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化阅读在有灵性的课堂上闪动
2018-09-28卢志堂
卢志堂
【摘 要】 根据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人,做阅读的主人,这样学生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启迪灵性,开发智慧。而我根据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没有独立见解、缺乏表达的自信等问题进行了个性化阅读的探索。通过激发自信心,发挥自主性倡导多向思维等途径,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臺,让生命的灵性在课堂上闪动。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自信心;自主性;多向思维
阅读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教师不应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做阅读的主人,这样学生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启迪灵性,开发智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激发自信心,培养创新的欲望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会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当一个人感觉安全、自由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自我。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哪怕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从积极的角度去判断。另外,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定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创新阅读的欲望才能得到培养。
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罗森塔尔的的试验中看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一些班级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名单,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并再三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进步很快,每个人求知欲很强。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日常生活上,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另外,教师还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这样就唤醒了学生们的自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更加奋发!这种由于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产生的影响,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二、发挥自主性,实现阅读个性化
阅读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表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目的。然而,普遍的小学生都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他们都习惯于顺着别人的思路进行思考,尤其是当有学生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他们都会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作补充。正是这种现象阻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形成,因此发挥自主性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实现阅读个性化
在阅读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边读课文边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画批,就怎样画批。不懂的语文知识和不明白的道理,都可以提出来。学生只要在自主阅读中提出问题,老师都给予表扬、鼓励,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阅读作品后尽情挥洒感受的园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资料解决;有的让他们通过认真阅读课文解决;有的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有的则由教师直接讲解回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来解决,而我只是从旁给予引导。
如教学《小狮子爱尔莎》这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后,并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个别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回大自然?”我并没有急着为学生解决问题,表扬了她之后,把问题抛还给全体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接到了我抛回给他们的问题后,马上自主阅读,在课文中找原因,有些同学解决不了问题,还自发小组展开讨论。学生自主学习后,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个性化在这里得到凸现。有的同学说:“作者虽然舍不得小狮子,但作者懂得,如果小狮子长期跟着她生活,脱离了自然界,小狮子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说:“小狮子来自大自然,还是让它回归大自然去,让它适应大自然的生活,融于大自然中。”还有的说:“作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小狮子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培养它在大自然生活的独立能力。”……
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交流的真实感受。他们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在交流与探究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理解和相互碰撞,满足了个体学习需要,促进了个性思维的发展。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实现阅读个性化
每篇课文除了让学生了解字面的意思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这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就需要读者去发现、理解。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限制,在发现、理解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疑难和困惑,就必须对这些疑难、困惑进行探究。这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个性化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如教学《第一场雪》,有些同学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提出问题:“瑞雪真的兆丰年吗?”“为什么这场雪这么值得作者去赞美?”学生提出疑问后,我给予了肯定,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文章中的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的描写进行反复的分析、鉴赏,并结合课文的背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充分地感悟,得出自己的理解。于是充满个性化的回答出现了:有的同学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所以及时的大雪值得赞美。”有的同学说:“冬雪可以保暖土壤,积水利田;还可以为土壤增添肥料;还能冻死害虫。这样来年就丰收拉。难道这么及时的雪不值得赞美吗?”有的同学说:“当时我国遭受自然灾害,在这期间,人民热切盼望有一个好收成,而及时的好雪使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也有的同学说:“到了冬天,漫天的雪花将大地铺了一层,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农民伯伯这时就喜上眉梢了,觉得来年准时一个好年头。”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启发得当,引导有方,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后,学生智慧的大门是可以打开的。这些体会的获得无一不是学生们用自己一颗独特的心进行深入的探究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 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实现阅读个性化
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体验,自主表达。
如《新型的玻璃》一课,让学生用推销的方法介绍玻璃的用途。如:有的学生介绍:“大家好,我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犯罪嫌疑人划我,碰着了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就会警报,犯罪嫌疑人就逃脱不了。”有的学生介绍:“我是变色玻璃,我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顏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我又被叫‘自动窗帘。”有的学生介绍:“我是吃音玻璃,我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学生在自由的推销方式中学懂了课文,个性得到了凸现。
三、倡导多向思维,唤醒学生灵性
倡导多向思维的关键一环是唤起学生对感知体验的回忆,展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语感,悟出文章的真谛。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的想象活动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和进化的,实践活动是他们想象的源泉,而课堂阅读教学是儿童想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适当指导与点拨就像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根童话中的仙棒,起着点石成金的作用。
如教《海滨小城》一课中,我抓住“喧闹”的词意“声音大,很热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质疑问难:冉青青同学问:“为什么海滩上会这么热闹呢?他们的神情怎样?会说些什么?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解答,因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味强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下转48页)(上接46页)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为此,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语文活动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一下当时的笑声可能从哪儿来。这么一点拨,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从出海归来的渔民身上说开,有的从一窝蜂般拥向海滩的顽童身上谈起,还有的从挎着点心篮、脚步匆匆的妈妈说起,有的从拄着拐杖、乐得合不拢嘴的奶奶说起……学生脑海中想象的野马纵横驰骋,他们构思出一幅幅收获的喜悦场面、一幕幕亲人团聚的温馨情景,学生在广阔的探索空间中体会小城景的美,物美,人更美。这个开放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实现了对学生多向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阅读个性化的目的。
又如教学《鸟的天堂》,当学生学到“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林中的那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什么吗?学生想象的翅膀在老师的点拨下展开,他们发言积极热烈,说得有声有色。这样适当的点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被激活了,想象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也真正理解了。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实现的前提是学生具有个性化思维。要实现个性化思维,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表达、自主想象。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让生命的灵性在课堂上闪动。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王向东. 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小学教学研究[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4] [美]罗森格尔、雅格布森.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