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骨折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2018-10-08徐美云

系统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布托咪定美托

徐美云

扬中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苏扬中 212200

近年来,人们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静镇痛的情况比较关注,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是医师和患者的追求。但根据以往的临床研究显示,单一的术后药物镇痛难以缓解术后疼痛,且单一的药物用量较大,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多模式的镇痛被广泛采用。布托啡诺、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阿扎司琼等药物都是临床上常见的术后自控镇痛药物,不同模式的药物联用其效果不同[1]。该次研究以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例,探讨应用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或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在该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 20 例,年龄在 15~75 岁,平均(45.86±12.34)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18~76岁,平均(43.18±12.56)岁。 纳入标准[2]:①术前经 X 或CT检查下肢骨折;②近期未服用过镇静、镇痛药物者;③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者;②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③手术禁忌者。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资料经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获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对照组用药:0.5 mg/100 mL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123298)以 1 μg/(kg·h)速度持续微量泵入,20 mg/100 mL布托啡诺(国药准字H20020454)以8 μg/(kg·h)速度持续微量泵入[3]。观察组用药:给予布托啡诺的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联合400 μg/100 mL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 H20110097)以 0.16 μg/(kg·h)持续微量泵入。两组均在48 h后去除自控镇痛泵[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12、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变化情况,参照视觉疼痛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各时间段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自身配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MAP、HR及SPO2等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 4、12 h 的SPO2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MAP、HR及SpO2等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MAP、HR及SpO2等指标变化(±s)

组别 4 h 1 2 h 2 4 h观察组M A P(m m H g)H R(次/m i n)S p O 2(%)对照组M A P(m m H g)H R(次/m i n)S p O 2(%)1 0 4.3 2±1 1.1 4 7 3.2 4±8.2 3 9 5.2 3±2.3 5 1 0 5.7 2±1 0.7 8 7 5.1 2±7.2 4 9 4.2 8±4.1 3 1 0 4.6 7±1 2.0 2 7 4.5 9±8.4 2 9 5.0 2±3.2 8 1 0 5.1 2±1 0.7 6 7 5.1 2±6.9 8 7 5.8 8±4.5 9 1 0 4.8 8±1 1.2 9 7 4.2 8±6.2 3 7 6.2 3±4.1 5 1 0 4.4 5±1 3.0 6 7 4.3 3±5.7 6 9 4.1 9±2.7 8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4 h镇痛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 12、24 hVAS评分、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镇痛效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镇痛效果比较[(±s),分]

组别 4 h 1 2 h 2 4 h观察组V A S R a m s a y对照组V A S R a m s a y 2.7 5±0.5 6 2.3 1±0.3 4 4.2 3±1.0 7 2.1 7±0.1 0 5.1 2±1.0 3 2.0 8±0.1 1 2.6 6±0.6 2 2.3 4±0.3 1 6.1 9±0.7 8 1.0 3±0.0 4 6.9 8±1.1 2 1.0 2±0.0 2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恶心、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3例呕吐、2例视觉模糊但不明显、2例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 4,P<0.05)。

3 讨论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来说,可通过手术复位来治疗,但术后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术后提供有效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成为麻醉师们关注的焦点。借助静脉自控镇痛,完全由患者根据术后自身的疼痛情况控制药物,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5]。

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辅助药物,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麻醉性和镇痛效果,起效快,但因其作用时间只有30 min左右,作为长时间镇痛药物来用消耗的药物剂量较大[6]。同时,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作用,对于自身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会产生呼吸抑制,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7]。布托啡诺是一种μ受体部分激动剂、K完全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是吗啡的3.5~7倍,也是术后、外伤、癌症等常见止痛药物[8]。同样,其对阿片受体也有优势拮抗力,因此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且该药的呼吸抑制及药物依赖性较弱,几乎无报道应用此药造成依赖性的病例[9]。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对α2-肾上腺素受体具有选择性,用药后可迅速分布于全身,达峰值时间为1 h左右,消除半衰期约为2 h。因此,利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自控阵痛时较芬太尼的用量较少。再加上右美托咪定的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为低血压、恶心等不良反应,且大多数比较轻微,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4、12 h的SPO2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情况不稳定或存在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比较适宜。其次,观察组患者术后4 h镇痛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 4、12、24 h VAS 评分、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项结论可以看出,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持续时间较长,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有较好的效果。最后经统计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1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也证实,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的不良反应较少,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术后身体情况。这与苏俊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苏俊等人针对收治的108例ICU危重症患者为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组。结果显示,后者药物奇效时间(31.6±7.9)min 较前者(30.5±1.2)min长,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 (39.2±8.7)min较后者(121.7±30.6)min 长,拔管时间(102.9±13.9)min 较后者(189.2±17.1)min短。再次证明,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有着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耐受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布托啡诺在与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联用,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更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布托咪定美托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地佐辛混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的对照研究
贝·布托之父被“自己人”送上绞架
“铁蝴蝶”贝·布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