年】14年的示范推广、科学发展,特别是自二00四年国家购机补贴项目的实施和14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我县农机化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发展期分两个阶段:一是加快推进阶段,农机化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化,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又快又好发展阶段,农业机械从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向智慧农机迈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探讨澄城14年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经验和亮点、发展趋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机优势、服务“三农”、助农增收入、发展高质、高效、全程、全面农机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澄城 农业机械化 科学发展
回顾总结我县14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就,现就工作中的经验和亮点以及今后工作的措施总结如下:
一、两大亮点
1.农机装备剧增,结构合理,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据统计:我县农机总动力由2004年的19.17万千瓦发展到2017年的34.8万千瓦,增加了1.815倍。拖拉机拥有量由2004年的9539台发展到2017年的12409台,增加了30.1%。配套农机具由2004年的8136台发展到2017年的25377台,增加了3.12倍。大拖拥有量由2004年的415台发展到2017年的3403台,增加了8.2倍。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由2004年的21.3千瓦发展到2017年的38.7千瓦,增加了1.82倍。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4年的69.4%发展到2017年的90.3%,提高了20.9%。标明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功完成了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我县农业生产方式成功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并向全程全面农机化、智慧农机、精准农业健康持续推进。这些,都是可以载人澄城农业机械化发展史册的辉煌成就。
2.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
2004年至2017年间我县共争取部、省项目资金6481.6万元。其中:购机补贴项目4996万元,补贴推广机具16685台(套),拉动农民个人投资资金1.17亿元;农机果品贮藏库补贴资金900万元,完成建设9个气调果品贮藏库和冷藏果库,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特色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玉米全程机械化项目补贴50万元,保护性耕作已经在县域广泛应用,因玉米秸秆焚烧产生的空气污染接近于零;农机深松整地补贴535万元,土地深松作业大大的改善了耕地质量,大幅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五大经验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一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过程,与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有了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才有了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从工作的角度来总结,笔者认为主要有五大经验:以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把农机化发展放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把强化法制建设和优化政策环境作为根本保障,不断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支撑,持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和速度;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统筹协调、全面发展”作为基本方法,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培育发展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和创新机制作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活力。
三、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1、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供给端能力、质量、效率,改进农业机械化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服务结构,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2、主要措施
(1)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加快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培育扶持、金融保险等多种政策工具,稳定财政投入渠道、强化政策落实监管,充分调动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二是培育扶持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以发展壮大新型服务组织为重点,支持农机专业户发展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采取机具人股、技术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推动农机合作社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三是完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农机化科技“有体无系”、“有专家缺团队”、新技术和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适应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的趋势,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需求为导向,生产制造、教学科研、推广使用等密切结合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完善农机化人才支撑体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造就出一大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级职业农民。五是完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在工作着力点上,要突出“促发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保安全”。扎实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实施,认真落实农机化发展政策,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更加严格地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保护性耕作项目,加强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作业补贴实施范围和投入力度,加快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推动农机政策性保险等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引导扶持,大力推進农机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跨区作业组织水平,推动跨区作业向纵深发展。三是技术集成,加快应用农机化先进技术。整合创新资源,结合脱贫攻坚,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条件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扩大成熟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以全县各村镇扶贫产业园为中心,围绕产业需求,大范围应用农业部主推的10大农机化技术。四是执行标准,全面开展农机化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坚决取消其资格。完善农机作业标准体系,使实施作业质量标准成为机手的自觉行动。要科学公正及时处理好质量纠纷,增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保护好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五是源头管控,依法强化农机安全监理,完善农机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和标准,继续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和岗位标兵创建活动,构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以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为重点,配备移动式农机安全检测装备,示范引领各地提升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实地检验、事故勘察、信息平台等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