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精神的研究
2018-09-28黄伟
黄伟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缺乏良好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就得不到伟大的复兴。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其属于中华民族最本质、最深沉的记忆,促使中华民族一路从远古的神 话传说中不断披荆斩棘,经历了无数辉煌和无数曲折之后,形成了现代文明。由此可见,培养并弘扬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纳入各级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广大教育者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民族精神贯彻到具体教学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文化积累以及发展人格的关键时期,而语文学科又是该教育阶段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民族精神;培养策略
前言: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其特点决定着再其课程上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小学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其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开展教育活动,并使学生的民族精神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伴随着学生阅读、写作以及口语等能力的提升深入到具体教学中。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小学生自主构建民族意识,热爱祖国和民族,对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以下,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几点建议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有效开展语文字词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
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识字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融入民族精神教育[1]。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由最开始的甲骨文逐渐演变到如今的方块字体,记录了我国数千年的歷史文化,其独特的字体结构以及造字方式更是其他国家文字所不能比及的。当学生充分了解这些知识之后,就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研究汉字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开展字词教学的过程中,当碰到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字时,教师即可以对学生作出适当的引导,以此增强其爱国情怀,以及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例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母亲”和“祖国”这两个词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将这两个词语串联起来。通过向学生讲解一些战争英雄的小故事,亦或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爱国题材的电影,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祖国就犹如母亲一样,可敬可亲。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书画作品让学生欣赏,进而感受汉字的美。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通常已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透过对这些优秀书画的赏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抒发竞赛,一方面能够使书法艺术得到传承,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书法中的精妙。
二、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随之增加,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素材。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以让其多背诵一些比较容易上口的古诗词[2]。其属于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精练的形式和深远的内涵,能够使小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韵律之美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些古诗词中,蕴藏着大量民族精神,如爱国、勤俭朴素、坚持不懈等精神,这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比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均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其进行阅读,比如简化版的《西游记》、《孙子兵法》、《水浒传》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有的能够体现我国古人的聪明智慧、有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有的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哲理。可见,阅读能够使学生的眼界得以开拓,更能够使学生明白道理。将民族精神教育适当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带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远远要比灌输式教育更加有效。
三、有效开展小学生主题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性的集体课外活动,如利用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青年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的节假日、纪念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性活动,最好能够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同时又与民族精神相关。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上很难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班队会、请部队老干部讲解英雄小故事、带领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歌唱爱国主义歌曲以及诵读体现革命传统或文化美德的文学著作等活动,延伸并拓展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此丰富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
四、有效挖掘网络中的教育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以其自身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当人们拿起手机、打开电脑或者网络电视,各种各样的咨询和信息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其传播的速度之快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的有效培养。使小学生自主构建民族意识,热爱祖国和民族,对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
结论:综上所述,民族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其特点决定着再其课程上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渠道。这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的原则,有效开展语文字词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生主题课外活动以及有效挖掘网络中的教育素材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并为其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新,杨杨,刘敏.如何利用教科书构建国家形象——基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 2018(01):33-37.
[2]吕梦含.润物无声 爱国有声——我国语文教科书“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实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5):56-62.
[3]张玲.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J].才智,2015(15):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