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湖古堰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初探

2018-10-08金康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洪泽湖景区智慧

金康玲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引言

洪泽湖古堰景区位于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泽湖畔。景区主要包括洪泽湖大堤、水釜城、渔人湾、欢乐园四大旅游片区,是一个融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大湖观光、森林探秘、现代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是我国4A级景区,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洪泽县也开始着力发展智慧旅游。在《洪泽县旅游局2014年工作总结》《洪泽县旅游局2015年1—9月份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洪泽旅游“十三五”计划》(2015年9月30日)、《洪泽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洪泽湖古堰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修订版)等文件中,都指出要建设洪泽湖智慧旅游。

一、智慧景区的概念及特点

2008年IBM首先推出“智慧地球”商业计划[1],而“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实践。IBM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信息和通讯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智慧城市在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两大领域的推广型应用,是将服务对象由城市居民向外来游客的内涵式延生。而在智慧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智慧景区的概念却没有统一定义[2~13]。但通过对智慧景区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对智慧景区的特点做出以下概括。

第一,科技性。智慧景区的建设融入了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云计算、移动客户端、通信网络及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高新前沿技术,具有很强的科技性[14]。

第二,目的性。智慧景区建设要服务于企业、政府、游客,实现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政务[15]。

第三,产业联动性。智慧景区的建设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支持,最终实现景区与景区、景区与企业、景区与政府、景区与城市之间的互联[16]。

第四,主动性。智慧景区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主动采集数据,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并能及时对各种安全事件做出评估、预防,做到防患未然[17]。

而在智慧景区智慧建设标准及体系建立方面,也仍然没有统一结论。党安荣(2011)认为,“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3个平台、5大系统、7项保障”[18];邓贤峰、李霞(2012)从游客体验、景区管理、旅游产品三个维度,提出建设“智慧景区”[5];金波(2014)以浙江省温州市的江心屿景区为例,研究认为景区智慧旅游发展需要构建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游客服务标准体系和运行管理标准体系[19];张红英、曹培培(2014)研究指出,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通信网络、景区综合管理、电子门票和电子门禁、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游客服务和互动体验、智慧景区建设规划和旅游事故及游戏软件、创新项目等8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20];韩玲华、姚国章(2014)认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主要由制度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综合数据库系统、共享服务系统、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与运营管理体系八个部分组成[15];黄剑锋、陆林、张 (2015)基于技术接受视角,以旅游者和景区运营者两类应用主体为导向,从基础、平台、构架、功能、价值等层面系统分析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框架与策略[21];汪侠、甄峰、吴小根(2015)基于游客视角,提出应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智能系统、智慧游览系统、智慧预报系统、旅游电子支付、景区综合智能系统、景区安全救助智能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和景区资源保护智能系统9个方面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22];李金峰、时书霞(2017)从景区环境监测、景区智能安防、景区能源管理、景区交通管理、公共发布平台、智能管理服务、其他(智能办公管理、医疗卫生、景区智慧购物)等方面,对兰州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23];仲鑫、杨阿莉(2017)基于顾客体验与满意度从景区运营管理系统、游客服务系统二个维度,构建“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24];潘琛(2017)认为,智慧景区管理系统包括景区办公系统、游客服务系统、电子营销系统、商户管理系统[25]。综上所述,国内对智慧景区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参考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智慧景区建设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洪泽湖古堰景区自身的特点,构建洪泽湖古堰景区的智慧旅游平台。个(19个省+43个市)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16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划。虽然智慧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发展时间尚短,大部分旅游景区的智慧化建设仍处于起始阶段。

三、洪泽湖古堰景区智慧平台构建

二、国内智慧景区建设情况

在我国,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被国务院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发展迅猛。2004年国家建设部制定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我国开始开展“数字景区”示范工程。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11年国家旅游局又明确将“智慧旅游”写入了《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中,明确提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任务就是要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3年初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天津等共15个城市。国家旅游发展委员会又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在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国打造1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已有62

(一)洪泽湖古堰景区智慧平台建设要求

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消费方式的现代化。结合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当前国内旅游发展的现状,洪泽湖古堰景区的智慧化建设将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古堰景区发展智慧旅游的先决条件。在建设中,既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又要兼顾整体景观的协调度,也为游憩系统、景观系统、消费体系、保障体系、环境保护体系、营销传播系统、服务体系、旅游保障体系等奠定基础。

深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古堰景区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传承上起到巨大的作用。在继续开发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同时,古堰景区应当深耕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主题,打造与景观特色景观文化紧密联系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而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从原有的被动式参观游览转为主动式参与体验,因此需要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情境化、体验化,才能获得景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着重搭建统一管理平台。数字地球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已经如火如荼,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技术应用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旅游管理的“智慧化”就是要能通过平台化运作实现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游客体验,为景区实现精准营销,同时提高旅游景区的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实现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

(二)洪泽湖古堰景区智慧平台建设

洪泽湖古堰景区智慧管理系统包括支撑层和应用层。其中支撑层包括景区管控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应用层包括浏览车调度系统、自行车租赁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停车联网系统、讲解员管理系统、游客投诉与建议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1.智慧景区管控平台。包含数据交换中心及景区数据库,包含旅游基本信息数据库(人员、设备、车辆等)、旅游业务数据库(景区电子地图数据、客流检测、车辆调度、讲解员管理、停车联网系统、监控、广播等系统业务数据)、旅游主题数据库(各项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景区内部系统间数据,例如人员车辆定位信息、停车场车位信息、自行车租赁信息等;景区与行业管理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体系,实现景区与行业管理部门数据的上传和下发(见图2)。

一是综合视图展示,提供对游览车运营、自行车租赁、停车场车位使用,以及游客流量信息、安防监测信息等业务数据基于GIS地图集中展现功能。二是景区设施管理,将景区的设施图形化说明,对设备设施的实际状态进行显示(包括景区监控、广播、酒店、厕所的资源)。三是决策分析,针对景区内主要的出入口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判断客流趋势、销售趋势,在客流量预警的时候指导应对策略,销售淡/旺季预警促进调整经营思路。四是业务流程管理,内部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景区内部代办事宜流转工作的查看,并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提供的接口实现业务流程的创建,应急事件,在景区管控平台实现报警提醒。五是评价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投诉体系,分类统计信息跟踪并监督处理流程。六是系统管理,根据景区的实际管理需求和组织架构灵活设置部门信息、用户角色和管理权限,实现单点登录,为不同的用户角色提供个性化的管理界面。

图2 景区管控平台结构图

2.应急指挥系统。基于分布式通信处理调度手段,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以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为纽带,以事件分析系统为核心,有效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监控系统、LED显示系统等,将各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同时实现与信息发布系统联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快速反应、协同行动和决策指挥的能力(见图3)。

图3 应急指挥系统结构图

3.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一是游览车/船调度系统,针对景区的游览车/船建设调度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车辆实时定位、游览车调度、统计分析等功能(见图4);二是自行车租赁系统,基于GIS地图实现景区自行车的租赁管理,包括在线预订、定期检修提醒、统计分析管理等功能(见图5);三是信息发布系统,基于GIS地图实现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远程发布、旅游服务资讯发布、公益宣传、景区动态等信息的发布(见图6);四是停车联网系统,主要包括通道管理、收费方案制定、车位实时信息、停车收费、统计分析等功能(见图7);五是人员管理系统,基于GIS地图实现包括讲解员或其他人员管理、排班、到岗管理、调度、公务接待记录、绩效统计等功能(见下页图8);六是评价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如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官网、电话、APP)建立评价与建议体系,分类统计信息跟踪并监督处理流程(见下页图9)。

图4 浏览车调度系统结构图

图5 自行车租赁系统结构图

图6 信息发布系统结构图

图7 停车联网系统结构图

图8 讲解员管理系统结构图

图9 游客投诉与建议系统结构图

结语

洪泽湖古堰景区的智慧管理体系建设主要为游客、政府和景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智慧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游客层级。主要实现对游客的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游客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旅游信息服务;通过使用多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务;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和服务;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其次,政府和景区层级。政府可以通过旅游资讯宣传、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监控等平台的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建设的后台服务,并推动智慧景区及智慧旅游甚至是智慧城市相关建设标准的制定。而景区可以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务、统一管理。

最后,企业层级。企业层级主要涉及旅行社、酒店、餐饮和乡村以及旅游网络营销等商业组织,通过智慧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享受智慧体系提供的信息化服务,获取应用系统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猜你喜欢

洪泽湖景区智慧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摘牌』
“摘牌”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某景区留念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