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10-08李金维刘凤琼

系统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动脉血支气管镜呼吸衰竭

李金维,刘凤琼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重庆 4012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会经常出现气道不畅情况,能够对患者的正常呼吸情况产生极大的影响,较为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对COPD患者通常通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2]。但是,近些年来发现,仅仅通过NIPPV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差[3],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支气管镜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灌洗,能够将患者的痰液有效的冲出,对患者的呼吸畅通程度有效的提高,支气管镜与NIPPV联合治疗COPD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4-5]。该次研究,随机抽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将支气管镜与 NIPPV方式对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别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试验组男性患者有 21例,女性患者有 19例,年龄的范围在 54~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6±5.49)岁;病程的范围在 6~18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1±0.6)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 22例,女性患者有 18例,年龄的范围在55~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97±5.54)岁;病程范围在 6~18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2±0.7)年。所有患者均同意作为该次研究的的研究对象,都需在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NIPPV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仪器选用PHILIPSV60,将仪器调节为s/t模式,将呼吸频率调节到 15~20次/min的范围之内。并将吸气压力调节到10~20 cmH2O的范围之间,将呼气压力调节到4~7 cmH2O的范围之间。将以上仪器交接完毕之后,将仪器开始通气,在此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方式,保证仪器的通气情况正常,将呼气压力以及吸气压力进行合理调节,直到患者的病情保证稳定之后,再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将机器撤离。试验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的方法为基础联合支气管镜方法展开治疗。在进行治疗之前,进行患者的局部麻醉操作,将纤维支气管镜经过患者的鼻部进行插入,然后,以支气管镜为指引,对气道当中的分泌物进行收集,并进行送检。在操作的时候,最大程度的把气道中的分泌物完全吸纳出来,如果有无法吸出的分泌物,选择性的将支气管镜置于病变肺段开口处,将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注射开始灌洗,同时进行施压吸出操作,一直到冲洗液的颜色澄清为止,将冲洗操作停止,开始展开 NIPPV治疗[6-7]。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使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然后通过t来检验,使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来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通过治疗,所获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通过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分别为(7.5±1.0),(85.9±0.4),(50.1±0.8),(0.9±0.1); (7.3±1.0),(73.8±0.4), (67.9±0.6),(0.8±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s)

组别 p H P a O 2 P a C O 2 S a O 2试验组(n=4 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 0)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7.2±1.0 7.5±1.0 4 9.2±0.3 8 5.9±0.4 8 2.3±0.7 5 0.1±0.8 0.7±0.1 0.9±0.1 7.1±1.0 7.3±1.0 4.1 3 5 2<0.0 5 4 6.5±0.4 7 3.8±0.4 4.2 6 5 9<0.0 5 8 3.1±0.6 6 7.9±0.6 6.2 5 9 4<0.0 5 0.7±0.1 0.8±0.1 4.2 6 4 5<0.0 5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呼吸不畅等情况。患者的肺功能异常,患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在临床上一般通过NIPPV展开治疗,通过呼吸机产生的气流的不同,对患者的呼吸需求进行满足,有可能的对患者的肺部功能进行改善[8]。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会出现大量的痰液,患者的呼吸情况不会顺利。在治疗的时候,通过支气管镜对患者气管腔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以支气管镜为引导,灌洗患者的气管腔,除去其内的痰液,保证气管腔的顺畅[9]。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通过治疗,所获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通过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分别为(7.5±1.0),(85.9±0.4),(50.1±0.8),(0.9±0.1);(7.3±1.0),(73.8±0.4),(67.9±0.6),(0.8±0.1),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南丁[10]的研究表明: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 NIPPV方式当中加入支气管镜的作用,可以使医师较快清理积痰,提高治疗效果,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的 pH,PaO2,PaC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支气管镜与NIPPV方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顺畅患者的气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猜你喜欢

动脉血支气管镜呼吸衰竭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观察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