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继电器机械耐久性对释放电压影响的研究

2018-10-08陈红波

汽车电器 2018年9期
关键词:簧片刀口铁芯

陈红波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1)

汽车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切换汽车用电器负载和载流,这就要求继电器不仅需要满足规定的负载切换能力,同时也要求继电器在规定的动作次数范围内电气参数也要合格。通常情况下电磁继电器机械耐久性试验后,释放电压变化大且容易超出规定的范围。在实际工况中,汽车电气电路不仅电压波动范围大,而且大部分负载电流大。如果继电器释放电压小于线圈两端残余的电压,继电器不切换,被控制负载一直通电,会出现电路过热导致汽车起火。一般情况下,解决释放电压变化大的问题是采取提高继电器的初始释放电压,但是汽车继电器发展趋势是:小型化、低能耗、高负载、大电流PCB继电器替代插入式继电器。因此,设计裕量比较少,过多提高继电器初始释放电压,会影响继电器吸反力曲线的匹配性,有可能达不到当初的设计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对汽车超小型PCB式继电器机械耐久试验后释放电压变大的原因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确认机械耐久试验后释放电压变化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 机械耐久性试验条件

机械耐久性试验是评定继电器在额定激励条件下,在全部延长的循环次数中的机械性能,确保继电器全生命周期内能可靠动作。试验的方法是按IEC 61810-7(继电器试验和测试程序技术要求)的4.31条(机械耐久性)规定进行试验,并应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①总的循环次数:107次;②监测方法:中间检测(总寿命次数的每20%做一次检测);③失效判据:动作电压、释放电压、接触电压降超过标准的规定;④温度:室温;⑤激励值:额定电压;⑥循环速率和占空比:循环速率300次/min,占空比50%;⑦触点负载:无。

2 机械耐久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继电器试验过程中释放电压的变化趋势

从释放电压变化趋势(图1)来看,继电器释放电压在0~200万次过程中变化比较明显,在200万~1000万次变化的斜率在减小,但也是一直在减小,在600万次就出现释放电压超出规格下限。释放电压试验前平均值为2.05V,试验后平均值为0.78V,变化61.95%。

图1 释放电压变化

2.2 试验前后继电器磁路的分析

2.2.1 衔铁与轭铁接触处试验前后的对比(表1)

2.2.2 衔铁与铁芯碰撞处试验前后对比(表2)

表2 衔铁与铁芯碰撞处试验前后对比

2.2.3 试验前后变化点对继电器的影响

继电器在设计时,为了避免衔铁在轭铁刀口面转动发生支点转换,继电器在吸合状态下,衔铁与轭铁刀口斜面存在空隙。在机械耐久性试验过程中,衔铁与铁芯一直碰撞,导致铁芯极面的磨损;继电器吸合后,衔铁与轭铁刀口斜面的空隙明显变小,同时继电器超行程变大。

轭铁刀口面是一个有一定宽度和斜度的面。继电器在释放状态时,衔铁与轭铁刀口面的接触部分是中间低、两边高,在显微镜下观察,轭铁刀口面两边支撑衔铁,中间有空隙。机械耐久试验后,轭铁刀口面两边支撑点被磨损,与中间部分一样高,衔铁与轭铁刀口面不存在空隙,最终导致磁间隙变小和轭铁刀口面与铁芯极面的落差变小,分别产生的影响:继电器的吸力增加和继电器超行程变小。

3 释放电压变化大的理论分析

3.1 吸反力曲线分析

从继电器机械耐久试验后分析来看,铁芯极面和轭铁刀口面都出现磨损,采用吸反力曲线进行理论分析对释放电压的影响。

3.1.1 铁芯极面磨损

如图2所示,随着铁芯极面的磨损,继电器吸合位置由O点变化至O′点,反力曲线1由A点延伸到B点,释放电压吸力曲线1由A点延伸到C点,此时,继电器无法释放。为让继电器释放,继电器的释放电压需减小,继电器释放电压吸力曲线由吸力曲线1变为吸力曲线2,与反力曲线1交于B点。因此,铁芯极面的磨损,会导致继电器释放电压变小。

3.1.2 轭铁刀口磨损

如图3所示,随着轭铁刀口磨损,由于磁间隙的变小,继电器的吸力曲线变大,释放电压吸力曲线由吸力曲线1变为吸力曲线2;同时超行程变小,反力曲线由反力曲线1变成反力曲线2。在同等电压下,继电器不释放。为使继电器释放,继电器的释放电压需下降,使吸力曲线与反力曲线重新交于C′点,即由吸力曲线2降为吸力曲线3。因此,轭铁刀口面磨损会导致继电器释放电压变小。

3.2 动簧片应力的分析

继电器在动作过程中,动簧片反力随变形而变化,动簧片应力也随之变化,即动簧片会承受交变应力,动簧片存在疲劳导致继电器有释放电压变小的可能,需要对动簧片的应力进行理论计算。

3.2.1 簧片的应力计算公式

应力计算公式:σ=M/Z=6PL/(Bt2)式中:P——簧片受力,N;L——簧片的长度,mm;B——簧片宽度,mm;t——簧片厚度,mm。

应力振幅σa=(σmax-σmin)/2

平均应力σm=(σmax+σmin)/2

图4 簧片尺寸示意图

3.2.2 继电器动簧片的应力

图5为继电器装配结构示意图。根据其结构,判断动簧应力集中部位主要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动簧大角折弯处,另一个是与衔铁铆接处。根据应力计算公式得到两处的应力振幅和平均应力(表3),取两者中的最大值进行判断。

图5 继电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表3 应力振幅和平均应力

3.2.3 继电器动簧片的应力判断

动簧片在动簧大角折弯处和在与衔铁铆接处的应力计算,得到最大应力振幅(103.31 MPa)和最大平均应力(69.17 MPa)。查所用动簧片材料(材料1)的S-N曲线(图6)得107次反复振动最大应力振幅值为280 MPa,及其屈服强度(412 Mpa)和拉伸强度(573 Mpa),得出动簧片应力合格区域(图7)。根据应力振幅和平均应力数据对应于疲劳极限图的合格区域,动簧片不存在过应力,不是导致释放电压变化大的主要原因。

图7 疲劳极限判断图

4 要因验证

取样进行机械耐久试验,试验次数200万次,对比试验前后的反力曲线,对比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试验前后反力曲线对比

通过对机械耐久性试验前后继电器的反力曲线对比,机械耐久后,继电器的反力曲线变化与理论分析的变化一致。

5 改善验证

要想改善试验后释放电压变化大的问题,需要对铁芯极面和轭铁刀口面磨损进行改善。从加工精度和制造成本上考虑,轭铁刀口面支撑边不一样高暂时不采取措施,优先选择改善铁芯极面的磨损。改善铁芯极面的磨损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改善铁芯极面的表面处理,增加其耐磨性;另一种是优化吸反力曲线,减少衔铁对铁芯的撞击力。从改善措施的难易考虑,先选择改善铁芯极面的表面处理,铁芯表面原来只有镀镍,更改后先镀铜再镀镍。

使用更改后的铁芯样品进行机械耐久试验,试验前后的释放电压对比见图9。

继电器机械耐久试验前释放电压平均值为1.835V,试验后释放电压平均值为1.21V,变化率为34.06%,与改善前变化率61.95%对比有明显的改善,并且都在合格的范围内。

铁芯镀层更改后,试验前后的铁芯极面形貌对比见图10。

图9 试验前后的释放电压对比

图10 试验前后的铁芯极面形貌对比

通过铁芯极面的对比,铁芯镀层更改后,有效减少了机械耐久后铁芯极面的磨损,有效减小了释放电压的变化量。

6 结束语

通过对汽车超小型PCB式继电器机械耐久试验前后的分析研究,找到造成继电器释放电压变化大的主要原因如下:①铁芯极面的磨损,导致继电器反力曲线变化;②轭铁刀口面磨损,导致继电器反力曲线及吸力曲线发生变化。

通过更改铁芯镀层,由镀镍更改为先镀铜后镀镍,提高了镀层耐磨性能,可以有效改善继电器机械耐久试验后释放电压变小的问题,满足了标准和整车实际使用要求。如果想进一步改善释放电压变小的问题,需要对轭铁刀口面进行改善和进一步优化吸反力曲线。

猜你喜欢

簧片刀口铁芯
卡鲁玛水电站定子修复施工工艺探讨
110kV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异常误判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你好,口琴
等寿命曲线的变截面钢板弹簧可靠性分析方法
“安全气囊”手机壳
没有“刀口”的神经内镜技术
10kV干式变压器铁芯发热问题研究
“藏不住”的衣架
在刀口上
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