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突症临床疗效

2018-10-08张建军方勇

系统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汽化消融术臭氧

张建军,方勇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江苏盐城 224000

腰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腰椎间盘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受到外力作用因素导致椎间盘纤维环受损,髓核组织随即从破裂处突出并在后方或椎管内压迫脊神经根或对其造成刺激。患者往往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麻木、疼痛,如不及时治疗将造成加重病变,导致多种并发症[1]。臭氧消融术、经皮激光汽化术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腰突症的常见治疗手段,既往研究证明两者均有一定的疗效。该次研究以该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分析,探讨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突症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腰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腰椎X线平片、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临床针对腰突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中男18 例,女 22 例,年龄在 35~60 岁,平均(43.4±4.5)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34~58岁,平均(44.2±4.8)岁。纳入标准[2]:①腰痛伴坐骨神经痛;②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反射和知觉改变;③年龄在34~60岁;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滑脱或骨性椎管现在者;②腰椎结核、肿瘤或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③意识障碍及合并严重内脏器官病变患者;④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资料获取经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臭氧消融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并在腹部垫一小枕头,充分暴露患者手术部位。行常规消毒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 (国药准字H2005 7825)在患者病椎相对应的棘突水平上,于患侧旁8 cm处穿刺作一皮丘,由浅入深性局部浸润麻醉。借助X线机透视下进行穿刺,直至针尖到达病椎间隙后1/3处,注入碘海醇造影剂,确认位置后缓慢注入10 mL 40 μg/mL臭氧。拔出穿刺针,进行消毒包扎[3]。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的臭氧消融治疗后3d接受经皮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同样,需要借助X线机透视下刺入针尖直至患者病椎后1/3处,拔出针芯,链接三通管注入氯化钠溶液,插入激光光纤。光纤末端应露出针尖约5 mm,打开激光仪调整参数,设置连续脉冲,8 W功率,间隔为1 s,宽度为1 s进行治疗。当总能量达到500~600 J时退出光纤,将髓核汽化后的气体抽出。最后,拔出穿刺针,对针孔进行消毒封口,术后给予消炎、脱水机营养神经治疗[4]。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半年,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疗效评价根据MacNab制定的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CT检查显示突出物消失,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有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CT检查突出物显著缩小,正常活动受到的影响小。无效:均未达到以上要求。

1.4 统计方法

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经正态分析后以(±s)表示,P<0.05 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情况

随访半年,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善情况(±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 0)观察组(n=4 0)t值 P值8.3±1.2 8.1±1.1 0.8 1 5 0 0.4 1 7 3 5.6±0.8 4.3±0.6 8.6 2 3 2 0.0 0 0 0

2.3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腰痛、下肢痛、麻木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 腰痛 下肢痛 麻木观察组(n=4 0)对照组(n=4 0)t值P值4.2±0.6 5.1±0.8 3.1 2 3 3 0.0 3 4 1 3.5±0.4 3.9±0.5 3.7 8 4 2 0.0 1 7 3 6.2±1.1 6.8±1.2 3.0 8 9 4 0.0 3 8 9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患,导致腰突症的根本原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长期反复的外力损害、椎间盘自身的解剖因素、遗传因素或其他诱发因素。一般来说,腰突症患者大多出现的是腰痛症状,这是因为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的患者还同时伴有臀部痛的情况。如果突出的部分未腰2-3或3-4还可引起股神经痛,随之而来的是下肢放射性疼痛、马尾神经痛。从该病的临床调查来看,活动受限、感觉障碍、反射改变也是比较典型的症状。针对腰突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5]。

绝大多数腰突症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方式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和推拿、支持治疗、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治疗、髓核化学溶解法治疗等措施。各个措施均对腰突症患者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既往的研究均证实,这种非手术的常规治疗方法见效慢、周期长,患者耐受力较差[6]。臭氧消融术是近年来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最先进微创技术,通过向病变的椎间隙、椎管内注射高浓度臭氧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注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还可瞬间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和破坏髓核细胞,促使蛋白多糖丧失功能,髓核细胞的渗透压不能继续维持从而开始萎缩[7]。这种方法可显著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减少对椎管的刺激,多种机制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经皮髓核激光气化术治疗腰突症的原理是通过激光汽化、切割、凝固、萎缩、碳化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少髓核组织对椎管造成的压力和刺激,促进纤维环回缩,同时,这种激光热效应还可消除椎间盘内的敏感末梢神经,缓解患者疼痛状况[8]。同时,经皮激光汽化术的安全性较高,目前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于经皮激光汽化术导致患者神经根、血管损伤的报道较少[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臭氧消融术、经皮激光汽化术对于治疗腰突症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其次,随访半年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4.3±0.6)显著优于对照组(5.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痛、下肢痛、麻木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不但效果好,经皮激光汽化术更能彻底消除臭氧消融术未彻底消融的部分髓核,同时达到减轻疼痛,控制炎症的目的。这与李红专等人[10]的研究结果一致,李红专等人针对收治的80例腰突症患者分为臭氧组和联合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优良率为95%显著高于单纯臭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明,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汽化消融术臭氧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巩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随堂练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疼痛治疗中医用臭氧的应用研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超声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的仿真与实验
臭氧分子如是说
放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