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
2018-09-28黄晓东
黄晓东
摘要:在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改革不斷深化,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使高校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思考。本文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进而总结出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点,最后提出构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0-0191-01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较为多元的数据库,是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教职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之一,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使高校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思考。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文化通常来说,是指高校图书馆在经历漫长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和自身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认同性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等的综合文化系统,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从表层来看,高校图书馆文化可见的部分,不仅有员工的工作风貌、服务态度、馆藏的摆放和整理等;从深层来看,高校图书馆文化包含了员工的心理状态、创新思维,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根基,具有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点
(一)继承性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以传统图书馆文化为基础,逐渐兼收并蓄发展起来的。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是由传统的、单一的制度逐渐完善和丰富的,形成了当前具有普适性的图书馆制度文化。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是不断由图书馆从业人员改善和营造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越来越丰富。
(二)包容性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文化体系,不仅包含物质文化层面,比如图书馆的报刊、杂志、电子数据库、自习场所、休息室等,还包含高校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图书馆的运行理念、规章制度、工作准则、活动方式等精神文化的载体。高校图书馆还在工作人员和学生协会的组织下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文献检索讲座等,是学生课堂教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三)时代性
高校图书馆由原来的藏书楼、藏经阁随着时代发展演变成新的建筑风格,不同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都被打上了独具特色的时代文化烙印。原来高校图书馆主要依靠人工分类,不仅时间长、速度较慢。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进行馆藏借还,方便了读者,优化了读者服务。而图书编目等可以依赖计算机程序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高校图书馆文化。
四、构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的路径
(一)重视信息资源的构建
高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过程中,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课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这方面需求,图书馆馆藏和数据库是有效的获取途径。图书馆采购要兼顾纸质期刊、书籍和电子文献资源的平衡,尤其是一些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不仅能够减少场所用地,又能极大地满足各类读者的资源渴求。当然,图书馆采购需要进行严格甄别和把关,尽可能地提高读者阅读质量,使读者能够得到文化熏陶,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二)完善图书馆的相关制度
传统的图书馆文化比较封闭,其管理体系的适用性比较局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步提高、视野逐渐广阔,相关的规章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人性化的制度,对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运行和图书馆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创新智慧图书馆文化
当前人工智能是新的发展方向,而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中的一个重要场所,每天到馆的教职工和学生成千上万。如何构建更智慧、和谐的图书馆文化,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应当积极拥抱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广大高校图书馆读者带来更具效率和效能的服务管理质量,营造更具魅力的公共文化数据互联环境,以及更加广的范围和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共享空间。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和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构建应当以自身特色文化为基础,结合高校的建设目标和学科发展方向不断丰富图书馆文化建设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