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与“有意栽花”——例谈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策略思考
2018-10-08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董文彬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 董文彬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无疑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而很多教师认为,符号意识应该是在学生学完“用字母表示数”真正跨入代数思维之后要做的事。其实不然,符号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六年“数与代数”的始终,特别是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单元之前,更应该注重学生前期符号意识的渗透与发展。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谈谈我在活用教材中培育学生符号意识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前期对符号意识的两点思考
1.什么是符号意识?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符号意识。符号意识是整个数学课程内容教学的方向或目标之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到底什么是符号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了“符号意识”涵盖的三方面:1.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3.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我们知道,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它特定的含义,例如+、-、×、÷分别表示特定的运算意义,=、≈、表示数学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表示运算顺序,图形符号、字母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等。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发展符号意识的最基本的要求。总而言之,学生一要能懂,二要会用。
2.符号思考的价值是什么?
符号,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作为一种数学工具,能够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作为一种数学方法,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而发展符号意识最重要的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可称之为“符号思考”,这种思考是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等基本数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是最具数学特色的思维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切契机帮助学生感受符号作为数学语言、数学工具、数学方法的独特价值。运用符号无论是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还是进行运算和推理,亦或是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核心都是对关系的集中刻画和反映,这种“关系”不同于运算的结果,获得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有时,什么条件都不提供,不需要直观看到,借助符号运用关系即可推理出这种一般性的数学模式,这是“数学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基本素养。
二、活用教材渗透培养符号意识的策略思考
1.“无心插柳”的精彩。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程表(二)”一课,教材在呈现了“出租车里程表”例题之后,设计了这样一道有关“电表”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同类问题的本质。
学生通过读取图表、画图理解(如下图)、分析数据,在解决第(3)问时最终呈现了如下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1:
7月:545-430=115(千瓦时)
8月:640-545=95(千瓦时)
9月:730-640=90(千瓦时)
10月:825-730=95(千瓦时)
11月:920-825=95(千瓦时)
12月:998-920=78(千瓦时)
下半年总用电量:115+95+90+95+95+78=568(千瓦时)。
策略2:
下半年总用电量:998-430=568(千瓦时)。
通过交流、对比,学生发现:“策略1”是充分利用第(2)问的结果,思维简单但要付出计算繁琐的代价,“策略2”是借助几何直观,在图中寻求关系,用“12月底的电表读数”直接减去“6月底的电表读数”。比起“策略1”“策略2”更受学生欢迎,“策略2”帮助学生积累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在汇报交流第(4)问的环节,精彩出现了!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乐乐家用电量最多的是几月”“最少的是几月”“某月比某月的用电量多多少或少多少”之类。但此时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令大家瞠目结舌。
生1:乐乐家6月的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
生2:(马上举手质疑)6月份的用电量没法求啊?
生3:这是个无效的问题!
生:对,6月的用电量根本没法算。
生1:(有些着急)可是我提的的确是个数学问题啊!
师:问得好,不急。6月的用电量能求吗?
生:不能求,缺条件。
师:如果要求“6月的用电量”,还需知道什么条件或信息?
生4:必须知道电表5月底的读数!
生:同意。
师:“5月底的读数”现在不知道,难道就不能求吗?
生:不能。
师:如果“5月底的读数”给了,怎么求?
生:用“6月底的读数”直接减去“5月底的读数”就可以了。
师:能不能想办法表示出“6月的用电量”是多少?
生5:如果5月底的读数是350,那么6月的用电量就是“430-350”。
生6:5月底的读数要是300,那6月的用电量就是“430-300”。
生7:这么说,如果5月底的读数要是200的话,那6月的用电量就是“430-200”了。
师:照这样,6月用电量的结果也不固定啊?可是你们看看7月到12月每个月的用电量是多少就是多少,这是怎么回事?
生:那是因为5月底的读数每次假设的都不一样。
师:我懂了。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用一种简洁、概括的方式表示出“6月的用电量”?尝试着写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把自己的表示方法写出来,教师行间巡视,将学生典型的表示方法按序展示在屏幕上,引导全班汇报,交流分享。
生8:我写的是“430-5月底的读数”。
生10:啊?这样表示也行?
师:你们觉得这样行不行?
生:行。
生11:5月底的读数还可以用“x”表示,那6月的用电量就是“430-x”了。
师:太棒了!你们已经想到寻求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这个我们开始“无法求出的问题”了。大家看,(指生1)这位同学开始提出的问题还是不是无效的了?
生:不是。这个问题提得好,很有意义。
师:受这位同学启发,老师也提一个问题,乐乐家的电表明年1月底的读数是多少?能解决吗?试着写一写。
生13:我是这样表示的,“998+a”,这里的a代表1月的用电量。
师: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字母“a”就可以表示出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真是太奇妙了!数学的表达和思考就是这样简洁。
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又有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乐乐家6月份到明年1月份总的用电数量是多少呢?该怎么表示呢?”本已平静的湖面又掀起了波澜。
生14:用“明年1月底的读数”减去“今年5月底的读数”不就就行了?
生15:可是这两个读数都不知道啊?
生16:我有办法!用“○”代表“今年5月底的读数”,用“△”代表“明年1月底的读数”,那么“△-○”就是“6月份到明年1月份总的用电数量”。
生:哦——
生17:假如“今年5月底的读数”用“x”代替,“明年1月底的读数”用“y”代替,那么“6月份到明年1月份总的用电数量”就可以用“y-x”表示。
此时,教室沸腾了,全班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问题解决后成功的喜悦。
非常精彩,非常享受!恋恋不舍,不愿下课!可以说,这个“插曲”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的表现也令我刮目相看。这是一节“跑偏”的课,这种“跑偏”的“精彩”起缘于“生1”最开始提出的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备受质疑的“无效”的问题。在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回避,而是借助教材中的这道习题资源顺着学生的经验和思维而下,不断启发,不断引导,不断“挑事”,不断“拱火”,随机巧妙追问,激发学生在理解问题本质的基础上(能懂),自觉主动地用各种符号表示(未知的)数和数量关系(会用),即活用教材、学材,不回避,不躲藏,顺应思维,适当延伸,沿着问题的台阶,拾级而上,在潜移默化中自然穿插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2.“有意栽花”的丰实。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日历中的规律”一课,教材设计了如下学习路径:按给出的一份某年9月份的日历,先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寻找这4个数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表达其中蕴藏的普遍性的数学模式。同样地,再有序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发现并表达其中蕴藏的一般性的数学规律。最后根据发现的日历中的模式或规律,通过“猜说生日”游戏,应用规律。
2014年第一次执教这节课时,笔者就注意到了这其中蕴藏的数学模式或数学规律,其实是一种抽象的共性关系的表达,这种数学表达的背后实际蕴含着符号思考的数学价值,即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于是,我再次执教这节课时对这个环节放慢脚步,活用教材,精心预设,适当延伸,让学生体会符号作为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所具备的数学思考的价值,适时“见缝插针”,穿插渗透符号意识的培育和发展。教学片段如下:
出示日历(用方框在表中任意圈出4个日期)。
师:这是一份9月份的日历,用像这样的方框可以在表中任意圈出4个日期。观察框中的4个数,你有什么发现?请想办法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圈、画、记录发现的规律,教师行间巡视,收集学生的作品,按序展示,引导全班仔细观察,对比交流。
先依次出示观察一组数框(圈一组的情况)、观察多组数框(圈多组的情况)。
师:在研究数组发现时,有同学只圈出了一组数,而有的同学圈出了多组数。哪种好?
生:圈多组数。
师:为什么要观察多组数?只关注一组行不行?
生:观察多组数,才能发现他们之间共同的特点。
师:这张日历中有很多这样的数,我们不仅关注一组数之间的关系,还要关注每组数中都存在的共性关系。
展示不同的学生作品,呈现不同的记录表达方式。
生1用文字语言表记录:(圈出两组数:“11、12、18、19”和“7、8、14、15”)12比11多1,19比18多1,18比11多7,19比12多7,11加19等于12加18;8比7多1,15比14多1,14比7多7,15比8多7,7加15等于8加14;横着看相邻的两数差1,竖着看相邻的两数差7,斜着看对角的两数相加的和一样多。
生2用算式表达:(圈出两组数:“11、12、18、19”和“14、15、21、22”)
12-11=1 15-14=1
19-18=1 22-21=1
18-11=7 21-14=7
19-12=7 22-15=7
11+19=18+12 14+22=21+15
生3、生4用符号(图形、字母)的方式表达:
生5、生6用了不同思维层级的符号(图形、字母)方式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交流(略)。
“有意栽花花自开!”在上述案例中,我借助教材中的原生态素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向,挖掘延伸教材中的问题链,适当增加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价值,引导学生经历符号思考和符号表达的过程,从文字、算式表达,到图形、字母符号,感受不同数学表达方式的特点,在评价中不断缺憾,不断完善,让学生感受集简练性、概况性于一体的数学符号表征方式的精彩之处,体会符号思考的数学价值,进而渗透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笔者继续思考:符号意识的培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笔者以为,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心中有“符号”。心中有符号,学生才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心中有符号,才能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心中有符号,才能用数学的语言方式表达世界。心中有符号,还能帮助学生表达对数学世界沸腾的情感。而要让学生心中有符号,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活用教材,延伸问题链,抓住一切学习契机帮助学生在心中建立符号,感受符号思考的价值,渗透学生的符号意识。总之,无论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栽花”都告诉我:心中有符号,数学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