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常规新编
2018-09-30郭道元
郭道元
关键词: 体育;课堂常规;新编;课前;课中;课后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8-0074-01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备好课、布置好场地与器材。
2.学生处理好“小生活”。即课前上完厕所,夏季适量饮水,将手机关闭或调到静音状态并放入课堂备好的手机袋内,等等。
3.师生均穿适合运动的服装与鞋子,清除身上易引起伤害的物件;女教师忌化浓妆以及佩戴吸引眼球的装饰,以免分散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
二、课中常规
1.教学组织常规
(1)“站位表”常规。根据上课队形每班画一个“站位表”,使每个学生的位置以坐标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是便于教师“对号入座”认识学生;二是缺勤的学生位置空缺,一目了然;三是便于准确记录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
(2)要领“口诀”常规。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为了使语言准确、精练、通俗、流畅,可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利于记忆。
(3)“小先生”常规。借助陶行知先生发明的“小先生制”,培养体育骨干辅助教学,实行体育委员按月轮流执政、小组长按周轮换上岗制度,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学的能力,营造互教、互学、互助、互爱、互动的学习氛围。
(4)哨声常规。分组轮换练习时,中间会出现教学内容和练习场地的变动,为了减少时间浪费,增加练习密度,可采用“三声哨”的调度策略。即教师发出第一声哨“嘟——”,各小组学生停止练习;第二声哨“嘟——”,小组长分别整队;第三声哨“嘟——”,小组长带队跑向轮换地点并组织新的练习。另外,还可以利用哨声长短,组合运用来调动学生。
(5)“激励”常规。学生练习时,巡视的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如教师作出“对”“很好”等即时性肯定评价,能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教师报以“不错”“坚持”等评价,能起到即刻鼓励的作用;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则采用婉转的语言纠正。同时,教师用“多情”的眼神、和蔼可亲的面容、恰到好处的手势,还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效。
(6)“先学后教”常规。为了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于一些不具危险性的技术动作,先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待时机成熟后,教师再教。
(7)“课堂展示”常规。课上安排适当的汇报表演时间,让有胆量、有特色、有创新的学生进行展示,借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刺激观摩的学生跃跃欲试、争相模仿。
2.学习方式常规
(1)自主学习常规。试以篮球投篮练习为例,通常采用:第一步,学生自己选择投篮距离,体现出了“自选”;第二步,学生自己设置一分钟命中的次數,体现出了“自定”;第三步,学生思考如何投篮,体现出了“自想”;第四步,学生尝试练习和体验,体现的是“自练”;第五步,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现的是“自评”;第六步,达成目标和未达成目标的分别自我设置新的目标,体现的是“自设”。通过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自主学习空间,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合作学习常规。设计学生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中采用双人操的形式配合练习,体验互动的合作;引导学生在技术学习中接受他人指导而正确完成动作,体验互助的合作;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比赛,学会分工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的观念,体现团队的合作。
(3)探究学习常规。在学生练习之前,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变一变”,不断探究“答案”,最终学会正确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4)拓展学习常规。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初具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出要求,以达成新的学习目标。其广度拓展如动作的迁移、类比、创新等;深度拓展主要为技术的巩固,练习难度的提高,动作更加优美,等等。
3.运动安全常规
(1)跑的项目要求。除迎面接力练习之外,禁止迎面同道赛跑以及横向串道赛跑,防止跑动中身体相撞而受伤;长跑比赛终点处须安排专门的保护人员,做好发生重力性休克事件的防范工作。
(2)跳跃项目要求。前一人跳入沙坑或海绵垫,待其完全离开之后,后一人方可开始试跳,避免出现身体叠压而受伤。
(3)投掷项目要求。集体投掷,一定要听从口令指挥。听到“开始”口令,才能进行同方向的投掷;再听到“捡器材”口令,才能出发捡回器材,严禁随意投掷。
(4)体操项目要求。体操练习时,既要学生学会体操动作,还要其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三、课后常规
课堂教学的结束,只是时间意义上的暂时中断,并不代表课程学习的全部完成。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及时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反思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与完善下一次课的教学计划,并集中撰写系统的教学反思;学生要进一步复习巩固课中的学习内容,并尝试以运动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活动的内容,记录身心的感受,记录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