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2016-11-10王晶郑贵园
王晶+郑贵园
摘要:农业机械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年来,梨树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增产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0.011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一直是农业人的奋斗目标,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梨树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全面搞好农业机械化工作是主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逐步加强,梨树县农机具数量猛增,农机装备不断更新、结构更加合理、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63.7万kW,拥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362台,播种机12 813台,玉米收获机1918台。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6%。加快了全县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 实施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工作效率,改善劳动条件
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生产到小型机械代替人畜力,直到现在大马力高性能机械逐步取代小型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成为了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元素。例如:播种作业,人工使用扎眼器每天可播种2亩,使用2行玉米免耕播种机每天可播种6 hm2,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倍。另外机械免耕播种后不需要镇压,而人工播种后还要进行镇压作业。2015年,全县新增免耕播种机210台;收获作业,人工收获从割秆到玉米穗运到场院1个壮劳力收获1 hm2需要16天,1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天可收获6 hm2,工作效率是人工的96倍。同时,机械收获1 hm2玉米需要1500元左右,人工收获1 hm2玉米需要4000元。2015年,全县新增自走式玉米收获机710台。由此可见,农业机械不但可提高劳动生产率,还省时、省工、省钱,既节本又增效。
2 实施农业机械化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面貌
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够有效地增收和改善人们生活面貌。第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使用农业机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例如:机械免耕播种,省去了整地作业,每公顷直接省了整地费700元,全县25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0%实施免耕播种,每年可省整地费1750万元;玉米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每公顷省2500元左右,全县40%玉米种植面积实施机械收获,每年可省收获费25 000万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第二,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农机具的使用大量的替代了人工劳作,很大一部分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第三,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优势,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再就业。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农机经营、销售、维修和作业服务的农机大户、农机经销户、农机维修户和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拓农民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3 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梨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涉及全县百姓,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干旱、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每年有35%~50%的农田遭遇旱涝等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采用农业机械化措施有效抵御、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危害,抵御人畜力所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农业机械大面积地推广应用机械免耕播种、机械浅松深施肥、高效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整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开展抢种抢收、抗旱排涝、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4 实施引进特色机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补贴力度逐年加大,梨树县各种农机具拥有量猛增。大、中、小型先进的、现代化特色的农业机械装备大量购进,全面应用于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农业生产,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尤其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深度发展。使农业产业结构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化。让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全方位的市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