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政治生活培养认同意识

2018-09-29司鹏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

司鹏

[摘 要]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感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才能使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通过政治生活的教学,特别是对国家机构、公民政治、政党职能、民族宗教和国际社会等方面的剖析,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认同意识。

[关键词]政治生活;认同意识;政治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2-0061-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指出,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感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才能使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生在经过了初中的政治学习之后,个人思想和意识逐渐成熟,开始对国家、政治和社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高中这个学生政治意识迅速成长的阶段,教师如果通过政治生活的教学加强学生对政治职能、民主政治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认同意识。

一、初识国家机构,培养学生对认同意识的兴趣

提及国家政治,大部分学生都会对此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政治生活第一部分是“国家”,首先以“什么是国家”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着重讲解国家的产生、含义、属性及构成要素。然后由抽象的概念延伸到我国国情,将我国的国体、政体如蓝图般向学生展开。最后以学生熟知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线索讲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职能。通过这样从抽象的我国国情再到学生熟知的政治知识的教授,可以大大促使学生提高对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加深对我国公民政治的了解。

二、了解公民政治,解答学生对认同意识的疑问

通过初识政治生活的第一部分,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我国公民是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选举属于政治生活吗?这类问题从国情出发,与公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第二部分“国家与公民”对于解答学生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公民由言论、出版、游行、集合等自由)和监督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学生在生活或家庭中享受到民主权利,可以增强对我国民主政治的荣誉感。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以及基本原则,结合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依法履行我国政治义务的责任感。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有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其具体方式包括信访举报、舆论监督、民主评议会、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这些具体的方式是学生在生活和新闻中常见的,学生会由此联想,政党在公民政治和国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三、认识政党职能,引导学生对认同意识的见解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职能是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以及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在课堂中,学生了解到政府的职能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政府是如何一步步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施经济、文化建设的?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份可以享受到的福祉都是由政府作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者层层递进,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并且三者都是从为人民服务出发,以国家和人民为落脚点的。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政党也在不断学习先进的政党制度,并且及时做出有利于人民的改进。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政府组织,但能从侧面进一步保障社会民主。充实了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国家的敬佩之情会更加深厚,对国家的认同感也会进一步加深。

四、关注民族宗教,开拓学生对认同意识的视野

民族宗教方面管理得当是我国政党长治久安的一个必要原因。在经济建设等方面,政党给予了有力的保障,在人民民主方面,人民政协充分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地理位置上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在学校中,学生可能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并且自小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将各民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宗教问题上,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且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有关宗教的课程中,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在经济建设和民族宗教方面,我国都采用理论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学生领略到我国在各方面事务的处理上都遵守马克思主义和方法论,与时俱进谋发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层面的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政治生活的认同感。

五、放眼国际社会,实现学生认同意识的升华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国家是否在外交等方面独立自主,关系着国内各方面事务能否平稳有序进行。学习《国际社会》一章能让学生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地了解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从而树立国家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是否符合本国利益以及长远发展是与别国交好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经济和科技实力是首要的基础。其中,科技实力在近几年愈来愈被国际社会关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果学生在学习阶段将国家的发展视为己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那么国家的科技发展实力会因此产生不一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既立足于本国的发展,又放眼于国际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大国之风范会加深学生对我国政治生活的认同感。

通过国家机构、公民政治、政党职能、民族宗教和国际社会等方面的剖析和学习,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生活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讲话提到: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见,培养高中生对我国政治生活的认同感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民族”,既是我们所教导的每一位学生的理想信念,也是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政治生活之后应该形成的认同意识。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打造熔炉 锻造党风
邓小平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政治生活中乌托邦精神的伦理旨趣
关于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的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