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界定及其意义
2018-10-08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刘云鹏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刘云鹏
创新是目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离不开创新。但如果没有教育方面的创新,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国家社会层面的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创新,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会上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便有“实践创新”这一素养。但是这一素养的阐释因为立足于理论引领的高度与层面,所以较为含糊,对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明确这一素养在高中语文这一学科是如何体现的,语文教师运用何种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一素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教育最前线对创新进行界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明确概念与构建模型
我们首先来看创新的一般定义: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这一定义中有几个措辞非常关键,一是“现有的思维模式和现有的知识和物质”,二是“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三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三个措辞我认为界定了创新的三大要素,这里我借用著名心理学家、“心流”理论创始人希斯赞特米哈伊在其关于创新的专著《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一书中对创新的理解来说明这一点。
米哈伊定义了创造力的系统模型,虽然米哈伊用的是“创造力”这一字眼,但“创造力”这一概念同“创新”联系紧密,“创造力”即为“创新能力”,因此可以借这个模型来说明创新的实现过程。米哈伊说:“我们已经看到,能够改变文化某个方面的创造力从来不只存在于某人的头脑中。……要产生影响,新观点必须以其他人能够理解的言辞予以表达,必须符合该领域专家们的要求,最后它还必须包含在其所属的文化领域内。我们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系统中观察创造力。第一个部分就是领域(其实就是一般定义中所指的现有的思维模式和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其中包括一套符号规则和程序。第二个部分是学界(相当于一般定义中的特定环境),其中包括所有职责相当于该领域把关人的个人。他们的工作是确定某个新观点或新产品是否应该被纳入该领域。第三个部分是个人。创造力发生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人使用某个领域(比如音乐、工程、商业或数学)的符号规则,产生了一个新观念或看到了一个新形式(即上文一般定义中的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而这种创新被学界选入了相应的领域。[1]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来界定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型。语文学科属于这个模型中的领域,学生相当于个人,而语文老师则是学界。那么,套用米哈伊的定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就是:一个学生使用语文学科的符号规则,产生了一个新的观念或新的形式,而这种行为被语文老师们(以及其他学生)承认并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学生完成了一次创新。在这个创新模型下,根据日常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我们继续细化其概念的外延,“使用语文学科的符号规则”即是要求学生能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字词及文学文化常识等,了解语言表达的基本手法技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遵循文学的思维和规律;“新的观念和形式”即是指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前提下,能够找出文本的不足,或对文本有新的解读,或对教师的观点有新的发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模型主要是以学生为创新的主体,因为学生是教学的根本。而如果将模型中的个人理解为教师,则新的观念和形式便变成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新观念新方法,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因此不再赘述。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的创新也应该适当降低要求,因为基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观点只能是相对新颖,学生的新观点的验证也不可能做到非常严谨。
二、案例说明
下面以《归去来兮辞》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语文课堂上创新行为的发生。
师:“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这一句怎么翻译,哪位同学可以尝试着翻译一下?
生1: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仆人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门口等候”。
师:大家觉得他翻译的对不对?
生2:我觉得不太准确。
师:请说一说理由,并且把你认为的更好的翻译说一下。
生2:我觉得这两句应该是互文,要合起来翻译,因为按照常理,当陶渊明回家时应该是仆人带着幼儿一起候门一起欢迎,不可能将幼儿丢在一边。所以这句话应翻译为“仆人和幼儿守候在门前,欢迎(我的)归来”。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师:很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互文现象,大家认为他翻译的怎么样?
生齐答:不错。
生3: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请说。
生3:我觉得“僮仆”如果理解成“仆人”有些不对劲,前文小序中提到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而且到了“瓶无储粟”的地步,他都这么穷了怎么能雇得起仆人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那你能解释这种矛盾吗?
生3:我不懂,只是觉得有问题。
师:其他同学能解答吗?(没有人回答)那好,我们把这个问题先留住,同学们可以下去查阅资料,看能否找到答案。
(下节课)
师:关于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答案?
生4:老师,我找到了,不知道对不对。我查阅了“僮”字的含义,发现《说文》里对“僮”的解释是:“僮,未冠也。按:“十九以下,八岁以上也。”根据这个解释,“僮”指大孩子,另外老师您讲过古文中有一种偏义复词的用法,“仆”字在这个地方我觉得可以虚化理解,因此“僮仆”即可理解为大孩子,这跟后面的“稚子”正好相对,因此,整句话可翻译为“大的孩子和小的孩子都等在门口欢迎我的归来”。
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生:挺有道理的,
师:我也觉得这样翻译最好,很有说服力。
在上述案例当中,有四位同学回答了问题,但参与创新过程的其实只有后面三位。因为第一位学生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后三位同学属于创新模型中的个人,他们的观点都围绕着文本内容和语文基础知识,没有脱离领域——语文学科,第二位同学和第四位同学的观点都得到了师生的认可,满足了创新模型的第三个条件—学界的认可,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位同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上都完成了一次创新行为。第三位同学提出了疑问,但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他人,他好像没有完成创新,但是,如果不是他的质疑,第四位同学也无法提出新观点。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三位同学和第四位同学共同完成了一次创新,这也丰富了我们对创新模型的理解,即个人这一要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可以是几个人,甚至一个团队。
尽管通过创新模型做了说明,以上的分析并不足以让大家认可这是一次创新行为,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从领域来看,四位同学的回答均符合语文学科的符号规则,但从第一位同学到第四位同学的回答,其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同是运用语文学科的符号规则,从第一位同学到第四位同学的回答,一方面实现了知识范围的拓展,另一方面完成了知识深度的挖掘。而这正是创新的特质所在——与其他人不同:多一点,深一点,顺序不同,组合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变化等等。
其次,从学界来看,老师可以相当于学界的掌控者。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四位学生可能并没有什么创新,但是从四位成长中的学生来看,从第一位学生到第二位学生的回答,掌控者必须彰明其不同之处——翻译文章关注修辞,明确其价值所在——全面具体地看待问题,这不仅是客观评价的要求,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导向性要求。因此,从第一位同学到第四位同学的回答,实质上是“一步步逼近真理”,每一步都是开拓和创新。
第三,从个人来看,四位同学的回答中,后者的回答均得到了前者的认可和接受。实质上前者对后者的“认可”是承认其“专利权”,前者对后者的“接受”是共享其“专利成果”,在这些同学之间,这不是完成了一次创新又是什么呢?
由此可见,运用创新模型来解读语文课堂,能更好地理解创新、发现创新、促进创新,并最终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意义探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创新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界定已基本完成。而这一界定的最大意义就是有助于我们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科学培养。上文我们提到了构成创新的三个要素,那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
1.对领域的尊重。
创新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创新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跳跃。因此,语文领域里的创新,首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习得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语文的思维与规律。这一点,在六大素养中有着明确体现,六大素养的第一条就是文化基础,第六条才是实践创新,可见文化基础是创新的基础,为创新这列火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在提出新观点时确保属于语文这一领域的,因为语文文本的内容包保罗万象,人间冷暖,世事变迁尽在其中,甚至科学知识都有涉及,因此很容易跑出语文这一学科领域。所以,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
2.学界的认可与引导。
“创造力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可能来自个人以外的环境或规则的改变”,米哈伊在他的书中如是说。没有我们老师的认可,学生完不成创新最重要的一环。以往舆论批评教师,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则无奈地解释说,是教育制度使然。而如今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环境的改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来自外界的有力刺激。如果教师观念不改变,那么会错过改变教育现状的最佳时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一方面主动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在创新的第一步否定学生,不要怕学生“胡说八道”。从理论上说,对文本可以提任何疑问,也可以提与文本相关的任何见解(事实上因为文学文本的主观性较强,所以给了学生相当大的创新空间)。科学研究上经常讲一句话,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原则在这里也同样适用。我们大胆鼓励学生去创新,但要慎重肯定其创新。即使学生的创新行为没有最终完成,也是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个人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跟创新意识密切相关的就是科学精神,也就是“理性思维、批判意识和勇于探究”。很多人可能会有误解,认为理科如数理化等学科培养理性思维,而语文主要培养感性思维。这是片面的理解,语文学科照样离不开理性思维。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需要理性思维,进行良好的表达更需要理性思维。
创新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作为创新模型中重要一环的教师当勇担重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