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No Trace”理念在我国户外教育中推广
2018-10-08张督成
张督成
关键字:Leave No Trace;环保理念;山地户外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尤其,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质量的追求越来越贴近自然和舒适。与此同时,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体质健康理念不断升温越来越受大众推崇。进而,涌出一大批户外登山、徒步、露营的爱好者。随之而来的就是漫山遍野的垃圾(塑料、金属、玻璃、化学品)等充斥着绿水青山。人们是享受到户外的乐趣环境遭到了严重破环。
1.研究背景
1.1 研究目的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便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1]。人们走出家门投身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当中,徒步、露营、穿越纵情享受户外带给人们的喜悦。但是在人们享受美好的户外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那便是环保问题。由于户外环境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户外的草地、森林、裸露的地表便成为了人们的“天然垃圾处理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以及国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了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生态文明”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热点议题。因此,在我们尽情享受户外美好环境的同时又不对环境造成威胁就成为当下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1.2 研究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尤其是在近几年来山地户外运动发展如火如荼的时期里,人们享用休闲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不能一味地只知道索取大自然赋予人们美的恩惠,然而我们要学着去回馈它去尊重它。别让人与自然的和谐仅仅是停留在白纸上的一句空话。
2.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Leave No Trace"简称“LNT”不留痕迹、山野无痕或环境最小冲击法则。即利用户外技能尽可能小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土地、水、植物和动物,也可称之为“无痕迹”或“低冲击”。最小冲击法则基于很简单的思想即人们到户外是要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它[2]。科学家用“承载力”(或叫环境容纳量)来解释人和环境关系是指土地、水、动植物仅可以承受其不可逆转破坏之前影响即生态环境不能超过其承载力[3]。
2.1.2 “Leave No Trace”主要内容:[4]
①提前计划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首先要提前计划和准备,做到目的明确、行动直接。②在可耐受地面行进和露营:即沿着岩石或砾石路面登山,在干草地或雪地等经规划的固定营地露营。③妥善处理垃圾: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食物残渣、排泄物以及其他生活废物。④保持自然原貌:户外活动中,往往会经过人烟稀少、历史遗迹等值得停留的地方。但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一定要遵守原则,精良保持自然原貌。⑤野外用火:在野外,尽量不要砍伐树木来生火,因为生火对环境和地面的破坏力是非常长久的,有些甚至几十年都无法恢复。⑥尊重野生动物:动物是大自然的生灵,我们在野外要给与它们足够的尊重,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尽量不去打扰它们,这样才能与它们和谐相处。⑦为他人着想:尊重其他活动者,使别人的户外体验不受影响。
2.2 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户外运动开始兴起,大批的爱好者进入森林公园露营。到70年代户外运动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冲击与破坏开始引起美国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开始与专业人士、民间团体合作、教育民众参加户外运动的环保理念,LNT(Leave No Trace)理念正是这个时期慢慢涌出。美国国家户外领导学校(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是成立于1965年的非营利学校,其在教育和开发保护技术实践中起到了先锋作用,主要引导荒野教育,并为公众提供服务。1991年美国户外领导学校和美国林务署整理了二十年来各种“为荒野也带来最少冲击之技术”的思想,共同定制了LNT法则。美国国家户外领导学校很早就被认识到在发展和教育低影响远足和露营实践活动的领导作用,在许多单位和组织的资助下,一个提供非营利性的组织单位——Leave No Trace于1994年成立,肩负起推广和传播LNT原则和户外环保精神的使命[5]。
2.3 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越来越越凸显其重要性。就国家层面,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并且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6]。对于户外而言,倡导“安全、科学、环保”的户外理念,增强户外安全意识,普及户外安全常识,推动户外运动健康发展。其中倡导中“环保”理念中就有关于环境最小冲击法则(即LNT法则)致力于为所有人营造一种快乐、健康、环保的自然环境。通过这种手段,将人们在享受户外活动时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小[7]。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以“Leave No Trace”环保理念在我国户外教育体系中推广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户外环保”和“Leave No Trace”获得硕士论文3篇期刊13篇。并查阅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省图书馆以及通过咨询中国登山协会环保课程的专家老师获得理论支持。
3.2.2 实地考察法
由于本科阶段专项课主修户外运动,经常去户外参加徒步登山活动和户外环保课程的学习,亲历了户外参与人群对垃圾的处理的现状。有随地乱扔有、焚烧、掩埋、带走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处理自身产生的户外垃圾[8]。参差不齐的处理方式严重威胁户外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合理科学的处理户外垃圾才会使户外可持续为子孙后代服务。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户外爱好者环保教育课程
“户外运动证书培训体系”是针对户外爱好者的课程,让户外爱好者系统地学习户外知识与技能。建立安全、科学、环保理念,从一个初学者逐步成长为一个户外达人。近年来其中最为影响力的是户外品牌凯乐石支持和推广的户外教练成长计划,促进了这套体系的完善与普及。我国大理领攀户外运动学校建立的Leave No Trace初阶、高阶课程。巅峰户外运动学校的课程构建体系美国NOLS(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国家户外领导力课程中建立的(Leave No Trace)不留痕迹的户外理念。成都荒野探索户外运动学校建立的Leave No Trace初阶、高阶课程。这些户外运动学校课程构建体系及课程内容都安排了Leave No Trace这一户外环保理念。旨在教育更多的户外爱好者、户外教练及户外老师将环保理念传播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并在户外实践过程中贯彻这一户外理念。
4.2 高校户外社团环保理念
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冒险性与挑战性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青睐,目前户外运动在我国高校主要以社团的形式在发展,高校户外运动社团作为推动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户外社团是户外运动的新生代,是户外运动未来的中坚力量[9]。高校学生户外社团也是户外环保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尤其是近两年来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户外爱好者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户外人群每年都在递增,为了让高校户外人群在户外出行中科学环保。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国登山协会牵头、地方登协大力支持下,户外运动学校、户外俱乐部对学生户外社团进行户外公益培训。其目的是让高校将户外环保理念传承发扬。
4.3 营地教育环保课程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主体,拓展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空间,促进全国户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让青少年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体育活动的良好品质,建设“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以示范性、探索性的特点成为新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民健身工程”专项路径建设模式的一条新举措。特别是青少年营地教育课程中倡导青少年作户外环保的小卫士,合理妥善处理身边垃圾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10]。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项国策而要成为每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牢牢记住的使命。
表1 营地教育的发展阶段
4.3 户外运动学校环保课程
凯乐石大理领攀户外运动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正式注册的户外运动学校。学校与大理大学、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提供高校户外类课程,进一步合作开办户外运动专业。同时,学校面向全国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户外运动专业人士,学校与美国LNT课程、美国户外领导力学校(NOLS)、国际野外医疗协会培训(WMAI)教育等深入合作,引入精华课程与国内户外教育结合。针对户外爱好者的课程,建立初级户外、中级户外、远征户外、户外领队、户外教练的系统化、进阶式课程培训体系,同时在凯乐石品牌的持续支持和推动下开展的户外教练成长计划,截止目前,全国累计培训户外爱好者总人次已逾万人,为户外爱好者提供系统户外知识技能的学习计划,树立科学、环保的户外理念。
4.4 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环保课程
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国登山协会于2005年正式成立了培训部(但培训工作早在1999年已经开展),主要职责是负责登山及相关运动(高山探险、山地户外运动、攀岩、拓展)的等级培训认证和技术培训,倡导“安全、科学和环保”的培训教育理念,其中环保课程涵盖户外初、中、高级户外指导员。尤其对“Leave No Trace”理念倡导户外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继承和发扬登山精神,传播登山文化,加强登山户外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行前计划与准备不充分,对事物分类包装处理不当导致户外垃圾。户外参与者户外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思想上不够重视环保致使满山垃圾成片。处理户外垃圾的方式方法不当,使垃圾降解时间增加不利于环境长足发展。户外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户外环保的监督惩罚力度不够,使得垃圾遍野。政府环保部门对户外资源的保护和户外环保宣传有待加强。
5.2 建议
提前计划与准备阶段,包装类食物应尽量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保鲜类食品分类装于可重复利用的密封袋内。提高户外出行的环保意识,从源头制止垃圾产生。这样就避免在户外处理不当的尴尬。学习户外环保知识掌握科学有效处理垃圾的方法。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加大环保力度,严格要求户外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按环保原则和环境保护政策进行户外活动。高校社团应做好积极性正向引导,倡导大学生坚持“安全、科学、环保”的户外理念出行或参加户外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