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
2018-09-28刘葆
刘葆
摘要:受各方因素的影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大多缺乏创意巧思,枯燥乏味,不利于群众文化的科学建设。为此,本文以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出发,就当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进行探讨,以期为各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活动;创意;策划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98-01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步入了转型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不断提升。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要求,在满足群众基础物质需求之余,进一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以大量优质、创意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享受群众文化活动带来的轻松与愉悦。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分析
(一)促进群众队伍的建设和壮大,保障社会稳定
将不同阶层的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有助于壮大群众队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群众提供精彩纷呈的业余生活。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面旗帜,借助于健康、积极、正能量的文化活动,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时代新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起民主、文明、和谐的大环境。因此,必须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如此方可促进文化强国的构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彰显地区特色,维护政府形象
受到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而恰是差異性的特点,赋予了群众文化活动鲜明的地区特色,使其更加贴近当地风俗人情与传统历史文化,这样,群众在参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能够更加全面地领会到文化的魅力与内涵,逐步提升自我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地区特色的凸显便于引发外界的关注,拉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
不仅如此,群众文化活动还是衡量当地政府形象的一把标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政府的形象完美与否来自群众的评判,而群众主要通过文化活动的品质来判定之,因此,搞好群众文化活动,对于维护政府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路径分析
为了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吸引更多群众广泛参与其中,需要做好创意策划工作,如此方可赋予群众文化更强大的感召力,体现活动的宗旨与价值。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善用地方特色,打造原创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策划过程中,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打造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活动。以苏杭为例,舞龙舟活动可谓家喻户晓,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一。因此,应定期组织大家开展“龙舟竞技赛”,并设置丰厚的奖品,激励广大群众参与之。再如,就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可以根据不同民族的重大节日,拓展其影响范围,鼓励各民族群众参与进来。紧密结合地区资源与文化特色,拓展多元文化形式,如展览、演讲等,为更多群众所接受。此外,还应大力倡导原创文化活动的发展,适当放低要求,吸纳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形式,切忌一味追求质量,而忽视群众创造力。以地方群众自然而然所呈现的活动魅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二)运用逆向思维,创新群众文化内容
为了打造创意活动,还需要借助于逆向思维思考之,摆脱传统理念的桎梏,摒弃陈腐落后的文化活动方式、形式。在策划中,可以适当炒作,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效果,将街头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搬上舞台,进行艺术再创造。可以根据当地新鲜文化元素的引入和发展情况,组织大家参与之、传播之。以广场舞为例,刚出现之时并未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只有少数女性群众自发组织,茶余饭后在广场、街头自娱自乐。合肥等地群众文化策划者以之为切入点,开展了规模盛大的广场舞大赛,并给优秀的广场舞团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观众以评委姿态观赏之。该活动的开展促使当地广场舞活动更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成为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收到了良好的群众文化引导效应。
面向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促进群众文化更好地发展,还需逐步接轨商业化运作,以市场拉动群众文化建设。如,可以构建相应的文化演出中心,发挥群众基础,通过与商家加强互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进入市场之中,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逐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形态也开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必须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赋予群众文化更多的新意、巧思,更好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传承传统文化,推进群众文化日趋丰富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