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中的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探讨

2018-09-30周小梅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对策

周小梅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的提出,各大高校纷纷加大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力度,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一支优秀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队伍做支撑。本文将对“双一流”背景下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校 基层行政管理 对策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各所高校,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毫无疑问,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但高校不只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还有连接在其中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前提与基础。而基层行政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对高校变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实现“双一流”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高校基层行政管理水平。

一、高校基层行政管理现状与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作為教学、育人、科研、服务的机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必然是首位,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是为此服务的。然而,由于行政管理工作服务的具体对象是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以及“天之骄子”般的大学生,这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通常会被认为难度低、贡献小,更为甚者,对于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配合。虽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孰为首的争论一直存在,但在一些学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及人员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包括管理水平的提升、职业的发展、薪酬的体现等方面。这些被忽视的方方面面导致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成为高校的边缘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进而最终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2.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颁布各类规章制度,以规范师生的各种行为活动,但是缺乏与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相关制度。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为师生服务的,而这些工作又十分繁杂,如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依据,工作无制度可依,随意性较大[1]。另外,制度的缺乏导致各个岗位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在运行中容易出现具体事务落实不到具体责任人的情况,上级的部署得不到充分落实。总之,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影响高校基层行政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3.专业组织缺位

专业组织是指由具有共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自我管理的组织,具有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遍化的行动规范的组织[2]。专业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学会、协会、联盟、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可以使一个职业或个人更加专业化。对于高校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组织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在科研、学科方面有很多专业组织,但是纯粹由高校管理人员组成、致力于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发展的独立、稳定的专业组织仍然缺位。而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由于工作性质所限,埋头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设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晋升到一定职务以后才能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组织[3]。

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不会使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人员几乎不存在,但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观念守旧,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作模式,办事拖沓,缺乏灵活性和积极性,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受到轻视。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但大多数人员专业不对口,对专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加之行政管理工作被认为只要是正常人就可以胜任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受过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行政管理经验,导致行政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5.人员自我认同程度低

由于行政管理工作往往不被重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教职工中又属于学历较低的群体,工资是最低的,职务晋升机会较少,导致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认同程度低。部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责任,工作积极性差,服务意识不强,更不能用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行政管理工作虽然是处理行政事务,但需要对相关教学和科研情况有充足的了解,从而真正服务于教学科研事业。否则,只是在机械地完成转达各项通知、收集材料、上交材料等重复性动作,不仅会使管理人员产生倦怠心理,对整个学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也会大打折扣。

二、高校基层管理问题解决手段

1.给予重视

基层行政管理之于一所高校的作用不容小觑,领导层面应该加强对基层行政管理及人员的重视与关注。同时,引导高校教师、学生尊重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各方应充分认识到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招生、教学、考试、毕业等各个环节的付出。尤其是行政管理领导层,不能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等同于简单劳动力,每天急于应付各类烦冗的日常工作,应该在保证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多一些对基层行政管理问题的思考,注重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的提升,推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基层行政管理效率。

2.健全制度

健全制度包括两方面:一是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一所高校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应该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同时对每一项工作内容制定操作流程与规范,这样才能使工作落实到人,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依可循,即使新人上岗也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可让师生有据可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考核与激励制度。由于工作内容与性质不同,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通常无法进行量化。然而这一群体又是繁忙的。因此,需要对这一系列人员制定单独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包括薪酬、职称、职业生涯等方面。此外,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服务的满意度应纳入考核范围。

3.提高素养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提升地位,必须提高素养。首先是专业素质。不管之前学习的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既然身在这个岗位,就必须掌握本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与业务能,例如公文写作、人际沟通、计算机技术等。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当前信息化水平极高的时代,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能停留于传统方式,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结合计算机和互联网,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次是服务素质。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工作,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应增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尤其是精细化服务意识,即主动了解和學习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不能只关注行政事务,还应该多关注与参与教学与科研活动,对本学院各专业内容和研究方向有基本的了解,以更好地与本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

4.加强培训

目前,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十分欠缺,外出参加交流活动的机会亦难获得。高校科研培训、专业培训等倾向于教学一线教师,忽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需要[4]。没有培训,没有交流,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便很难提升自我,改进工作方式。而只有从学校层面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外出交流的机会,才能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由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处理许多日常工作,大多需要严格实行坐班制,很难抽出时间外出培训交流。因此,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此外,平时校际之间的走访交流活动也要尽量参加,因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只有深入教学科研,了解师生的需求,才能对自身工作加以改进。另外,可以增加校内培训,如邀请专家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以更好地适应自身岗位的需求。

5.加强专业组织建设

由于当前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组织极少且不稳定,现存的一些专业组织没有定期开展研讨活动,高校基层管理人员能参与专业组织的少之又少。只有立足于高校管理人员的内在发展需要和高校管理职业专业化建设的要求,吸纳高校基层管理人员参与专业组织,才能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对于高校基层管理人员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使之成为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发展的平台。因此,提升高校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必须致力于加强专业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活动,不仅注重工作经验交流,还要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研讨和反思,为高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提供动力和支撑。

基层行政管理是一所学校的硬件设备,如果硬件设备跟不上,再好的软件也难以运行。因此,高校在“双一流”的环境下应充分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因为,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和优秀的行政管理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冠.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90-191.

[2]熊华,丁艳.美国大学教师专业组织使命的实现[J].现代大学教育,2013(5):85-86.

[3]何淑通.高校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组织状况之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75-79.

[4]王琼.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与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9):280-282.

猜你喜欢

双一流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