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门诊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观察
2018-09-29林雅萱黄瑜芳罗彩容
林雅萱 黄瑜芳 罗彩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科门诊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从而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3月—2018年2月)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号分为普通组和教育组,每组50例,普通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健康宣教;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监控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焦虑抑郁评分、宣教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教育组患者相关生理指标评分来说高于普通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宣教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也比教育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健康宣教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并且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全科门诊;健康宣教;糖尿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b)-0128-02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导致生物作用缺损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据WHO最新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1.5亿[1],预测至202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上升为3亿;糖尿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程生活和工作,因此对糖尿病患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基于此,该文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号分为普通组和教育组,每组50例,普通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0~70岁,平均(65.2±3.8)岁;教育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2~72岁,平均(66.2±4.5)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上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神志清醒、思维正常;③均自愿参加该次活动且签署知情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健康宣教: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控制好病房的温度和适度、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对患者的血压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跟踪记录等。
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监控宣教:①完善健康教育模式中心:经该院有关部门批准后,抽调专业医护人员参与健康宣教模式,加强对这些医护人员培训学习;②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路线:热情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向其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且教导患者如何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③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路线:心理教育:在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排除不良情绪;饮食教育:督促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比例,多食用奶、蛋类、鱼、虾、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食物,切勿食用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禁食牛油、猪油、油炸膨化等高热食品。药物教育:在对患者用药期间一定要谨遵医嘱,耐心细心的对患者讲解用药相关注意事项;肢体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自身的肢体实际情况和意识状态来对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表,例如针对屈伸、翻身、肌力恢复等方面进行锻炼[2]。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科室自制的记录表记录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生理指数变化(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 h后的血糖含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科室自制的评分表对教育组患者宣教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宣教内容、用药知识、饮食习惯、运动方式、血糖监测、预防并发症)进行评分,分值范围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对糖尿病相关病理知识和护理措施掌握程度越高,也就是说健康宣教效果越明显[3-4]。
1.4 统计方法
此次普通组和教育组对比产生的所有数据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理指数变化、焦虑抑郁评分)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生理指数变化
教育组患者生理指数变化明显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
教育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对教育组患者进行宣教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
教育组50例患者,糖尿病宣教内容、用药知识、饮食习惯、运动方式、血糖监测、预防并发症等六项内容,宣教前评分为(2.11±0.98)、(2.25±0.95)、(2.02±0.98)、(2.72±0.92)、(2.02±0.95)、(2.25±0.95)分;宣教后评分为(3.68±0.60)、(3.65±0.53)、(3.54±0.33)、(3.85±0.36)、(3.52±0.55)、(3.66±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1 2、9.100 1、10.393 9、8.067 8、9.662 6、8.915 4)。
3 讨论
遗传因素、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高血压代谢异常均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临床主要症状则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肥胖;现阶段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运动治疗[5]等。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身特点和机体免疫能力较低,再加上基础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所以现阶段人们患糖尿病的几率较高,而健康教育模式它不同于纯医疗护理,它注重和强调的是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基础教育和护理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提升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在日常护理中热情接待患者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进行全面并且详细的了解之后便对患者的喜好习性有了掌握,所以在接下来的护理中则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教育,可以让患者合理搭配一日三餐,药物宣教则是整个健康宣教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繁重的一个环节,医护人员必须谨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如若剂量不合适或者是搞混药品[6],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先对患者进行监控宣教是至关重要的。
该文选取特定时段内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护理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宣教,最后发现实施宣教后再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空腹血糖量、餐后2 h血糖量以及TG指标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也比实施宣教前明显,而糖尿病宣教内容、用药知识、饮食习惯、运动方式、血糖监测、预防并发症等这些内容,经过宣教后更是比之前要掌握充分。
综上所述,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健康宣教都尤为重要。长期坚持健康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患者高血糖等现象,还可以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湘燕.浅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93.
[2] 谭艳玫.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7,20(13):191-192.
[3] 刘波.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662-663.
[4] 王萌.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118-119.
[5] 张玉婷.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6,29(2):366-368.
[6] 徐家彬.全科门诊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131.
(收稿日期: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