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体育文化发展探究

2018-10-08孙长瑞于仲洋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山东民族

孙长瑞 于仲洋

随着国家体育建设重心的变化和国民全面健身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开展与建设,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学校体育建设和规划者的重视。如何推动学校与大众体育的建设,建设精度、建设广度、建设深度以及初期建设推动、中期建设完善和后期自我发展的定义与规划成为总重之重。山东中医药大学属国家一类中医院校,与其他中医类院校相比,我们学校中医文化和教育历史悠久,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社会体育与运动人体科学两大专业。在浓重的中医特色文化背景下,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开展与建设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方式。以此形成的中医特色体育文化值得我们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色中医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发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不足,进一步促进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百度文献等资料,加以归纳整理,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内容和发展现状。

1.2.2 访谈法

通过与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专家和老师访谈,了解学校体育课程开展、民族体育发展情况,并提出当前发展不足及相关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及参与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总共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让其会员进行问卷调查回答,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收回。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98%。问卷全部采用选择的方式,多选按每题被选择的人次统计,单选按每项的积累人数计算,问答题归类统计。

1.2.4 数理统计法

将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将整理好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综合等逻辑方法为本探究提出建议。

2.中医特色体育文化的内涵

中医特色体育文化是以“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为理论指导,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为主要练习方式,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在浓厚中医韵味和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的精神和物质的所有内容的总和。

2.1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符号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

中医类学科与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不同,它是在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相互补充后的文化产物。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中医类学科的母体,文化内涵深厚,历史韵味悠久长远。因此中医类学科医学在科学属性外,还具有独特鲜明的文化内涵。中医文化就是中医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符号。

2.2 中医特色体育文化的意义和功能

对山东中医药大学来说,中医特色体育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内涵,成为一种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我们应该运用内涵丰富的中医特色体育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熏染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2.1 有利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提升

当今的社会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都呈现出多维度的状态。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日益复杂。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激发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体育,以健康为根本。传统体育中蕴含着的文化思想和高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体育道德规范,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体育发展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取得巨大成效,群众基础较为广泛的武术运动,已经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品牌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通过举办和参加武术文化节和武术套路比赛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同学们增加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华文明的自信。

2.2.2 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目前高校教育所面对的对象大到都是九零后,他们个性突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缺乏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近些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在预防学生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向合格的社会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多样,开展条件要求低,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将日益成为开展强心教育的有效载体。

2.2.3 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领会

有关调查显示,运动后,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将提高10%以上。山东中医药大学通过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专业学习,祖国的传统医学,对于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反过来,广泛开展和参与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知识的兴趣。

2.3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2.3.1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发展

1982年6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开设了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太极剑、太极扇、传统武术套路等课程。

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意见调查表

由表可知,有65.5%的同学认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种类偏少,有25.9%的同学认为课程数量合适,有8.6%的同学认为数量偏多。

这几门选修课有的只有一位老师教学,每班100人,每学期两个班,同时间上课人数太多教师无法单独指导。每学期只有200人学习这些课程,相对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庞大的在校人数,远远不能买足需求,专业教师数量太少。

数据显示,有59.2%的学生认为教师理论内容讲解偏少,有28.6%的同学认为内容合适,有12.2%的同学认为理论部分偏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不只是为了学生学会怎么去练,还应该交给他们为什么这么练,这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由于课程课时少,造成教师上课内容简化,更没有时间进行理论讲解,所以课时太少是一大问题。

2.3.2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社团中的武术协会与棋牌协会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两大主要社团。其中武术协会下设了太极拳、太极剑、梅花桩、螳螂拳和形意拳等训练分部,棋牌协会积极发展中国象棋、围棋等项目,两大协会已连续举办了多届武术比赛和棋类比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学生认识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调查表

表中数据表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认识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学校课程为主要途径,达到84.2%,社团有10.7%,网络和家庭影响各仅占3.6%和1.5%。在校内,社团建设和网络传媒传播建设不足,应进一步宽大相关社团建设,加大网络传媒传播力度。

2.3.3 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多种课外活动及校内比赛

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学校安排武术套路、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体育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每年举办太极拳比赛、象棋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等多种校内竞技比赛。

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展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对于提高中医药大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审美兴趣与综合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3.总结

由此得出,山东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传承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中医特色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起到了推进和发扬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和推广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强和改进:山东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社团建设不足,网络传播渠道少、力度小;山东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不足以满足学校学生需求;山东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数量太少,课时少,课上理论知识引入少;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展传统体育类校级院级活动少等问题。

4.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体育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和推广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大学特色体育文化的功能,促进中医药大学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4.1 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短期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来提高现有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的技术和理论水平,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工作,体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创新,加快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整与重建。我们还可以大胆聘请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的外校教师来校任教,以充实课程内容,改善师资力量不足。

4.2 学校可以开展每月一次的全体学生课外活动,在操场进行全体师生的太极拳等活动的交流汇演。开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说、PPT和视频比赛等,进行活动和文化的传播方式创新。

4.3 最后,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的机构功能,组织学生乐于参加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项目,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容,促进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山东民族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山东图片库
我们的民族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