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商务汉语课程开发的“5W1H”需求分析框架

2018-09-30徐新颜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商务框架汉语

徐新颜

摘 要: 本文针对商务汉语课程的开发提出一种基于“5W1H”的需求分析框架,从六个方面确定需求分析要素,按照“辨识需求——分析现状——找出原因——提出并改善”的分析路径对各项需求加以细分,深入分析并提出改善办法。因其更关注商务汉语课程的产品属性并使用了结构化的思维方法,“5W1H”框架的结构简单明了。据此设计和实施的需求调查将具备更强的通用性与操作性,能有效地辨识和满足目标学习者最集中普遍的学习需求,依据需求分析结论开发的商务汉语课程也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ESP 5W1H 需求分析 课程开发

一、商务汉语需求分析的研究现状

商务汉语作为一门特殊用途语言(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课程,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而设计开发的。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外汉语学界早已对商务汉语学习中应用ESP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举得了丰硕成果,就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在商务汉语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也早已达成共识。正如二语习得研究专家Michael H. Long(2011)所说:“一个教学设计不应该在没有需求分析的情况下被设计出来。”

但是,将ESP理论具体应用到商务汉语课程开发项目中时,其表现却有所欠缺,具体表现为:

(一)实际需求分析总是以课程开发与推广为首要目标,分析对象不仅被视为一门课程,更被视为一种产品,其产品属性和市场竞争力更被关注;EPS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通常关注其语言属性而忽视其产品属性,对学习需求的辨识不能有效服务于商务汉语课程的营销推广。

(二)商务汉语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产品。EPS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了语言属性却忽视了产品属性,没有考虑到需求分析服务于课程的开发与推广;源于指导英语学习的理论,更未考虑到在当今商业环境下对汉语的具体学习需求。若仅用ESP理论指导商务汉语课程开发,市场眼光和商业思维将会有所欠缺,对需求的辨识不能有效服务于课程的营销推广,依据需求分析结论开发的课程在教育培训市场上可能会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课程开发大多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为主,缺乏商务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导致经需求分析后开发的课程内容与现实商务工作有所脱节,部分教材市场定位模糊,目标学习者不能明确锁定,部分教学实例不能满足现实交际应用中的目标场景需求。

(四)源于指导英语学习的ESP理论,不能完全指导汉语学习,尤其未能深入顾及中国当今的商业市场环境对商务汉语学习的具体需求。

二、面向产品开发的“5W1H”分析框架

教学是教学培训机构面向目标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教材作为课程的工具与载体是满足目标学习者需求的一种产品。“教学服务+教材产品”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程,其开发、推广和实施均应符合商业化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原理。

商务汉语作为一门面向商务人士、应用于商业领域的应用语言学课程,其产品属性尤为显著。因此,完全可以运用一种基于产品开发的需求分析框架,针对商务汉语课程开发进行全面和深入的需求分析。“5W1H”是一种目前在产品开发与营销领域运用非常成熟的需求分析框架(以下简称“5W1H”框架)。

“5W1H”是受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的启发,经过长期运用、总结和变迁,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思维分析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不断的扩展,“5W1H”还衍生许出“5W2H”、“5W2H1E”等更具针对性的分析框架。但在进行产品需求分析的时候,仍然是最基本的“5W1H”框架在业界应用最广泛。

进行产品需求分析时,“5W1H”框架要求产品开发者以待开发产品为分析对象,基于目标用户的立场,从以下六个方面辨识问题、分析原因并寻求改善:哪些人(Who)会购买产品,为什么(Why)会购买该产品,期望产品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和属性(What),会在什么时间(When)和场合下(Where)下購买,用户会在哪些条件和方式(How)下购买。如果能从这六个方面将各项需求要素都一一分析清楚,并加以归纳综合,就能有效辨识目标用户对产品的最主要集中的需求。产品和营销专家认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能够响应这些核心需求并融入其产品特性的产品将是市场竞争力最强的产品。

一方面,“5W1H”是一套全面又简单实用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的分析要素进行有效的梳理和组织,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框架,有利于人们按习惯的逻辑方式全面思考。另一方面,调查分析充分运用“提问—回答”这一直接明了的描述和沟通方式,形成了商业化的表述方法,便于不同背景的调查者与受访者间的沟通理解和协同合作。

在ESP教学界,已有人运用“5W1H”的观点对机械英语(李锐鹏,2016)、医学英语(任荣政、丁年青,2012)等课程的学习需求进行了要素分析,段沫(2010)基于ESP理论总结归纳了汉语学习中目标情景的六个要素(6W)。上述研究主要侧重于从需求分析要素角度对ESP理论进行补充与深入分析,但没有从产品开发角度挖掘课程的内在产品属性,对需求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实践环节研究较少。

将“5W1H”框架应用到商务汉语课程开发需求分析中,要求以目标学习者为中心,以待开发课程作为分析对象,将各分析因子按照既定框架结构分成6个分析类(如图1)并逐个思考分析:谁(Who)应该被界定为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和属性(What),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程序和方式(When)学习,在什么情景(Where)下应用商务汉语,目标学习者期望获得的学习条件和途径(How)是什么。

“5W1H”框架中,分析因子各自独立、互不重叠。“5W”侧重于从5个方面对需求进行辨识和描述:“Why”和“What”侧重于辨识总体需求,有助于课程内容的总体定位;“Where”、“When”和“Who”则是需求分析的细化部分,其中“Where”是商务汉语目标场景分析的核心内容。“How”则是在“5W”基础上调查实现学习目标需要的学习条件和途径,以明确在后期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境和策略、如何实施有效的课程营销推广策略。

图1 “5W1H”需求分析框架

三、“5W1H”框架与ESP框架的对比分析

目前商务汉语需求分析主要使用基于ESP理论的需求分析框架(以下简称“ESP框架”),包括John Munby的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TSA)和Hutchinson & Waters的需求分析模型等。

ESP框架侧重于从心理认知角度建立模型,分析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过程,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流程,提高学习效率。ESP框架将学习者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以语言使用目的为导向,强调在目标情景中学习者主观上认为自身须具备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学习需求以语言学习过程为导向,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客观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的期望。

ESP框架从分析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出发,要素分析全面而严密,但其内涵和相互联系比较复杂。例如,Hutchinson & Waters模型由13个分析类组成,进行实际调查时非语言学专业的调查参与者可能会觉得“目标需求分析”中的“语言使用动机”和“学习需求分析”中的“语言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叠加;John Munby模型中有7个分析类,调查参与者对有关“工作场景”的分析因子反复出现在各分析类中也会有些费解。

经“5W1H”框架与ESP框架比较分析发现,“5W”从5个方面描述了学习者的交际需求目标,与“目标需求分析”对应,即“通过课程学习后,所达到商务汉语水平能够应用于哪些期望的交际情景中”,分析结论有助于对目标学习者和目标学习内容的界定。“1H”与“学习需求分析”对应,即“为实现交际目标,希望如何进行学习”,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外界条件,也是对“5W”(目标需求分析)的一种主动响应(如图1)。

在John Munby目标情景分析中,使用者(participant)、目标范围(purposive domain)、职业领域(field of work)等分析因素分别对应了“5W1H”框架中的“Who”,“What”,“Where”等内容。可见,“5W1H”框架与ESP框架均“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满足“学习者需求”,从需求分析本质和内容看是一致与吻合的。但由于“5W1H”框架更广泛地运用了结构化和商业化的思维和表述方法,其在实践环节的通用性与可操作性更强,尤其适合于大型需求分析调查项目中不同专业、不同角色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四、“5W1H”分析路径

用户需求是复杂多样的,每一个大的需求中可以细分出若干具体需求,每一项具体需求在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都应有相应的课程特性与之对应。一次需求调查不能获得全部的学习需求,后续可能还需要针对细分需求进行重点调查。因此,针对商务汉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是一个持续、反复和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套可重复的通用分析路径支持。“5W1H”分析不仅对众多需求分析因子按结构化的框架进行了梳理和组织,而且按结构化的程序为我们设定了可重复的需求分析路径:

(一)设定目标与框架。首先由商务汉语教师牵头,由教学、商务、统计分析、出版、营销等人员组成需求调查小组,运用“5W1H”分析法,分别从语言教学、商务实务和营销推广的角度进行讨论和组织,共同设定需求分析的目标和框架。

(二)需求调查与分析。以“5W1H”框架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分析。使用合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目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排序和筛选,选择最主要集中的目标情景需求作为编写教学大纲和篇章规划的依据,使得课程对目标学习者的界定更明确、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三)需求细分。对主要集中需求应逐级细分,对每项细分需求再次运用“5W1H”分析框架,按照“辨识需求——分析现状——找出原因——提出改善”的通用分析路径多次反复分析,直至找到改善方法。

(四)需求响应。改善方法作為需求分析的结论,也是对最集中普遍需求的一种响应,在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就响应这些核心需求并落实到相应的内容、场景、教学策略和营销方案中,开发出的课程将成为教育培训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现实的商业世界日益变化,商务汉语学习者的需求随之不断改变,商务汉语课程及配套教材的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为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商务汉语课程需要为适应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而不断更新与完善。这意味着需求分析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是一个重复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基于“5W1H”的需求分析框架,其通用简便、可重复修正的特性将非常适用于商务汉语课程的需求分析和评估及课程的改进更新。

参考文献:

[1]段沫.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李锐鹏.用ESP理论的5W1H要素分析工程机械专业英语的课程需求[J].英语广场,2016(7).

[3]廖陈林.在华商务人士汉语使用情况的个案调查——目标情景需求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汉语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4]任荣政,丁年青.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5]孙静.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商务汉语教材主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6]Hutchinson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John Munby.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8]Michael H. Long.第二语言需求分析[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商务框架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WTO框架下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