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2018-09-28翁梅洁
翁梅洁
摘要:《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小说,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个复杂多样的主人公形象。本文结合文本,从幻想家、实践家以及哲学家这三个方面对堂吉诃德的多重形象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堂吉诃德;幻想;实践;哲思
中图分类号:155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0-0004-01
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名小乡绅,整日整夜痴迷地读骑士小说,甚至不惜变卖田产也要去买骑士小说。睡得少读书多,使他渐渐失了理性,过度沉迷于骑士小说无法自拔,把文学世界当成了现实世界。他相信小说中的骑士故事都是真实的,要效仿他们,去行侠天下,去实行骑士道。堂吉诃德拥有多样的形象特点,他时而沉溺于幻想无法自拔,时而又机智灵敏所说所做都透露着哲思的光芒,时而让人觉得他可悲,时而又不得不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一、幻想家
他把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事物想象成骑士小说中看到的一切,在他眼里,客店是银光闪闪的堡垒,客店门前的妓女是举止安详的名门闺秀,吹芦笛的阉猪人是有名的音乐家,风车是挥舞着长胳膊的巨人,带着面罩的修士是劫持公主的魔术师……那些看不见且并不存在的东西在堂吉诃德的想象里也能历历如目,当被他想象为军队的羊群让掀起的尘雾遮盖时,他随着自己的奇思异想,能把臆造的两军将领一一举出姓名,还顺口诌出各人的铠甲、颜色、徽章和标语,甚至是军队中士兵的家乡和民族。对于堂吉诃德来说,“阅读”所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幻想和“书写”的欲望。小说和现实的联系被他对阅读的忠诚和虔信所无限放大。没日没夜看小说时在头脑中幻想的图景,在他的大脑里逐渐地膨胀。这一状态致使他的大脑感知力失去了平衡,分辨不清虚构与真实的界限,也导致了他走出自己的家门,要去到现实世界中“书写”自己。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堂吉诃德》就是一部关于堂吉诃德幻想着自己成为一名“作者”,去书写一部关于自己的骑士小说的小说。
二、实践家
在他想象的世界里有数不清需要消灭的妖魔,需要清理的坏事,需要扫除的不平,需要改进的弊端以及需要纠正的过错。因此他把用骑士规则来为世界打抱不平、匡扶正义当作是自己严肃而伟大的使命,他坚信他所做的事情能够把世界导向真、善、美。他解救被綁在树上受皮腰带抽的孩子,虽然最后结果是他的介入导致孩子被打得更惨。他毫不犹豫单枪匹马地冲向三十多个“下流”的巨人——风车,最后摔得不能动弹仍不改初心地说巨人的邪法终抵不过他剑的锋芒。堂吉诃德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多半的骑士,身上只有锦缎衣服的窸窣声,没有钢盔铁甲的铿锵声了。他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没有几个骑士再冒着严寒酷暑或风吹雨打,浑身披挂在野外露宿了。他知道真正的游侠骑士正面临绝迹,但他不愿意像那些懒惰、安逸、富贵、傲慢的其他骑士那样只挂着个虚名,他想要恢复崇奉骑士道的盛世,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改变这个世界。尽管他身体瘦弱,但在杀富济贫的冒险过程中,突然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做出常人所不敢的行动。他敢于主持正义、惩恶扬善,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堂吉诃德对待理想的态度,是认真,是坚持,更是一心一意地切身践行。即使一路上有过别人的不解和嘲笑,即使一路受过无数的伤,可是他依然坚持着行侠仗义的目标。确是一个致力于把伟大的理想付诸行动的伟大实践家。
三、哲学家
在小说中大多数人物的眼中,堂吉诃德就是一个不着边际,整日做着荒堂事的小老头,常常沦为他人的笑柄。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堂吉诃德疯癫的外表下其实住着一个哲学家。在桑丘就任海岛总督之前,堂吉诃德曾告诫叮嘱他一些处世哲学。比如他对桑丘说,“假如你一心向往美德,以品行高尚为荣,你就不必羡慕天生的贵人。”又比如他教导桑丘在办案的时候应秉公执法,他说:“你不能只听富人的伸说,该看到穷人的涕泪,可是也不能存心偏袒。”又说,“如果你审判冤家的讼案,该撇开私忿,尽力实事求是。”堂吉诃德虽然有时看似愚钝可笑,但是他对生活、对为人处世、对工作却有着切切实实的思考与感悟。除此之外,堂吉诃德对“美”也自有其看法:“美有两种,灵魂的美和肉体的美。聪明、纯洁、正直、慷慨、温文有礼都是灵魂的美,相貌丑的人也可以具备的。如果不以貌取人,往往对相貌丑的也会倾心爱慕。”这些话至今读来仍能给人以启迪和警示,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类似这样的言论小说中还有很多,当他发表这些言论的时候,之前的癫狂复又何存?俨然一位深藏不露的智者,浑身上下散发着哲思的光芒。
四、结语
堂吉诃德既具有幻想家的显著特点,又具有实践家的优秀品质,同时又有哲学家的聪明睿智……正是由于堂吉诃德具有复杂丰富的形象特点,使得小说特别的耐人寻味,使得《堂吉诃德》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一举成为世界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