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用通络益肾汤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9-29黄金丁侯冰伟
黄金丁 侯冰伟
[摘要] 目的 探讨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益肾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证候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腓总MNCV、SNCV及正中MNCV、SNCV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通络益肾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b)-0186-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较常发生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以神经病理性疼痛、肢体麻木、异常出汗、腹胀、便秘等为主[1]。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DNP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都认为DNP的发生主要与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2]。西医治疗DPN尚无特效药物,现有的治疗方法取得的疗效不甚理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完整的诊疗思路,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也有独到的见解。该院应用中医验方通络益肾汤治疗DPN取得了满意疗效,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接诊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DNP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DNP;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由脑梗死、颈腰椎病变等引起的神经病变;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病变;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损伤;伴有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其他系统疾病者;伴有糖尿病足部溃疡者;伴有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52):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30~72(56.6±8.7)岁,糖尿病病程1~18(8.5±2.6)年;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6~78(58.0±7.8)岁,糖尿病病程2~16(9.4±1.9)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在患者血糖稳定2周后,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包括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3557),剂量500 U/次,1次/d;口服维生素B1(国药准字H35020723),剂量10 mg/次,3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64020045),剂量100 mg/次,1次/d。持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益肾汤。方剂组成:黄芪30 g,生地30 g,赤芍15 g,山药15 g,山萸肉15 g,泽泻15 g,葛根15 g,茯苓15 g,川牛膝15 g,沙苑子15 g,酒大黄10 g,桃仁10 g,水蛭6 g,炮附子6 g。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视力减退加车前子、枸杞子各10 g;肢体麻木加威灵仙15 g,鸡血腾30 g;纳差加麦芽15 g,白术12 g;下肢疼痛加没药、乳香各10 g;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2 g,夜交藤30 g,口干加石斛、天花粉各15 g;肢体发冷加淫羊藿12 g。加清水煎煮至300 mL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1剂/d。持续用药1个月为1疗程,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分别使用肌电图仪测定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指标包括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②采用血液粘度计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粘度,并运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③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内容,对DNP中医症候进行评分,症状包括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多汗、肢体麻木、肢体刺痛、肢体怕凉、肢软无力、肌肉萎缩、肌肤甲错,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评0分(无)、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④运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量表共涉及9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活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共36个条目,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疗效评价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膝腱反射正常,血糖控制良好,神经传导功能正常或传导速度提高5 m/s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膝腱反射均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改善但增幅不足5 m/s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膝腱反射、血糖、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改善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传导速度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腓总MNCV、SNCV及正中MNCV、SNCV值均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腓总MNCV、SNCV及正中MNCV、SNCV值均顯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血漿粘度、血小板聚集率
两组治疗后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中医症候积分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降幅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见表4。
2.5 生活质量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DNP是在糖代谢紊乱基础上,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循环障碍在DN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有文献报道[3],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管损伤是DNP的首要致病因素,血管损伤会导致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发血管增生变性、管腔狭窄,进而造成神经组织缺血、变性,对神经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DNP的传统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为主,改善微循环为主,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DNP在中医学中属痹症、血痹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消渴日久,久病入络,久病血瘀,气血耗损,肾精、亏虚,则血运不畅,脉络痹阻,肢体筋脉无所养而发病。气滞血瘀、瘀阻脉络是该病的主要病机,血瘀为标,气虚为本,是为标实本虚之证。临床治疗应以活血祛瘀、补肾益气、通络止痛为主。现代研究显示[4],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其血粘度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积聚指数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组织供血减少,从而造成神经鞘脱失、传导速度减缓。通络益肾汤为中医传统验方,方中所含生地黄可养阴、生津、润燥,水蛭可破血逐瘀,桃仁可活血祛瘀,三者共用可滋肾逐瘀,攻补兼施。山萸肉可涩精固脱、滋补肝肾,山药可益肾固精、健脾补肺,酒大黄可通经祛瘀,三者共用可破瘀补虚。黄芪可利尿消肿、固表补气,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同时还能调节血糖。炮附子可温补肾阳、温里逐寒;葛根可活血生津;泽泻、茯苓可调理气机、健脾利湿;沙苑子可补益肝肾;川牛膝可引药下行;赤芍可行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赤芍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能够增加纤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环[5]。全方共奏活血祛瘀、补肾益气、通络止痛之功效。国内有动物实验显示[6],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应用通络益肾汤进行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髓鞘及轴索内线粒体等病理变化均有明显好转。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通络益肾汤的观察组,治疗后的腓总MNCV、SNCV及正中MNCV、SNCV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通络益肾汤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护内皮细胞,同时还能促进神经细胞修复,改善受损周围神经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国内多篇文献报道[7-8]结论相符,说明中药通络益肾汤的加用能够有效缓解DNP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在DNP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殿强.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87-88.
[2] 方朝晖,吴以岭,赵进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J].中医杂志,2017,58(7):625-630.
[3] 赵春艳,张晓伟,王敏,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36-638.
[4] 哲剑虹.独活寄生汤化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49-50.
[5] 姚翠波.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57-158.
[6] 杨婉花,张碧瑶,黄菁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9):1448-1452.
[7] 白清.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成药,2015,37(5):962-964.
[8] 魏剑芬,吴乃君,陈冬,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 35(18):2887-2889.
(收稿日期: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