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

2018-09-28朱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行为赏识教育生物教学

朱琳

【摘 要】 赏识教育指对儿童行为的欣赏,从而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心理体验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使其行为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教学;赏识教育;行为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赏识教育是其中一类。它并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任何做法进行一味的褒奖和激励,而是指对孩子的行为的欣赏。提高对儿童行为的欣赏,从而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营造一个指定儿童发展的环境,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使他们的心理体验得到充分的满足,就可以使孩童的行为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一、赏识教育要学会尊重孩子

以尊重为前提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不能强行干预和指责孩子的一些习惯,我们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他们的行为。比如,对于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管孩子的承受能力如何,而一味对他们进行指责和批评。即使要批评,也要用尊重孩子的方式,然后以诙谐幽默,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其中的是与非,从而主动发现自身的错误并伴随改正的欲望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懂得去鉴赏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断产生前进的动力。

二、赏识教育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及时鼓励和肯定孩子表现出的闪光点,不断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偏文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勤于背诵,但如果只要孩子回答正确,就进行盲目的肯定和赞扬也是不可取的,要注重问题的“含金量”,因此,当我们赞扬孩子时,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欣赏它。而是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赞赏,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三、赏识教育要宽容对待孩子

宽容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高尚的品质,教师指导教育是更愉快的。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如铃响后进教室、作业拖拖拉拉、课上小声说话等。面对学生的错误,许多教师往往暴跳如雷,粗暴的训斥,还经常罚抄写,甚至请家长。老师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学生好,但产生的效果如何呢?老师生气了,伤了身体;学生不懂老师骂的苦心,他们更是认为是一种恶意,这样会使他們的内心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故意违反老师和老师所制定的规则,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我认为发现这些错误的老师,首先要宽容这些错误,包容犯错误的学生。当我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眼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尤其是对学生的期望。他们的言行举止,学习不良行为等我都希望他们按照我心中既定的思想改正过来,并伴有一定的批评指责,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后来我发现学生处于青春期,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故而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去对待可爱的学生。学会宽容学生,这会使你的教育道路更平坦。

赏识始于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可以说,没有赏识也就没有教育。只要教师的爱照亮班上的每个学生,这种爱一定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黄晓华. 在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J].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

[2] 杜煜. 浅谈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6).

猜你喜欢

行为赏识教育生物教学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