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反思·成长

2018-09-29彭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反思评价

彭云

[摘 要]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标准和要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课,主要讲述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失败,让学生体会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中国而进行的不懈探索,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根据这节课中的几处细节,说说尝试,谈谈反思,以求成长。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2-0068-0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自此文件下发始,我市历史研训员便着手借助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向全市在职历史教师解读文本。2017年9月,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的撰文更是吹响了新一轮“课堂革命”的号角。对于历史学科新概念,大家由最初的“陌生”到慢慢地“接受”,再到“理解”、“实践”,对我们而言最有实效的就是讨论如何将核心素养贯彻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融进课堂、列入评价、渗透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前不久,笔者有幸上了一节校际示范课,课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借此课与兄弟学校教师共同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落地生根。

历史的魅力离不开细节,而历史细节又离不开故事,故事里必定有人物,有人就有了温度,历史课堂才富有生命力。叶小兵教授在《细节的重要》一文中讲到“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是优秀的历史讲述者,而要把历史讲‘活,离不开具体的情节” 。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选择与运用历史细节,实现“用教材教”,让学生感受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在梳理本课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历史细节值得关注,这就是蒋介石,一位学生都知道但不熟悉的历史人物。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以他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开教学。

一、时空观念:蒋介石人生履历的回顾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了解历史,需要准确地把握时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完成对历史真相的追溯与还原,无限接近历史事实。新课导入部分采用小切口大历史的方式,借助多媒体对蒋介石的生活年代、少时经历、人生履历及个人评价给予解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该历史人物的好奇心、探知欲,呆板的歷史知识立马鲜活了起来。

胡适曾说:“史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历史要这样做方才有趣味,方才有精彩。” 选取典型史料,解读蒋介石的生活年代,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横跨中国近现代两个历史时期;解读蒋介石的少时经历,幼年丧父,母亲抚养成人,母亲的行为举止对其的一生影响极其深刻;解读蒋介石的历任职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以蒋介石的个人评价收尾,辅之以恰如其分的温情叙述,增强史料的感染力,给学生在时间、空间上有了很大的发挥余地,能够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进而帮助学生神入历史时空,实现历史人物立体化,使学生由感性体验向理性认识过渡,彰显叙事的理性。

二、唯物史观:蒋介石的历史评价

对历史和历史教材的认识及把握离不开一定史观的指导,不同的史观对历史的认识不同,对教材知识的整合也不同。唯物史观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是把某一历史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分析,在初步实现历史人物立体化之后,选择某一历史时期之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引发讨论,切入新课。

对于国民革命时期的蒋介石,有人认为是“人民公敌”,有人认为是“革命英雄”,你赞成哪种观点?加以理由说明。要解读这一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贯彻唯物史观关于看待事物的论述:“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我们将研究对象蒋介石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国民革民时期”,具体辩证分析蒋介石的历史活动,准确把握个人观点。

三、历史解释:更贴切的新授课题

切入主题后,解读“国民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国民革命”一词最早出于1906年孙中山等人起草的《军政府宣言》,直到1922年陈独秀发表《造国论》,才首次使用“国民革命”,取代了以往“民主革命”口号,但陈独秀提出的“国民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革命”,即是民众联合的革命。之所以称之为“大革命”,可从以下几点来解释。

首先,从革命的领导阶级和组织形式来看。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两党合作全力推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国民党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其次,从斗争的口号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协同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压制;同时在帝国主义的策动下,国内军阀混战不断,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中共成立后,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革命的性质仍然是民主革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与此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孙中山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和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再次,从国民革命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来看。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的力量,又依靠工农的力量。如北伐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的胜利进军,又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互相促进,可以说,国民革命运动的胜利是各种革命力量团结合作的结果。

最后,从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和影响来看。国民革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消灭了封建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给帝国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尽管国民革命在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通俗来讲,民众联合的革命就是大革命。鉴于此,将国民革命定义为“国民大革命”更为贴切,更易为学生理解。

四、史料实证:孙中山的历史评价

法国史学家费弗尔在《为史学而战斗》中说“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史料,不仅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生解读史料的思维水平,更可教会他们一些史学方法。

在解说完黄埔军校创建的历史贡献后,学生感悟到当时的革命形势呈现出一片光明,学生的爱国报国之情一下子涌上心头,激动不已,但恰在此时,近代中国史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于北京病逝,终年59岁”。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由激昂高亢转入沉重悲痛之中,此时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讨论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主要有哪些?让学生梳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轨迹:兴中会、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国民革命……由此,引导学生给出定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国父等。利用衔接式的设问,有意识地渗透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无异于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证素养和理性意识是促使学生未来成为讲究证据、理性处事的现代公民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家国情怀:历史人物的故事细节

单纯的课堂文本解说往往显得苍白無力,只有依托于教材内容解读,辅之以适度史料分析,结合自身感悟,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课堂才是有生机的课堂。

在革命前途一片光明之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鼓舞着万千革命志士前赴后继。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中山先生逝世后,他的遗志奉行者蒋介石开始领导革命斗争,于是进入了国民革命的高潮时期——北伐战争。引导学生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理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过渡到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为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借助对事件的分析可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解释、正确的结论,让他们感受到强烈而浓厚的爱国情怀,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北伐的目的,可借助历史人物故事的细节有意识地将《两只老虎》与《北伐军歌》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国情怀。在蒋介石幼年之时,有这样一首儿歌经常在他耳旁唱起:“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这首儿歌对少时蒋介石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如此,作为北伐的领导者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鼓舞士气,便有意识地将儿时记忆重现,于是有了嘹亮的北伐军歌。顿时学生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并使他们深入理解了家与国的相互关系。

如此解读历史故事的思想内涵,可将家国情怀化为春雨,浇灌在历史育人课堂的主阵地上。也正是这些历史人物的生活细节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和温度,让家国情怀在历史的真实和温度中升华。

纵观这堂课,以国民革命时期的蒋介石历程为主线,对其故事叙述由“革命英雄”到“人民公敌”的形象转变,有血有肉,客观公正,立意高远,格局宽广。而且充分利用和挖掘史料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将历史核心素养有机整合在一起:“蒋中正人生履历”的时空观念,“北伐英雄”的民族认同感,通过史料实证的历史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石美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下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J].林区教学,2017(5).

[2] 石晓龙.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9).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反思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