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8-10-08魏春霞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危重胃管神经内科

魏春霞

(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青海 西宁 810007)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表现,这对患者的饮食摄入造成影响,部分患者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这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疾病出现进展的重要因素[1]。由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尚正常,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十分必要,这对于缩短住院时长、降低临床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2]。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危重患者74例,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取得较为满意结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危重患者74例,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中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7~78)岁,平均年龄(52.6±7.3)岁,平均病程时长(2~10)天;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34~76)岁,平均年龄(52.6±7.4)岁,平均病程时长(1~10)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及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肠内营养:患者如前第二日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置入胃管连接注射器,将准备好的肠内营养制剂通过胃管打入胃内,注意严格控制速度、总量及食物温度,密切监测患者进食后的反应,避免出现误吸、反流等状况,一旦出现应当予以胃肠减压,再次从胃管注入营养制剂应当减慢速度。(2)系统性护理干预: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告知营养支持的重要意义,嘱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完成胃管置入后再次检查管道通畅程度,妥善保管胃管,避免拉扯、折叠的发生,主要使用管路期间的干净卫生。督促患者每日清洁口腔,每日观察口腔内卫生情况,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保持病房内卫生整洁,加强对各种医疗用品的消毒清理。

1.3 检测指标

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及护理满意程度,血清蛋白水平检测项目包括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数值显著超过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情况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59%、72.9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情况对比

3.结论

重症医学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其中患者病情危重,是临床重点监护及诊治的对象。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进食困难、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对该类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及肠内营养支持十分必要[3]。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对于疾病恢复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生理需求,对于危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降低临床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4]。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血浆蛋白浓度低下,营养状况不佳的问题,通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这对于降低临床并发症及死亡率十分有利。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危重患者74例,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数值显著超过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危重胃管神经内科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